日本侵华,辽东是最早的沦陷区。1894-5年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了辽东,并通过《马关条约》取得辽东、台湾和澎湖。两国签订《马关条约》不久,德、法、俄三国迫使日本将辽东归还给中国。结果清朝向日本支付3000万两白银,在1896年重新接收金州(今大连)和旅顺。
1898年沙俄与满清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租大连湾与旅顺港,租期25年。次年成立关东州,称旅顺港为“亚瑟港”、大连为“达里尼(意为更远)”。
1905年9月,日本战胜沙俄,获得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设立关东都督府。后来臭名昭著的关东军,就是这个关东——中国的山海关以东,而不是日本本州中部三关以东。日本称亚瑟港为“旅顺港”,达里尼为“大连”。虽然大连湾的名称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存在,但大连作为城市名称,却是日本人推广的。
1915年日本跟北洋政府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关东租期延长到99年。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次年伪满洲国成立,日本向伪满继续租借关东州。1937年日本和伪满达成协议,将满铁属地行政权交给伪满,但仍保留关东州建制,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以上是近代大连这座城市跟日本关系的大概。这个大概,构成本文主题的历史背景。
大连医科大学跟日本存在三十多年的合作办学关系,主要通过日中永和协会。
日中永和协会是日本的一家民间组织,成立于1991年,致力于为中日联合医药开发提供援助,会员多为医药界人士。这个组织不同于日中友好协会,后者成立于1950年;66年一分为二后,日本有两个日中友好协会,一个由日本共产党控制,一个摆脱了日共控制;中国跟两个日中友协都来往。
大医校史保存得好,对中日合作办学有准确记录。1991年10月6日,日本冈山大学林肇辉先生、日中永和协会负责人长岛 和久先生应大连医学院邀请来访,跟大医签订了共同研究开发抗癌新药的协议书,并向大医捐赠100万日元作为科研启动经费。92年4月16日,大连医学院与日中永和协会共同研究开发的抗癌新药YSZH合作研究室成立,日中永和协会会长井出 源四郎等出席剪彩仪式。井出教授曾任千叶大学校长。93年林肇辉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优秀外国人专家“友谊奖”,受到李鹏接见。96年4月,林肇辉在大医开发出抗癌新药“和普利平”。99年10月9日,日本JICA(国际协力机构)项目派遣的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林肇辉,完成了三年半的派遣任务;校长姜潮代表学校向其颁发感谢状。我的理解,林肇辉是日中永和协会的成员,JICA是出资方。
这一时期大医成立了大连医科大学-日中永和协会合作医药科学研究所,所长为仲来福教授。日方除了派出专人合作研究,还出资捐助科研设备。
林肇辉是台湾裔日本人。2001年7月17日,冈山东警察署以在网上销售未经认可的药品、违犯日本药事法的罪名逮捕了林肇辉和长岛和久等三人。就我了解的情况,林肇辉应该是被冤枉了。冈山大学医学部有几位元老跟原731部队有关联,对林肇辉跟中国合作不满。林肇辉的遭遇清楚表明,中日和平友好阻力巨大,在中日两国都是这样。
大医跟日中永和协会的合作不止在医药方面。大医艺术学院(原摄影系)从1993年创办伊始,就得到了日中永和协会和CRC株式会社的全力资助。经过中日双方三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大医艺术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知名的摄影院校之一。学院先后有19名教师、43名学生赴日本研修、学习,CRC承担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赴日师生考察、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民俗特征和宗教传承。优美的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谐的社会,在师生内心留下深刻印象。
考虑到大连从1905-45连续四十年一直在日本铁蹄下遭受蹂躏,大连医科大学长期接受日本援助、跟日本积极合作办学,是中日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面向未来和平发展的光辉范例。
中日友好,是亚太和平的基础。中日善良正直人士,能突破历史积怨和狭隘民族主义、克服政治和社会阻力,积极推动中日两国和平友好事业,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他们在大医建立的典范,跟少数人别有用心、仇日反日判若云泥。
个别人加入外籍却常以中国代言人自居,罔顾国际政治现实,也不了解自己祖国、家乡历史,常年煽动仇日反日情绪,给同胞滥贴汉奸标签,其意图似乎不是和平与发展,而是战争与毁灭。他们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为他们一刻也离不开电脑、手机,里面有许多日本设计制造的零件,制造过程用到不少日本的材料。不是要抵制日货吗,你们的民族气节哪里去了?言行割裂——爱中国,但是更爱外国,加入外籍;仇日反日,却热爱日货——对他们自己的言论是一种彻底的自我否定。
当然言行割裂的远不止这些人。大连的市名是由日本人确定的,我还没见到有大连人不乐意的。一方面年复一年、乐呵呵地接受日本援助,一方面制作、放映《南京照相馆》和《731》这样拙劣的国策片。中国的国格在哪里?
这类人当中,多数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既不及日本政府,也不及日中永和协会这样的民间机构、林肇辉先生这样的日本人。他们的人格在哪里?
20250815
抗日战争中就有700多日本八路。
结果就没结果,被人顶替了。
肯定派在三级法院都获胜,就是肯定南京大屠杀的那一派。
12月11日,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折称:“即留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四船在津沽……并令时常出洋赴东、奉交界之大连湾与沿海口岸驻泊逻巡。”
这算正能量。
https://www.chuimin.cn/lilun/2197725.html
日本侵华,辽东是最早的沦陷区。1894-5年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了辽东,并通过《马关条约》取得辽东、台湾和澎湖。两国签订《马关条约》不久,德、法、俄三国迫使日本将辽东归还给中国。结果清朝向日本支付3000万两白银,在1896年重新接收金州(今大连)和旅顺。
1898年沙俄与满清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租大连湾与旅顺港,租期25年。次年成立关东州,称旅顺港为“亚瑟港”、大连为“达里尼(意为更远)”。
1905年9月,日本战胜沙俄,获得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设立关东都督府。后来臭名昭著的关东军,就是这个关东——中国的山海关以东,而不是日本本州中部三关以东。日本称亚瑟港为“旅顺港”,达里尼为“大连”。虽然大连湾的名称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存在,但大连作为城市名称,却是日本人推广的。
1915年日本跟北洋政府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关东租期延长到99年。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次年伪满洲国成立,日本向伪满继续租借关东州。1937年日本和伪满达成协议,将满铁属地行政权交给伪满,但仍保留关东州建制,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以上是近代大连这座城市跟日本关系的大概。这个大概,构成本文主题的历史背景。
大连医科大学跟日本存在三十多年的合作办学关系,主要通过日中永和协会。
日中永和协会是日本的一家民间组织,成立于1991年,致力于为中日联合医药开发提供援助,会员多为医药界人士。这个组织不同于日中友好协会,后者成立于1950年;66年一分为二后,日本有两个日中友好协会,一个由日本共产党控制,一个摆脱了日共控制;中国跟两个日中友协都来往。
大医校史保存得好,对中日合作办学有准确记录。1991年10月6日,日本冈山大学林肇辉先生、日中永和协会负责人长岛 和久先生应大连医学院邀请来访,跟大医签订了共同研究开发抗癌新药的协议书,并向大医捐赠100万日元作为科研启动经费。92年4月16日,大连医学院与日中永和协会共同研究开发的抗癌新药YSZH合作研究室成立,日中永和协会会长井出 源四郎等出席剪彩仪式。井出教授曾任千叶大学校长。93年林肇辉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优秀外国人专家“友谊奖”,受到李鹏接见。96年4月,林肇辉在大医开发出抗癌新药“和普利平”。99年10月9日,日本JICA(国际协力机构)项目派遣的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林肇辉,完成了三年半的派遣任务;校长姜潮代表学校向其颁发感谢状。我的理解,林肇辉是日中永和协会的成员,JICA是出资方。
这一时期大医成立了大连医科大学-日中永和协会合作医药科学研究所,所长为仲来福教授。日方除了派出专人合作研究,还出资捐助科研设备。
林肇辉是台湾裔日本人。2001年7月17日,冈山东警察署以在网上销售未经认可的药品、违犯日本药事法的罪名逮捕了林肇辉和长岛和久等三人。就我了解的情况,林肇辉应该是被冤枉了。冈山大学医学部有几位元老跟原731部队有关联,对林肇辉跟中国合作不满。林肇辉的遭遇清楚表明,中日和平友好阻力巨大,在中日两国都是这样。
大医跟日中永和协会的合作不止在医药方面。大医艺术学院(原摄影系)从1993年创办伊始,就得到了日中永和协会和CRC株式会社的全力资助。经过中日双方三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大医艺术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知名的摄影院校之一。学院先后有19名教师、43名学生赴日本研修、学习,CRC承担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赴日师生考察、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民俗特征和宗教传承。优美的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谐的社会,在师生内心留下深刻印象。
考虑到大连从1905-45连续四十年一直在日本铁蹄下遭受蹂躏,大连医科大学长期接受日本援助、跟日本积极合作办学,是中日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面向未来和平发展的光辉范例。
中日友好,是亚太和平的基础。中日善良正直人士,能突破历史积怨和狭隘民族主义、克服政治和社会阻力,积极推动中日两国和平友好事业,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他们在大医建立的典范,跟少数人别有用心、仇日反日判若云泥。
个别人加入外籍却常以中国代言人自居,罔顾国际政治现实,也不了解自己祖国、家乡历史,常年煽动仇日反日情绪,给同胞滥贴汉奸标签,其意图似乎不是和平与发展,而是战争与毁灭。他们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为他们一刻也离不开电脑、手机,里面有许多日本设计制造的零件,制造过程用到不少日本的材料。不是要抵制日货吗,你们的民族气节哪里去了?言行割裂——爱中国,但是更爱外国,加入外籍;仇日反日,却热爱日货——对他们自己的言论是一种彻底的自我否定。
当然言行割裂的远不止这些人。大连的市名是由日本人确定的,我还没见到有大连人不乐意的。一方面年复一年、乐呵呵地接受日本援助,一方面制作、放映《南京照相馆》和《731》这样拙劣的国策片。中国的国格在哪里?
这类人当中,多数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既不及日本政府,也不及日中永和协会这样的民间机构、林肇辉先生这样的日本人。他们的人格在哪里?
20250815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另外的纪念:大连医科大学的中日合作项目 掉进了美人窝 之五:杨炳章 清华的招生丑闻 掉进了美人窝 之四:杨秦 掉进了美人窝 之三:潘虹
抗日战争中就有700多日本八路。
结果就没结果,被人顶替了。
肯定派在三级法院都获胜,就是肯定南京大屠杀的那一派。
12月11日,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折称:“即留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四船在津沽……并令时常出洋赴东、奉交界之大连湾与沿海口岸驻泊逻巡。”
这算正能量。
https://www.chuimin.cn/lilun/219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