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的复旦毕业生, 分配到地质队当工程师发路费33元....(文革后)

小宁波♂
楼主 (文学峸)



大学生如分配在上海工作,他的第一年月工资48.50元,第二年转正为58.50元....

z
zillos
发路费33元?文革后分配也发路费吗?
方外居士
上面写的是发路费33元。
小宁波♂
额,看错了....
小宁波♂
谢指正,已改....
小宁波♂
不清楚,不发也会报销的吧....
萧嵐
大学毕业到地质队从技术员开始干,几年以后才能当工程师。

文革以后的大学毕业生,五年之后才能升工程师。

小宁波♂
收到,谢指正,已改...=
c
chufang
六十年代后就没有工程师(有,但极少),一律是技术员。到文革后又重新开始有工程师。
小宁波♂
收到谢谢,已改....
老生常谈12
毕业分配学校发路费。农村来的学生报销也不行,没钱买火车票。
s
supercs88
借宁波兄的地方回下面六个Bra的帖:老共真可恶啊,应该通通的枪毙,死啦死啦的有。
小宁波♂
哈哈哈....

r
rmny
大学生当技术员,中专生呢?
r
rmny
那时理科工科分的清复旦是搞理科的是否复旦的地质系毕业后只该从事理论研究?
醉过风喝过茶
这位朋友,你这晒的不是工资,是时代的

眼泪啊!

33元路费,48.5元的月工资,这数字背后,是那个年代的理想与奉献,也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艰辛。

不过,与其感叹工资低,不如思考一下: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这些复旦毕业生,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是理想?是信念?还是对国家的热爱?

或许,我们现在的人,已经很难理解他们的选择。

毕竟,现在的人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更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正是这些前辈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学习他们的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了,分享一句我喜欢的名言,也挺能表达这种奉献精神的: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更有责任感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哈哈!

P.S.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可以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者采访一些老一辈的知识分子。相信你会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c
chufang
复旦没有地质系吧。可能是物理,或者化学系的,送到地质小组也算是符合专业。
j
jenda123
我伯父也是这个时候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去了特别左的东北大庆,惨透了

文革期间就因为讲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作了一年多的牢。如果还是在江南,根本没事。我们这有政治问题的人多了去了,他这种根本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