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人研究一下,如果德国在二战中没有进攻苏联,那历史会怎么发展?

f
f2022f
楼主 (文学峸)

德国陆军单挑阵英,美,谁会赢?

估计德国会占领埃及和运河。

j
jinjiaodw
二战苏联没有加入轴心国是个意外
h
hkzs
苏联会进攻德国。最终结果也差不多。
咲媱
没有意外,独裁国家从来都不是一条心,特别是希特勒和史达林这种人,绝不会屈居人下。
郭大平
德国施行狭窄的民族优先政策,即使暂时赢得了半边世界,最终也会衰落的。蒙元帝国就是前车之鉴。
咲媱
就连日本和德国,都缺乏真正意义上盟友的配合。德国和苏联打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日本去偷袭珍珠港,而不是打西伯利亚夹攻苏联
咲媱
如果日本不是偷袭珍珠港,而是进军西伯利亚,莫斯科必定陷落,苏联必亡。因为保卫莫斯科的苏联远东军团就根本无法出现在莫斯科
方外居士
德国控制的资源无法支撑一场与英国的长期战争:他迟早会精疲力竭,这时苏联会在英国释放更多的好处后参战进攻德国的。
咲媱
现在的普习金也是一样。
晚春就是牛
德国没有把握跟英国决战才去打苏联。德苏也无合作可能性

不把英国打趴下,英国也不会签合约。三边会相持很长时间,就是1984描写的三个帝国

f
f2022f
苏联不会进攻德国,苏德没开战时,斯大林很怕德国。
方外居士
英国自己庞大的殖民提供无尽的资源。另外美国的背后支持也让其有无穷的军火供应。
f
f2022f
应该是4个帝国。美,苏,德,日
郭大平
为什么秦国的资源可以支持长期的中国统一战争,而德国的资源却不能支持世界的统一战争?
f
f2022f
德国占领半个欧洲,与美国也差不多大。经济可能跟美国也差不太远。
方外居士
当时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并没有发现石油,进攻运东并不能解决日本极其缺乏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
方外居士
石油和橡胶不能自给。
f
f2022f
德国控制大半个欧洲,还可能占领北非,资源和经济没问题。 比美国的经济差不了多少。
咲媱
说到底还是没有牺牲自己配合盟友的心。美国当时可是给苏联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而独裁国都是无利不起早,岂能不败。
方外居士
秦时的资源是粮食,人口,冷兵器,这个不缺。徳时的资源要石油,德在欧洲能自给。
方外居士
那时苏联还没有准备好。
f
f2022f
准备好了也不会主动进攻德国,苏联一定会等着德国与英美先打。
方外居士
若德国不进攻苏联而集中进攻北非的话,也许可以弄到中东的石油。若如此则会立于不败之地。
老生常谈12
日寇70万关东军进攻西伯利亚必败。当时西伯利亚有兵百万防鬼子,后来50万新兵驰援莫斯科。

百万兵虽然不是主力,以地方要塞守备为主,但是日本武器和苏军武器有代差。在诺门坎战役时,日军关东军23师团等被朱可夫机械化部队碾压全歼,使得关东认识到武器装备差距太大,因而陆军海军之争海军胜利,确定南下太平洋,招惹了一位巨人美国。

老生常谈12
苏联地广人稀地大物博不会进攻德国。在基辅罗斯时代也是防守和普鲁士,波兰-立陶宛公国交战。
咲媱
那可未必,至少啃上几个局部,让苏联的百万兵动弹不得,牵制新兵也不敢驰援,就是战略成功,目的是让莫斯科战役德国胜利就成
常山子龙
假命题。这种假设毫无意义,因为历史上就没有发生,任何推测的结果都可以是真的
咲媱
如果日本配合德国,战略就该这么打,目的是牵制,而不是拿下,等德国拿下莫斯科之后,日本自然就能轻松拿下西伯利亚。
老生常谈12
日本无法在天寒地冻的广袤渺无人烟的西伯利亚突破,打到莫斯科,日本也需要兵力守住东北作为大后方
咲媱
在这之前,日本七十万关东军,集中力量打几个苏联十万人以内的堡垒,围点打援,等于给德国间接提供了七十万兵力决战。
老生常谈12
“昨天的战争”??里面说在德国进攻英国的时候,南斯拉夫叛变,希特勒立即抽兵百万去镇压,错失了灭英国的良机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和法军33万撤退,再加英国三岛上兵力,不足百万,德军进攻部队是200万人。

咲媱
都说了不用打到莫斯科,只要打海绅威拿下远东,控制蒙古就可以,西伯利亚打起来了,苏联就不敢调兵援助莫斯科。这才是战略目的。
咲媱
打莫斯科是德国的事情,日本配合就是牵制苏联远东,让远东援兵不敢去援助,就是战略成功。
老生常谈12
日本得到的好处并不多,没有得到高加索油田
方外居士
也是。英国已经下场,苏联会等美国先下场。
f
f2022f
确实如此。
方外居士
日本因为资源缺乏,迟早会想法从美英夺取南洋资源,冲突不可避免。
f
f2022f
希特勒是一招走错,满盘皆输呀。如果进攻埃及和中东,那就是一盘活棋。进可攻,退可守。
方外居士
德国占领法国,又取得西班牙善意的中立,应该可以把控制北非,苏伊士运河,封锁直布罗陀海峡。果如此,则可以与英美一争长短。
方外居士
当时北非很多是法国殖民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若能进一步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和直布罗陀,可以长期作战。
方外居士
是的!还可以通过封锁直布罗陀而把英国逐出地中海:
f
f2022f
正确的战略。希特勒把苏联看的太容易打了。要不他不会犯这个致命的错误。
c
chufang
二战开始前,苏联和英法有过反德联盟。英法有个参谋团在莫斯科,为同盟做准备。不过双方尚缺乏信任,所以最后分手。
f
f2022f
是这样。德国是陆军强而海军弱。
f
f2022f
英法希望德国先打苏联,而苏联希望德国先打英法。就看德国自己怎么决定了。非常关键的决定。
c
chufang
英法俄联盟

AI 概览   是的,二战前,英国和法国确实在莫斯科进行过军事谈判,试图与苏联建立一个共同对抗纳粹德国的联盟。这些谈判被称为“英法苏军事谈判”,旨在寻求军事合作,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纳粹德国威胁。?   以下是关于这些谈判的一些关键信息:?   背景: 1930年代末,纳粹德国的扩张主义政策日益明显,英法两国都感到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来对抗德国。苏联,作为当时欧洲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自然成为了英法的目标。 谈判内容: 谈判主要集中在军事合作的具体细节,包括军队部署、空中支援、后勤保障等方面。英法希望苏联能够承诺在德国入侵波兰或其他地区时,提供军事支持。 结果: 尽管进行了多次会谈,但英法苏军事谈判最终未能达成协议。原因有很多,包括: 互不信任:英法对苏联的意图持怀疑态度,担心苏联可能借机扩张自身势力。 战略分歧:英法和苏联对潜在的战争策略存在分歧,例如,英法更倾向于在西线与德国作战,而苏联则更关注东线。 国内政治:英法国内的政治因素也对谈判进程产生了影响,例如,一些人认为与苏联结盟代价太大,不值得。 历史影响: 最终,英法苏军事谈判的失败,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铺平了道路。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震惊了世界,也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总而言之,英法在莫斯科与苏联的军事谈判是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反映了二战前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虽然谈判最终未能达成协议,但它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chufang
德国先打波兰,所以才有英法宣战,之后的德苏互不进犯条约。
无名-1963
然后坐等战争资源耗尽,等着完蛋?占领远东对当时的苏联损失不大!
c
chufang
英法也是*****了。如果德国要打苏联,无论如何先得过波兰,这成了个悖论。
方外居士
希特勒的狂妄把一盘活棋走成了死棋。
方外居士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在德国打波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