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将军义释陈中柱后,陈中柱被陶勇感召,态度大变,坚决抗日

f
f2022f
楼主 (文学峸)

 

九分史实的《东进序曲》原型,三人从反共到抗日英烈,仅一处虚构  

《东进序曲》是一部高度还原史实的电影,无一人一事没有出处。

1940年5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为东进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实现与八路军会师的战略目标,从日寇手中夺取了郭村。郭村即电影里的桥头。此时,司令员孟器宇的原型是新四军挺进纵队副司令员叶飞。

郭村是镇不是村,经济富庶,战略地位重要。新四军在苏北的发展壮大让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很不安,他命令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索取郭村,郭村原是李明杨的地盘。

新四军东进时,我避免与李明杨产生矛盾,陈毅只身进泰州与李明杨见面,阐述我党东进抗日的主张,李明杨十分钦佩陈毅,以与陈毅是朋友为荣。

韩德勤的命令不能不听,李明杨也觊觎郭村这块富庶之地,但他不愿与新四军撕破脸,于是离开泰州,让副总指挥李长江指挥,万一摩擦失败,他可以属下不懂事为名出面斡旋,李明杨这着棋是有些小聪明的。

李明杨、李长江在电影里化身为“二刘”。

新四军为避免冲突,派挺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同生前往泰州谈判。泰州即电影里的江州,陈同生就是电影里的黄秉光。

陈同生第一站来到二李的二纵司令颜秀五处,颜秀五即电影里的周明哲。颜秀五与新四军十分友好,陈毅赴泰州谈判时曾赠送缴获日军的30支三八步枪给颜秀五。

陈同生在颜秀五处遇到闯席的二李的六纵司令陈才福,陈才福要缴陈同生的枪被颜秀五怒骂赶走。陈才福即电影里的贺老五,贺老五私闯颜秀五司令部这场戏完全还原历史,台词也根据陈同生后来的回忆录。

电影里江州谈判是《东进序曲》的最大看点。李明杨离开泰州后,汪蒋日三方势力潜入泰州争取李长江,有人问电影中黄秉光舌战群奸的事情是真实的吗?是真实的,只跟你说一点,谈判代表陈同生曾任民国《金陵日报》总编,知识渊博、口才犀利。当时各方干扰被陈同生一一驳斥。瘸子“段处长”原型是二李的政训处长段木贞,以反共著称。

李长江铁了心搞摩擦,磨刀赫赫要进攻郭村,此消息被我党在潜伏在二李政训处的特工郑少仪获知,连夜跋涉将情报送到郭村。郭村保卫战就此拉开。

片中周明珠的原型就是郑少仪,叶飞将军后来说 :“郑少仪是有功的,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炮声打响了,这姑娘还在酣睡,她太劳累了。”建国后,郑少仪任江苏省高院副院长。

6月28日拂晓,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部13个团进攻郭村,郭村只有一个教导队和两个营,坚守一天一夜后,奉命赶来支援的新四军苏皖支队的几个营在陶勇的率领下投入战斗,此后,片中孟器宇的原型更多是陶勇。

被活捉的攻打桥头急先锋,二李的四纵司令员石中柱,历史原型陈中柱,四纵司令。

陶勇将军义释陈中柱后,陈中柱被陶勇感召,态度大变,坚决抗日,后牺牲自抗日一线,日军将从陈中柱将军的人头悬挂在泰州城头泄愤。

2014年,民政部公布的抗日英烈名录第一批,陈中柱将军即赫然在册!!

片中仅有一处虚构,周明哲原型对新四军友好的颜秀五并没有战场起义,抗战胜利后退隐去了台湾。

郭村保卫战确有两支二李的部队起义,八大队大队长陈玉生,解放后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四大队大队长王澄,1944年对日寇作战牺牲。

叶飞、陶勇取得郭村保卫战的胜利后,挥师直逼泰州城下,此时二李何不敢以谈判代表陈同生为人质?

陶勇义释陈中柱,给李明杨带去口信:“损掉我们陈主任一个毫毛,看我不把他的脑袋揪下来!”

好一个毛主席的爱将陶勇!陶勇1955年授中将军衔,曾任东海舰队司令,文革中罹难,一代名将至今死因成谜。

文革中参与迫害陶勇的人还有存世的,天良未泯,就把真相说出来,算是赎罪,走时图个平静。

飞将军兵临城下,二李被迫回到谈判桌,李明杨李长江亲自登门向被软禁的陈同生负荆请罪,燃放鞭炮礼送陈同生出城。

陈毅此时致电叶飞、陶勇,停止进攻泰州。李明杨也让开道路让新四军东进。

李明杨经此次事件后幡然悔悟,率残部英勇抗日,1945年被日军俘获,但李誓死不降,解放后,李明杨任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

李长江此后与大哥分道扬镳,投降日寇,但日军并不信任他,下毒将他毒成废人,后李明杨念及旧义,一直抚养他,到1956年去世。

1940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在白驹镇会师,实现了共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目标。

 
空城之主
鸵鸟文章。他应该去感召毛主席,叫他不要再批评百团大战。
风铃99
标题错误,陈中柱在郭村被俘过,但他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早就坚决抗日了。
有言
赞!谢谢双幅兄分享好文!图片看不到。那位跑到台湾去的,不知下回如何?双李结局令人警醒,战鬼子鬼子敬,跪鬼子鬼子鄙。-:)
六号公路
百团大战的战略战术问题,为什么不能批评?又不是说老彭不该抗日
老生常谈12
百团大战后,鬼子警觉到八路军的发展壮大,进行大扫荡,八路军游击队损失重大。

人员损失:

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冀中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八路军主力部队由14852人减少到10980人,地方武装由158802人减少到8747人。

根据地损失:

日军的扫荡导致八路军控制的冀中地区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二。

平民损失:

超过2万名平民被日军杀害,5万余人被抓捕。

具体行动:

八路军在扫荡中,主力部队转移到冀南、冀西地区,情报部门也受到严重影响。

总的来说,百团大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战后日军的报复性“扫荡”对八路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根据地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

M
Meiyangren
陶将军文革死在井里,到现在还说迷案。
风铃99
陶死后又逼死了陶夫人,如此仇恨可见他们会如何对待陶勇了。还是许世友帮助了陶家孩子。
有言
谢谢六兄!看着生动了许多。问安好!-:)
有言
没有毛主席,老蒋用日寇消灭红军,用美军消灭日寇。豪叔王明等被捉得来当个参议员。朱总司令肯定是逍遥不得无法善终。-:)
f
f2022f
又发现一篇文章说李长江投日时曾要杀陈中柱。

1940年冬天,陈中柱接到一个令他震惊又愤慨的消息,副总指挥李长江居然意欲投敌,他想依附日寇,成为苏北作威作福的土皇帝。李长江要投敌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百姓闻之落泪,陈中柱也是声泪俱下。显然,他并不愿意与李长江一起做这个叛逃,但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选择静观其变。

后来,李长江在1941年2月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李长江想通过这次军事会议作为投敌前夕的“动员大会”,但陈中柱对李长江在会议上的投降论调感到十分厌恶,当场就表示了自己反对投降,坚决抗日的态度。

 

陈中柱在会上的慷慨陈词,虽然引来不少人的支持,但同时也成为了李长江的眼中钉肉中刺,等他回到自己在唐镇的驻地时,李长江的兵已经将他的部队团团围住,欲将陈中柱除之而后快。

 

陈中柱见状,对自己的队伍高喊:“我们宁可作土匪,不可作叛奴。”随后,率部拼死突围,杀出了一条生路。

陈中柱此次率部突围成功以后,如同蛟龙入海,彻底摆脱了李长江这个投降派的影响以后,陈中柱全身心投入到抗击日寇中,在游击的过程中,队伍不断扩大,一度达到了3个团,成为抗日战场上一股不可小觑的抗日力量。

随着陈中柱抗日队伍的扩大,也引起了日寇的注意。1941年6月,李长江部接到日寇的命令,派出五路人马向李明扬所在泰州北乡之三 角垛区域围拢过去,这个地区驻扎着李明扬部的主力,陈泰运团、张星炳的保安旅和陈中柱的第四游击纵队。

当日伪军靠近时,除陈中柱部未能及时得到消息撤离外,其余两部纷纷撤离,导致陈中柱部成为一支无援的孤军。陈中柱率部与日伪军奋战,由于敌人众多,最终没能突围成功,亦无法与新四军会合。

日军趁势派出汽划200余艘,在蚌蜒河内向陈中柱部发起进攻,陈中柱誓死不降,乘小划接 战,对属下战士大喊:“为国家前途与民族的存亡, 要死里求生,冲出重围。”遗憾的是,陈中柱虽然率部奋勇作战,却在使用望远镜指挥战斗时,被敌人发现,集中火力向其射击后,陈中柱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老生常谈12
刚才又看一遍电影“东进序曲”,现在看还是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