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日本,虽然至今也没达到30年前的股市高点。但只看最近十来年也不错。
为什么这十来年走出底部了呢?2010年金融缓和政策出炉,国家开始一手印钱一手大量购买股份债券托市。虽然股市在上升,个人成交量却不大(日本机构外国机构政府比例很大),因为日本人对泡沫破碎的记忆还很深,即使年轻人,身边也都有自己父辈祖父辈的教训,生怕突然再断崖式下跌。
这个金融政策的好处我没好好研究也没抓上,炒的个股量太少,可以忽略不计。说明我们没有“财商”。
但是我们歪打正着撞上了2001年开始的日本零利率,贷款利率极低,贷款条件及其宽松,老公典型理工科脑袋,不怎么懂财务金融,脑袋里面如同做实验一样假设,这么做就会有这个结果,傻大胆地利用了信贷借鸡下蛋。更运气的是及时进入了新兴行业,也不是主动找的,是刚好碰上的,这个新兴行业也是日本的新政策,一小小勺就够我们吃撑了(要求也不高)。老公现在几乎不上班,但每个月的行业会议等一定去参加掌握下政策小变动前的信息,才能更正确地把握住方向。
回首二十来年,运气成分极大。是巧合地(可以说被动)抓了个政府新政策和金融零利率政策。
孩子还是大学生和高中生,如果有一天有心听,我一定要告诉他们还是要主动钻研国家政策。碰运气不见得能碰上,主动去找去抓才能锻炼自己的“财商”。至于“商才”,孩子有意的话,父母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在投谈“财商”方面学了很多,从做实体的角度发点小感想。
(请允许我不回答什么实体产业)
有的地方公交车周末都不开了,因为缺公交司机
比如日本,虽然至今也没达到30年前的股市高点。但只看最近十来年也不错。
为什么这十来年走出底部了呢?2010年金融缓和政策出炉,国家开始一手印钱一手大量购买股份债券托市。虽然股市在上升,个人成交量却不大(日本机构外国机构政府比例很大),因为日本人对泡沫破碎的记忆还很深,即使年轻人,身边也都有自己父辈祖父辈的教训,生怕突然再断崖式下跌。
这个金融政策的好处我没好好研究也没抓上,炒的个股量太少,可以忽略不计。说明我们没有“财商”。
但是我们歪打正着撞上了2001年开始的日本零利率,贷款利率极低,贷款条件及其宽松,老公典型理工科脑袋,不怎么懂财务金融,脑袋里面如同做实验一样假设,这么做就会有这个结果,傻大胆地利用了信贷借鸡下蛋。更运气的是及时进入了新兴行业,也不是主动找的,是刚好碰上的,这个新兴行业也是日本的新政策,一小小勺就够我们吃撑了(要求也不高)。老公现在几乎不上班,但每个月的行业会议等一定去参加掌握下政策小变动前的信息,才能更正确地把握住方向。
回首二十来年,运气成分极大。是巧合地(可以说被动)抓了个政府新政策和金融零利率政策。
孩子还是大学生和高中生,如果有一天有心听,我一定要告诉他们还是要主动钻研国家政策。碰运气不见得能碰上,主动去找去抓才能锻炼自己的“财商”。至于“商才”,孩子有意的话,父母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在投谈“财商”方面学了很多,从做实体的角度发点小感想。
(请允许我不回答什么实体产业)
有的地方公交车周末都不开了,因为缺公交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