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在大名鼎鼎的“黄天荡之战”前后,为什么判若两人啊?

-
-非圣-
楼主 (文学峸)

当时的韩世忠只有八千军队,居然可以把兀术的十万大军直接堵在长江南岸。

“三月至四月,与金兀术相持于黄天荡四十八天,屡破之,以八千人困金兵十万”【维基百科】

既然韩世忠这么牛,在兀术南侵时,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兀术堵在北岸呢?非要等兀术渡江之后,才突然大发神威?

后来更发现,兀术南侵时,韩世忠就在防守镇江。但是一听兀术来了,韩世忠立刻选择火烧镇江,然后率军躲到了江阴。

“闰八月,金兀术入寇,韩主守江淮,加两浙西路制置使,守镇江府。十一月,金兵渡江南下,悉装所储于海舟,焚城郭,引舟至江阴军。”【维基百科】

这怎么看起来和张学良差不多啊?不由得想起那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r
rulvbobing
史书不是真实记录,看个大致轮廓。
Q
QualityWithoutName
象是示敌以弱的诱敌之计。
老生常谈12
建炎三年,韩世忠在黄天荡,率领八千兵马大败金军十万兵马,并歼敌一万余人

建炎三年,韩世忠在黄天荡,率领八千兵马大败金军十万兵马,并歼敌一万余人,此战让韩世忠威名远扬。绍兴四年,韩世忠又在大仪镇大败金军,此战也被宋孝宗评进了“中兴十三战功”。在宋高宗要和金人议和后,他夺了韩世忠的兵权,任命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父子被害后,韩世忠辞去了官职。

绍兴十二年,韩世忠被改封为潭国公,次年又进封为咸安郡王。绍兴二十一年,韩世忠去世,被追赠为太师、通义郡王。乾道四年,宋孝宗赵昚追封韩世忠为蕲王,位列七王之一。

走资派还在走
对,原先还有那舞蹈,梁红玉击鼓战金山
r
rulvbobing
金兵要是有十万这么远长途奔袭粮草供应不上早就饿死了。史书中的数字看看就好。
晚春就是牛
黄天荡后面宋军是输了,梁夫人还因此弹劾韩,你看的是野史

金国不信任汉人,而本族人人口很少,单支出兵不会超过两万人,但宋都是输多赢少

 

咲媱
真实的情况是,这十万人,其实是为金兵运输粮草的民夫数量。而真正的作战部队,应该只有几千人。民夫当然都算出兵的人头。
咲媱
按照古代的效率,一个士兵必须要有十个民夫运输粮食,而民夫自己又需要别人运粮食给他们吃,凡是动员起来的都算“出兵”
咲媱
而宋兵,估计打死几个金兵,或者金兵战术撤退,都算大捷。反正报功大家都有赏赐,谁也不会揭穿,实话实说只能吃屁。
咲媱
人头不够,就去追杀那些运粮食的金方民夫,反正算金兵。而金兵的作战部队也不会去保护这些人,这都是古代的惯例。
咲媱
南宋真正稳定下来的原因是金兵对于南方天气极不适应。当时把宋帝都追到海上了。要平定其实没有难度。但是金兵不想待在南方就撤了
咲媱
所以金会答应和议也是这个原因。反正没空调,怕热的金人不想住南方,让南宋每年给钱当卫星国,好过直接占领。相当于诸葛平南蛮
有言
那不多久蒙古兵就到处跑,能适应种种不同气候了?-:)
晚春就是牛
蒙古人在北方经营很久,打南宋的都是汉人,这些汉人不认同南方人
咲媱
崖山石刻:张盛饭灭宋于此。哈哈。
-
-非圣-
怎么看起来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高度相似啊?总之,不和敌人硬碰硬,和敌人玩“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