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是学建筑的,纯是感觉,建筑理论和实践,天朝比欧洲最少也得落后几百年?

s
skipjack1
楼主 (文学峸)

你看看土耳其的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天朝能建这样的建筑都是这一百年以内的事

木结构顶的巴黎圣母院,你看看那个跨度?

天朝的土玩意,都是中央一堆柱子支撑,直接了当,造成立柱需求太大,所以把金丝楠都砍光了

为嘛欧洲有大跨度的建筑?因为人家早早就利用力学原理,做出了大跨度的梁。咱们,几十年前,农村还是一根木头上梁。

现在,天朝的建筑施工肯定是世界第一,这只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过去几千年,一直是落后的,从理论到实践

古人说,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

有空去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其他欧洲国家多转转,想法也许会不一样

美国老师
营造法式,梦溪笔谈,风车冶铁,希腊那种石顶是不科学的,圆明园是中式
咲媱
这个很难比较,因为建筑的目的不同。中国可以和欧美教堂媲美的建筑,是帝王陵墓。都讲究久远。而中国房屋更讲究天人合一的风水
b
borisg
教堂的大跨度,是因为建筑师发现了应用BUTTRESS来抵消向外的压力。
咲媱
中式木造建筑因为材料关系,都不可能久远,但是讲究朝向之类的,人住起来,应该更舒服。但是隔热给排水这些,倒是欧美领先了。
新手庚
哈哈,行万里路不错。中国的各个地方也得去看看啊。
咲媱
中国的古代拱桥也发现了这个,只是造价高,基本不会用于建筑。
方外居士
大跨度的梁,穹顶结构的楼房,让缺乏现代钢筋的古代也能建起巨大的建筑。古埃及人不会穹顶结构,所以用很多柱子支撑神庙。
咲媱
不用看了,现在谷歌地图什么都能看到。现在的中国,严重缺乏建筑特色。都是清一色的现代高楼或者水泥小楼,真正的传统已经没有了
方外居士
罗马人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穹顶技术以建造巨型建筑:罗马市仍有一座存留建筑。
b
borisg
中国最早的拱是汉朝,墓葬从堆积式的黄肠题凑向拱顶发展。
咲媱
还是墓葬啊。就是我开头说的,能和欧美教堂媲美的,只有中国的帝王陵墓。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死态度,人的归属在哪里
新手庚
关于中国古建筑,一千多年前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值得一读。
老生常谈12
赵州桥是石拱桥
b
borisg
拱最早起于两河流域,希腊罗马的和中国的大概都是从那里传来的。 时间段很重要,汉朝中国出现拱顶,正符合那时候开始和西域沟

拱最早起于两河流域,希腊罗马的和中国的大概都是从那里传来的。   时间段很重要,汉朝中国出现拱顶,正符合那时候开始和西域沟通。
咲媱
那个没啥好读的,太枯燥。中国的真正古董,都是梁思成夫妇整理的那些,核心都是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同时代还有不同的特色。
咲媱
我记得拱桥据说是鲁班看到弓之后发明的,他找到弓铉的替代方法,估计这是一个传说。应该没有汉之前的拱形建筑。
咲媱
环境不同了,现在的那些仿古建筑还照做,只得其型,不懂背后的环境和风水原理,这样的假古董,就没有看头了。
新手庚
梁林夫妇看过这本书后(是其父梁任公推荐的),给儿子取名梁从诫。希望他将来能成为《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
新手庚
不知道你去没去过大陆。我去过太多的城市。大陆有些地方古建筑保留基本完好。比如蓟县独乐寺内的观音阁,是中国保存最早的木结构

构阁楼。全楼没有一根钉子。始建于唐代,辽代(984)重建至今。

咲媱
这些东西,内行才看得懂,外行去看就是浪费时间。而且国内到处收费,寺庙香火骗局不断。还是看图册和照片,加上介绍更妥当。
b
borisg
这书在这里大家可以看看,这种精细那年代的中国人少有。中国人吃亏在理学。
咲媱
如果看木建筑的庙宇,首推日本。日本的基本都保存完好,而且基本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庙里面也没有那么多赚钱的弯弯绕。
咲媱
专业性太强,太枯燥。大概相当于现代买房的标准建筑。尺寸方式都是固定的。哈哈。我更喜欢介绍为啥要搞成这样的书籍。
咲媱
结果他儿子成了历史学家。哈哈。
b
borisg
那时候人没几个懂得几何力学什么的,不照这个搭起来估计会塌了。
咲媱
我记得到新墨西哥州去玩,他们就介绍他们的房子为啥是那个样子,因为雨水少,太阳猛,风大,所以要那么做,那才是真有意思的东西
咲媱
理解。但是不理解的是,现代的人为啥这么粉它。。。到底好在哪里。中国各地环境不同,用同样的式样,有点迂腐啊。
咲媱
然后我就发现南美,西藏和印度,类似的环境也有类似的房屋造型,这才是真正有味道的东西。房屋形式必须配合环境。
方外居士
中国没有发展出大跨梁和拱形结构与木材相对易得,以及文化信仰有关:这让需求变弱。
新手庚
据说当年只差两分进建筑系,很可惜的。
咲媱
不可惜,他父母太牛,再走他们的路容易失去灵动。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
咲媱
会造建筑的历史学家,才是好诗人。
咲媱
我认为是经济因素。欧州的教会积累了大量财富,而中国的财富只积累在帝王家。帝王把钱都花在陵墓,屁民哪里有钱搞大跨度建筑。
方外居士
现在很多和尚尼姑去寺庙工作就象上班一样。
b
borisg
有一定章法,平民(甚至贵族)盖房子违制可以被当做造反的证据咔嚓掉。。
咲媱
据说还开豪车。进去就让你上香,上了香告诉你一颗香几百。再搞个套餐什么的。没几万出不来。
咲媱
主要是好心告诉你印堂发暗,必有大祸,他们可以帮你消解,他们不要你的钱,只要你在佛前虔诚进香就可以了!哈哈。
咲媱
他们和警察叔叔抓罚款一样,都是有抓香火钱额度,必须完成的。而庙,地方政府缺钱了都向他们借。。比银行还猛。
咲媱
嗯,等级制度,是独裁制度基础和基石。衣食住行,就是等级制度的体现。这种条件下能发展出独特的建筑就怪了。
十具
我相信Functionality=Beauty,能蔑视重力/助力的人造形态是美的,从建筑到飞机盖莫如此。对比古代中西高大

我相信Functionality=Beauty,能蔑视重力/助力的人造形态是美的,从建筑到飞机盖莫如此。对比古代中西高大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差异,是有趣的话题。

P
Parkbrooke
看看卢浮宫,故宫就是小黑屋
方外居士
有道理。这让民间没有大型建筑的需求。
半垧
进欧洲大教堂,伊斯兰大清真寺,感觉就是:高大!而进中国的大殿大庙,感觉就是阴沉,压抑。
方外居士
这是桥。不知道有没有拱形屋顶。
f
f2022f
卢浮宫真是1204年建的吗?

1241 年拔都打到匈牙利平原时,派了支小队往德国方向探路,回来的人说:“过了多瑙河全是沼泽,马走三步陷一步,草长得比狗还矮。村里的农民穿的不是布,是麻和羊毛混的破片,瞅着跟麻袋片似的。问他们有啥存粮,掀开地窖就看见半袋发霉的黑面包,连咱们随军带的炒米都比这强。”

这不是夸张。中世纪西欧的农业水平放在欧亚大陆就是 “垫底选手”。

中国华北已经用曲辕犁深耕,波斯农民会修灌溉渠,而西欧农民还在用 “二圃制”—— 把地分成两块,一块种一块荒,一年就收一季。

加上西欧多丘陵沼泽,能种的地本来就少,13 世纪的法国农民人均粮食产量还不到中国北宋农民的三分之一。

这种生产力水平,别说攒金银,能不饿死就不错了。

蒙古人是现实主义者,他们知道抢劫这行当 “选对目标比跑得快重要”。

你让他们去抢花剌子模,等于去海湖庄园抢川普;让他们去抢西欧,等于去贫民窟翻垃圾桶 —— 不是抢不到,是性价比太低。

f
f2022f
这里13分18秒说西方建筑抄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