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解密档案: 蒋介石下定决心同日本决战到底,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损失惨重,有的师团伤亡人数高达40%和60%。,

精木
楼主 (文学峸)

莫斯科 — 

俄罗斯近代史上对中国影响巨大。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公开的资料显示,苏联不但帮助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政权,而且中国一直是这位北方邻居情报活动的重点地区。

关注蒋介石对日态度

作为俄罗斯三大情报机构之一的对外情报局主要负责外国情报收集。为了迎接2017年俄罗斯安全情报机构组建百年纪念,对外情报局不久前特别把一些解密档案发表在自己的官网上供所有人查阅。这些档案涉及1935年到1945年,二战爆发前和战争期间苏联在国外情报网发回的一些机密情报,以及为苏联领导人撰写的情报简报等。

一份1938年1月25日从上海发回并传阅给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的情报简报透露,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同日本决战到底,不会同日本妥协。当时的苏联情报人员穆拉契科夫斯基曾同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会晤。法肯豪森告诉他蒋介石已承认手下的一些将领非常无能,丢掉了上海和南京。这份情报简报还透露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损失惨重,有的师团伤亡人数高达40%和60%。

苏联当时把日本视为主要威胁,非常关注蒋介石对日本的态度,以及日军在中国的活动。那时的苏联间谍在日本的活动受到严格监控,30年代的中国就被苏联当作收集日本情报的大本营。

大使兼任间谍

对外情报局的官网说,希特勒德国进攻苏联后,弄清日本是否将进攻苏联成为当时苏联在中国情报活动的重点。抗战时期苏联在中国的情报活动十分活跃,苏联在重庆、哈尔滨、上海、新疆等地总共建立了12个情报站。不仅如此,斯大林在1939年还派遣职业间谍出身的帕纽什金担任苏联驻中国大使,外交活动之外,帕纽什金兼任苏联在中国情报活动的总负责人。

帕纽什金当时在中国军队和国民党高层,以及蒋介石的情报机构中大力发展很多重要线人提供情报。他同时还与中国的不少名流权贵包括宋庆龄、郭沫若、冯玉祥等人来往密切。为表彰帕纽什金在中国出色的情报活动,他后来被授予苏联最高级别的列宁勋章。

帕纽什金二战结束后曾一度担任苏联驻美国大使,同样兼任苏联在美国的情报站站长。中共建政之后,他出任苏联驻中国大使,但第二度出任驻中国大使同共产党合作时,帕纽什金仅从事外交工作。苏联在50年代后一度放弃了对共产党统治下中国的情报收集。

重视中国

近代史上俄罗斯一直非常重视中国。汉学家格里博拉斯曾透露,沙皇俄国当年曾有肢解中国的计划,特别加强了在中国东北、新疆和西藏的活动。布尔什维克执政后在中国的情报活动也没有放松。除了利用共产国际向中国输出红色意识形态外,共产国际也肩负着情报收集任务。

苏联30年代曾向中国提供大批援助并派遣军事顾问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但苏联军事顾问同时收集中国情报并评估中国政治军事形势。一名曾经担任过蒋介石军事顾问的苏联红军将领的后人透露,苏联军事顾问当时所收集的一些有关中国资料要全部上交给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那些资料和报告至今仍未解密。

收集情报帮共产党夺权

二战结束后中国陷入国共内战。苏联对中国情报工作的重点转移放在国民党和蒋介石对共产党的行动计划,以及美英等国在中国的活动。苏联当时知道,西方没有想到苏联会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人。

对外情报局的官网说,苏联情报人员1946年曾成功获得了蒋介石进攻共产党的军事计划。从1947年到1948年,苏联情报机构曾在新疆大力活动支持当地的反蒋介石运动。

俄罗斯时事评论人士伊赫洛夫说,苏联的历史教育一直强调,正是由于苏联的帮助,才能使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击败国民党夺取政权。

伊赫洛夫:“国民党丧失东北后,毛泽东手中获得了中国当时最发达的工业地区,控制东北不但能依靠上苏联这个大后方,共产党同时获得了大量的武器供应,所以苏联当时在中国的各种活动为共产党能全面夺取政权打下了基础。”

b
borisg
情报归情报,真实度归真实度。38年1月以前日本师团损失到60%就是个笑话。

情报归情报,真实度归真实度。38年1月以前日本师团损失到60%就是个笑话。

当然不排除蒋在斯大林面前吹牛皮好多争取点援助。同样,蒋在背地里跟日本言和也同样不希望斯大林知道,而是希望斯大林相信他会抵抗到底。

二胡一刀
蒋介石从三十年代初期就在准备对日作战,全德国装备的精锐部队就是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但是时间太紧数量有限。另外

共产党的内患也牵扯了国民政府很大精力,几次围剿眼看成功结果被西安事变搞了个功败垂成。

b
borisg
这个根本就不是管用的办法。几个进口装备的师能打几天(事实证明确实没能打几天) 没有工业弹药供给不上大炮不如烧火棍。
蒋闻铭
为什么不可能?淞沪会战日本两次增兵,有个别师团这样,有可能吧?
精木
这个就是真实度。连中共的凤凰网都承认,淞沪会战,日军第九师团战力损失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见内)
蒋闻铭
没有更好的办法。蒋公从一开始,对日战争的总体策略,就是把英美拖进来。他当然知道靠自己打不赢。
郭大平
乌克兰现在的策略,也是把北约拖进来对抗俄罗斯。不知最后结局会如何?
风铃99
毛泽东在回答斯诺战胜日本问题时,说了三个条件,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
b
borisg
你引来引去就是自相循环的,只有那一个联队损失大的数字。
j
jinjiaodw
是,当时内忧外患,日寇和俄寇祸乱中华
精木
澎湃新闻:武汉会战,日军第6师团伤亡过半,日军第106师团经万家岭作战伤亡病减员17311人,损失70%

武汉会战日军到底损失多少人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武汉会战日军到底损失多少人 澎湃新闻 08-18 08:48

 

关于抗日战争历次会战,中国军队到底歼灭多少日军一直充满争议。其中武汉会战日军的伤亡人数,更是争议颇多。

国军夸大战果?还是日军隐瞒伤亡?

武汉会战是抗战22场会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会战。当时中国军队先后投入14个集团军(50余个军)约100万人。日军则投入第2军(4个师团)约17万人,第11军(5个师团、1个支队)约20万人,总兵力接近40万人。

中日两军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对峙,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个省,从6月6日一直激战到10月26日中国军队主动撤离武汉结束。

武汉会战也被称为击毙日军最多的会战,按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

 

打开WiFi万能钥匙,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先后集结近百万人,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展开会战。图为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

 

很明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有些偏高,整个会战日军投入兵力不足40万,如果真的伤亡25万人之多,那么就相当于日军损失了将近70%的兵力。从军事角度出发,一支部队损失了70%的兵力就会丧失进攻能力,就算快速补充新兵或动员20多万人增援,以日本的国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动员这么多人。日军如果真的损失了25万人,就不可能只用4个半月就占领了武汉,并取得会战胜利。

加之,国军战报一向爱夸大战果数倍,因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的数据很不靠谱。那么日军方面,关于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又是怎么说的呢?

按照日本1975年出版的《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记载,武汉会战日军第2军战死2300人、负伤约7300人,共伤亡9600人。第11军战死4506人(包括将校172人)、负伤17380人(包括将校526人),共伤亡21886人,总计伤亡31486人。

这个伤亡人数大大低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的数据,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算,日军在武汉会战仅仅损失不到10%的兵力而已。

后笔者又找到了一份日军第11军从1938年到1940年历次作战的伤亡调查表,里面武汉会战的伤亡又与《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所给出的数据不一致。

 

该份调查表给出的战死人数要比《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多出2100多人,同时告诉我们武汉会战日军战病人数很多,仅第11军就战病10万余人。

 

那么这份调查表是否就是日军的真实伤亡情况?日军各个师团、联队战后编写的师团史、联队史对武汉会战的伤亡又是怎么记载的呢?

死伤惨重的日军王牌师团

按照日军《熊本兵团战史》记载,日军第6师团于1938年6月6日,向庐州南方10公里处的中国军队警戒阵地发起进攻,打响了进攻武汉的第一枪。

在日军渡过巴阳河后,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反击,一时间日军第6师团伤亡惨重。《熊本兵团战史》写道:“第二天6月11日不停地进攻,增援的山炮队也全力投入战斗,但我方的死伤数不断上升。第11中队长福田大尉在黎明的夜袭中牺牲,第6中队长赤星大尉也中弹负伤,第5中队长宫本少尉战死,山本少尉、富田准尉等死伤的下级士官不断增加……”

到了6月19日潜山战斗的结束,连日作战的日军第6师团伤亡较大,不得不停止进攻的脚步,在潜山一带休整恢复战力。当时日军第6师团有4个野战医院,其中光第4野战医院收容的伤员就高达2307人。

第6师团一直休整到7月25日后,才开始集结兵力向前进军。在日后的太湖、黄梅、广济、田家镇等一系列战斗中,号称日军最强兵团的九州部队第6师团伤亡惨重。尤其是田家镇战役,日军第13联队遭到歼灭的打击。“这次战斗的牺牲非常惨重。支队的死伤情况直到现在也无法完全了解清楚……”

第6师团也是日军第11军中死伤最惨重的师团之一,按照第47联队战史《乡土部队奋战史》记载:“从8月1日—10月26日,日军第6师团战死2308人、战伤7277人、合计伤亡9585人。”

这个伤亡还不算6、7月的损失,如果算上,笔者认为第6师团在武汉会战中不加战病人数,伤亡高达1.3万—1.5万人之间。

 

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率部占领武汉。

 

被缩水一半的伤亡

而日军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经过庐山山脉作战、万家岭作战、德安作战等一系列战斗后,伤亡也十分惊人。

在《日本陆军联队总览》介绍日军第101师团第149联队时说道,该联队在武汉会战中死伤1080人。可以推算出第101师团在武汉会战中死伤应该在5000人左右。

第106师团在庐山山脉作战、在万家岭战斗中遭到中国军队的重创,其伤亡远高于日军第101师团。按照《熊本兵团战史》记载,第106师团战死3321人、战伤4085人、战病9905人、合计17311人。

第9师团按照《鲭江步兵第三十六联队史》、《富山联队史》记载,武汉会战第9师团死1102人、伤2895人、合计伤亡3997人,损失远远不如淞沪会战。而第27师团由于笔者手中缺乏资料,因此损失暂时不清楚。

而另一支部队波田支队,笔者根据战报、战史提到的伤亡数汇总如下:

 

如果算上瑞昌战役的损失,笔者推测日军波田支队伤亡应该在4000人左右,其中战死人数1500余人。

 

这样算下来日军第11军战死、战伤约3.5万人,如果算上第27师团和军直属部队损失,日军第11军战死、战伤人数应在4万—4.5万人之间。所以日本《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给出的伤亡数据整整缩水一半。由此可以推算出,日军第2军在武汉会战中,战死、战伤人数应该在1.5万人—1.8万人之间。

整个武汉会战,日军华中派遣军总伤亡应该在5.5万人—7万人之间,同时还有10多万战病人员。

 

万家岭战役中日军战死者墓碑

 

由此可见,关于日军伤亡情况,日本自己的《战史丛书》和当时的军一级的伤亡调查表都有隐瞒伤亡的习惯。要想了解历次会战中日军的伤亡,应该参考日军师团、联队一级的战报或者日后编写的基层部队史,尤其是日后编写的部队史。

这些部队史都是结合原始战报、阵中日志、将官、军官日记编写的,有的部队史会保留详细的战死者名单,有的直接精确到战死的时间和地点。它们与《战史丛书》相比,具有更大的可信度。

 
精木
多的是!不引没人信。你也可以引啊!口说无凭!国军这么多人牺牲,也不是平白无故地牺牲的,也会给日寇极大杀伤。
b
borisg
所谓的106师被歼灭本身就是中国人一直吹的一个大牛不足为信。
w
weed123
也许就是迟迟不肯宣战的原因之一?
精木
哇哇哇叫什么?!《熊本兵团战史》记载,第106师团战死3321人、战伤4085人、战病9905人、合计17311人。
精木
第47联队战史《乡土部队奋战史》:“从8月1日—10月26日,战死2308人、战伤7277人、合计伤亡9585人。”

第47联队战史《乡土部队奋战史》记载:“从8月1日—10月26日,日军第6师团战死2308人、战伤7277人、合计伤亡9585人。”

蒋闻铭
这个事我又要抱怨波网友了。您说国军歼灭106是吹牛夸大,我同意,不过老生说抗联杀了18万鬼子,你就不说话。
j
jin_yin_hua
都损失惨重了,还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打得蒋满地找牙. 从日本本土搬兵来的?
哪一枝杏花
你觉得日本为什么放弃陆上进攻,改为水上进攻上海?又为什会一个小小的上海打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