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右派

c
coach1960
楼主 (文学峸)

右派当然不如左派不好啦。赶上1957年当个右派不是闹着玩的,轻则被批判入冷宫,重则坐牢发配。

反右运动以后,理论上讲全国都是左派,必须的。但是人脑不是猪脑,很难统一思想。

小时候读【星火燎原】,【红旗飘飘】,【金光大道】,【沸腾的群山】,满满的激情正能量。

我爹妈倒不忌讳讲些家里过去的故事。父亲的家世比较容易讲,故事性强,听起来津津有味。说起母亲这边的家世难度不小。自上小学起,我就知道妈妈家是地主,外公及两个舅舅1951年同时在镇反运动中遇害。我妈照样断断续续把上一辈的基本情况介绍给我们。

比如,说起过去农村重男轻女,我妈就讲故事告诉我们,她和大姨是如何抗争爹妈最终得到受教育机会的。说起农民的辛勤劳作,我妈就讲些外公很会干农活的事情。同在四川省,为什么刘文采的“收租院”像人间地狱呢?我妈说四川很大,各地的情况不同。我猜父母的意思是,你们年龄小,听听就好。

我小时候在北京西单吃一瓶“北冰洋”酸奶,我二姑父告诉我,全国有一半的农民一天的收入只能买这样一瓶酸奶。简单的一句话,我牢牢地记住了。

二姑父的四叔是恽代英先生,叔侄早年过往甚密。我和姑父几十年的交往中,他只提过他四叔一次。四叔从南洋回来,送过他一本书,书的名字我不记得了。然而,二姑父却告诉我他年轻时在昆明水电站和一个美国工程师的交往,思想交流的经历。二姑父在保密单位工作,非特别信任的人,是不会谈论这些话题的。

一个人的视野及生活经历有限制,重要的是看世界的角度,这是三观形成的关键。

我是右派,我大哥是左派。

A
Amita
右派左派都没关系,看世界一分为二,无论哪里/什么年代都有好的不好的事情,全盘抹黑全盘肯定都不是客观的
c
coach1960
你有啥故事心得就具体讲讲,争论些概念性的东东没劲
A
Amita
我的故事多了,在网上讲的也够多了,也算网红吧?至少在文学城哈哈。我其实比较少拉仇恨,但是我爱挑刺,所以很多人可能看不惯,

c
coach1960
其实,我的一些帖子都是对过去的反正,你不会忘记吧,

我们小时候,一直有“忆苦思甜”会 (hate meeting), "拉仇恨”就是这么来的啊

A
Amita
有一点左右派都可以共勉,就是对事不对人。今天你发了一个我不同观点的贴,我找里面的毛病,下次你发一个我欣赏的贴,就点赞支持
A
Amita
都是生活还算过得去的老爷们,心胸稍微放宽一点,烦某人拉黑就是了,不要把普通的网络上不同意见的争执激化,这样坛子也清净一点
A
Amita
我可以理解你们这一代的苦和“仇恨”,问题是其他人处在不同的大环境下成长,可能就有不同的三观。也谈不上谁对谁错。美国

还有一半人反另一半人呢。都是屁股决定脑袋。

 

c
coach1960
理解啥,就因为你爸是个“连指导员”出身,就能给别人分析出思想根源
A
Amita
哈哈,我爸正儿八经复旦毕业大学教授,俺只说理解各种三观,谈不上谁对谁错
A
Amita
成年人非要改正别人的思想和三观才是有问题,求同存异是大家在网上和平共处的基础
c
coach1960
哈哈,开个玩笑,你说要“风轻云淡”我赞成
绝对匿名
中共眼里的右,该是西方绝大多数常人的政治光谱。只有西方的极左才够格靠近中共的“正常”,甚至谈不上左。
A
Amita
显然这不是事实,像章罗这样放美国肯定是极端liberal,纽时专栏作者,和川总是死多头。你说他们是左还是右?
精木
无所谓“左派”、“右派”,而取决于:1、是否有独立思考能力? 2、对主流媒体、洗脑是否保持一定的警惕?3、对历史的了解

c
coach1960
删不掉啊,网管把帖子打包处理,同时又推到“热门话题”
绝对匿名
不妨说说章罗的哪些观点会在西方被认为极端liberal. 纽时反川普专栏作者,不过也就是正常的中左而已。
w
weed123
教练家家庭教育很不错。我家里就不大讲过去故事,可能也与当时政治气氛严肃,以及父母与原生家庭疏离有关。
w
weed123
是没啥。我家里母亲绝对左派,先父偏右,到了老年思想差距更大。主要是和所受教育及原生家庭有关
精木
我父母也是对政治完全绝缘。我告诉我母亲斯大林是个暴君,她很奇怪地看着我:“怎么会呢?当时斯大林死的时候,我们都哭了”
明白仁儿
左派从小窝头吃不饱,右派八九岁就在参考上找刚认识的字。红二代形左实右,不在此范畴。
明白仁儿
还有初高中年龄时的政治氛围,社会环境,所见所思,和世界观的形成。一旦形成,基本带一辈子。
风铃99
每代人的命运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但青春年华个人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不是苦和仇恨,是敬畏天理和出于良知,而非崇拜权威。
新手庚
你就别胡扯蛋了。你自己就被洗脑了。反共没问题,但把智商反没了,不是洗脑是什么?还有脸提历史知识,笑话。
w
weed123
是这样。另一方面,一个人接受教育越多知识面越广,越有可能反思,怀疑,比如林昭-从年轻时崇拜老毛到后来怀疑反对
w
weed123
应该和她在北大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人有关
明白仁儿
我赞成林昭。不谈政治谈生活,个人性格,我读过她妹妹的回忆文章,把她和江青,范元甄,曾志做过比较。她若作为凡人,很可能离婚
明白仁儿
她是调干生,参加过土改,精于古汉语诗词,其他的经济历史政治知识未必全面,与学政治的父亲格格不入。
w
weed123
她性格是比较强势。看过一些资料好像是因为她是老大,她父亲十分偏爱她,从小给她文学熏陶。其他孩子大概就”当猪养“了

其父后来仕途受挫,可能心情也不好。

她还有个外婆(如果不是奶奶)也很宠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