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投坛好像人人都是千万,以为是海外华人能力高, 这个只是以点盖面, 事实上70%的海外华人还是在贫困线下,其中大部分都是亲属移民来的那些, 我们在各大论坛看到的, 是中国人里面精英中的精英,才决定所以的海外华人都是富豪.
这个圣诞节,我家和我弟弟一家都回来过节,我父母今年83了, 明年就到美国40年,所以有开始交代后事的打算.
我父母是个小餐馆老板,44岁到美国, 前4年是打工,然后4年是合伙开餐馆,53岁开始做自己的餐馆, 65岁退休, 我父母每个月就每人退休金600刀, 他们从93年开始定投, 一直到他们70岁,然后每年拿 10%的IRA, 他们的出租房,大概每个月能带来6000的零花钱.
今年我和我弟弟都在,所以盘点了我父母的钱, 他们有一套自住房,7套出租房, 餐馆一座, 这些大概价值2-2.2 millions, 他们还有现金珠宝金币大概30多万, 退休金里面有30万, 所以我父母身价大概2.6-2.8 millions.
这个在一般华人家庭中, 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这个才是真实的来美40年的普通家庭.
其实大部分的第一代华人,生活还是很苦的,他们来美国的唯一目标,就是给下一代一个机会, 我和我弟弟都是幸运的,我弟弟闯荡了硅谷20年,几年前回狗家半退休,当时是狗家7.5.
我也是幸运的, 做了一个小地主,38岁那年就半退了.
开销和放401k外,绝大部分都用于还房贷,共三百多万,其中二百万是出租房。如今的"家底"主要是房产,如果不卖,就是个数字,如果卖,则要扣很多税(出租房已经营运多年,卖时得把过去的depreciation 算回来扣税)。如果一直不卖,退休后的收入靠房租、社保金,和个人退休帐户的最小强制性提款。
这大概是我这一代做工程师的生活状态吧
開開JY大佬的玩笑,給大夥兒一點兒快樂。:)
想起了奧尼爾説過:“我要是能中樂透,我就。。。巴拉巴拉。。。如此如此。。。”,對此:Jay Leno :說“come on,你丫的每年都tm中”。 :)
不知爲何,我的鍵盤messed up,回不到簡體字了。
这个论坛的人认为华人普遍富有或不穷困绝对是错觉。希望大家在论坛外要低调再低调,至少别被误以为是暴发户(其实我们很多人确实是暴发户),无意中让人鄙视。
感觉你家这可以写出长篇网路回忆录了。反正都半退休了,写出来多好,说不定就网红了。
还是合理分配, 心里感觉好点
,还包括房租收入。
是十多年前房市崩盘时买的出租房。属于幸运者。大部分出租房当时都是三十万左右,如今是当时的三倍多,七百万多(2022年中期更是高点,现在比那时低百分之十几)。
我们不是很aggressive 的投资者,不像别的敢干的人。那一波过后,就没再买。
老大聪明、有胆识、运气好,但老大的成功不是每个人都能copy的,我就肯定不行
总资产与总收入都非常高是一个事实。不说硅谷,就说西雅图东区的住宅区吧,周围高资产高收入的华人挺多。当然你全美国来平均,纽约唐人街与大农村等地方来计算是不高。高科技、高收入人群根本吧去那些地方住。我不是鄙视大农村,我自己还是“小农村”长大的,只是说一个事实。
美国梦的实现有很多种:父母估计学历不会太高,但靠着勤劳和亲友们的帮衬也可以有不错的财富积累和幸福安定的晚年生活;楼主的弟弟是比较典型的马公路线,目测跟我们这些留学出国的人财富积累的方式差不多;而楼主自己则有点"另辟蹊径",不过看楼主以前的帖子应该也是有亲友inspire/引路的结果。
同意楼上的,楼主可以考虑再加点元素写成剧本展现华人第一代/第二代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和财富积累历程
所以才会出现这个坛子里几乎所有的发帖展示家庭财富积累的都不是美国一般意义的"普通人"。
如果在中国,尤其是内地的平民人家,很难有这么多的财富。
二口子开饭倌.早早买共同基金.ira与rothira,哈.........
USA真棒,小学文化照样买股票,40年自己偷着乐.
我们看到投坛好像人人都是千万,以为是海外华人能力高, 这个只是以点盖面, 事实上70%的海外华人还是在贫困线下,其中大部分都是亲属移民来的那些, 我们在各大论坛看到的, 是中国人里面精英中的精英,才决定所以的海外华人都是富豪.
这个圣诞节,我家和我弟弟一家都回来过节,我父母今年83了, 明年就到美国40年,所以有开始交代后事的打算.
我父母是个小餐馆老板,44岁到美国, 前4年是打工,然后4年是合伙开餐馆,53岁开始做自己的餐馆, 65岁退休, 我父母每个月就每人退休金600刀, 他们从93年开始定投, 一直到他们70岁,然后每年拿 10%的IRA, 他们的出租房,大概每个月能带来6000的零花钱.
今年我和我弟弟都在,所以盘点了我父母的钱, 他们有一套自住房,7套出租房, 餐馆一座, 这些大概价值2-2.2 millions, 他们还有现金珠宝金币大概30多万, 退休金里面有30万, 所以我父母身价大概2.6-2.8 millions.
这个在一般华人家庭中, 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这个才是真实的来美40年的普通家庭.
其实大部分的第一代华人,生活还是很苦的,他们来美国的唯一目标,就是给下一代一个机会, 我和我弟弟都是幸运的,我弟弟闯荡了硅谷20年,几年前回狗家半退休,当时是狗家7.5.
我也是幸运的, 做了一个小地主,38岁那年就半退了.
开销和放401k外,绝大部分都用于还房贷,共三百多万,其中二百万是出租房。如今的"家底"主要是房产,如果不卖,就是个数字,如果卖,则要扣很多税(出租房已经营运多年,卖时得把过去的depreciation 算回来扣税)。如果一直不卖,退休后的收入靠房租、社保金,和个人退休帐户的最小强制性提款。
这大概是我这一代做工程师的生活状态吧
開開JY大佬的玩笑,給大夥兒一點兒快樂。:)
想起了奧尼爾説過:“我要是能中樂透,我就。。。巴拉巴拉。。。如此如此。。。”,對此:Jay Leno :說“come on,你丫的每年都tm中”。 :)
不知爲何,我的鍵盤messed up,回不到簡體字了。
这个论坛的人认为华人普遍富有或不穷困绝对是错觉。希望大家在论坛外要低调再低调,至少别被误以为是暴发户(其实我们很多人确实是暴发户),无意中让人鄙视。
感觉你家这可以写出长篇网路回忆录了。反正都半退休了,写出来多好,说不定就网红了。
还是合理分配, 心里感觉好点
,还包括房租收入。
是十多年前房市崩盘时买的出租房。属于幸运者。大部分出租房当时都是三十万左右,如今是当时的三倍多,七百万多(2022年中期更是高点,现在比那时低百分之十几)。
我们不是很aggressive 的投资者,不像别的敢干的人。那一波过后,就没再买。
老大聪明、有胆识、运气好,但老大的成功不是每个人都能copy的,我就肯定不行
总资产与总收入都非常高是一个事实。不说硅谷,就说西雅图东区的住宅区吧,周围高资产高收入的华人挺多。当然你全美国来平均,纽约唐人街与大农村等地方来计算是不高。高科技、高收入人群根本吧去那些地方住。我不是鄙视大农村,我自己还是“小农村”长大的,只是说一个事实。
美国梦的实现有很多种:父母估计学历不会太高,但靠着勤劳和亲友们的帮衬也可以有不错的财富积累和幸福安定的晚年生活;楼主的弟弟是比较典型的马公路线,目测跟我们这些留学出国的人财富积累的方式差不多;而楼主自己则有点"另辟蹊径",不过看楼主以前的帖子应该也是有亲友inspire/引路的结果。
同意楼上的,楼主可以考虑再加点元素写成剧本展现华人第一代/第二代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和财富积累历程
所以才会出现这个坛子里几乎所有的发帖展示家庭财富积累的都不是美国一般意义的"普通人"。
如果在中国,尤其是内地的平民人家,很难有这么多的财富。
二口子开饭倌.早早买共同基金.ira与rothira,哈.........
USA真棒,小学文化照样买股票,40年自己偷着乐.
USA真棒,小学文化照样买股票,40年自己偷着乐.
USA真棒,小学文化照样买股票,40年自己偷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