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去年,删掉了,有朋友要求,暂时贴几星期
先声明,绝对是业余水平,只知道一点皮毛,而且封存了快二十年,早就跟不上形势。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班门弄斧,希望别让专业玩家看到而贻笑大方。
集邮是一门学问,美国这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年发行的几大厚本邮票目录Scott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非常权威实用。每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精通所有国家的邮票,我只是对新中国邮票略知一二,也就是1949年以后,不包括近20年,之后全民皆邮,国家顺水推舟,开足马力大量发行,非常疯狂,就像是花花绿绿的画片上印数字,数字还越来越大,两个字,抢钱!
新中国邮票很容易入门上手,只需要一本图文并茂的邮票目录而已。虽然我是业余,也强过邮盲,为了后面叙述方便,先简单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术语。
1,老纪特,1949年到文革前发行的纪念和特种邮票。
2,文票,文革期间发行的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是其中的一枚非常珍贵邮票,发行后不久被指出台湾省是一个白点而紧急收回销毁,只有新疆等地极少量流出,前几年国内拍卖会上最高卖到730万人民币。
3,号票,文革后期编号票。
4,勾剃票,J和T开头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从此邮票发行步入正轨。
5,普票,普通邮票,发行量巨大,但消耗量也巨大,特别是建国初期发行的成套票里的高面值一两张,存世量非常少,主要用来邮寄包裹,以普5全套最难搞。这套票的票面价值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薪水,没几个人舍得花这么大的血本去收藏,而且其貌不扬,没有观赏性。
6,小型张,不但票面数额大,邮票本身尺寸也大,观赏收藏价值更大,而发行量小,实际使用量也小。其中最著名的是梅兰芳小型张,面值三元,发行两万枚,经过文革的洗礼和摧残,存世不多,尤其显得格外珍贵,目前市值15万人民币。
7,其他,诸如小本票,改字票,加字票,珍稀票等,其中一枚蓝军邮值60万人民币,我还没有见过此票的尊容。
8,74/82,这个阶段发行了大量,各种题材邮票,邮票设计师阵容强大,印刷精美,而印刷数量并不多,被称为短腿票。从小爱科学小型张,中美小版张,黄永玉的庚申猴就是在这阶段横空出世。改革开放刚处于开始阶段,黎民百姓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集邮人数少。
我从上中学起开始集邮,到出国留学的时候已经有了点规模,那个时代没想过邮票还能发财,纯属个人爱好。出国前把所有的邮票全交给了我老爹,我父亲挺有学问,平时我们俩聊的来,为了让他有点事情做,别整天惦记我,弄点邮票玩玩,消磨时间。我这个人有点玩世不恭,但也拿的起放的下,全套"史记","通鉴","先秦诸子",全都弃之如。。。还是有点心痛。父亲来我家里(家境不算差,大四时父母买房搬走,旧房留给了我)挑了几本"东京梦华录","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等笔记小说,其他都让我弟弟妹妹处理了,包括几十本西方小说名著。
都说子承父业,集邮这件事情是父承子业,而且发扬光大。年初父亲过世,我回国奔丧并清点遗物,几大厚本邮册,除了个别珍稀邮票,都让他搞齐了,包括梅兰芳小型张,有齿,无齿和大牡丹,也包括我从美国给他弄到的文1,文10连张,中美小版张等比较珍贵的邮票,都静静的躺在那里,见物思人,物在人休。马有垂僵之报,狗有湿草之情,方寸世界述说着我们父子俩的人生故事。
赤手空拳来美国打天下,先要解决生存问题,所有的兴趣爱好全都暂时告别了。略微安顿下来后,开始重操旧业,另一个因素是老父逼的紧,三天两头写长信来交流心得,并索要珍贵邮票。我是两手空空,重新打鼓另开张,从零开始,破镜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逛邮市邮展是基本功课,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但范围窄,弄不到好东西。于是另辟途径,翻电话本,找南加州这里的集邮协会。经常是下班后胡乱吃几口饭,然后就去各家集邮协会,这些民间组织定期有活动,相互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中搜刮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一个仲夏闷热之夜,耐着性子在一个俱乐部消磨了一晚上,醉翁之意不在什么狗屁活动,在乎猎物也。这群人里有个八十多岁老美集邮家,手里有不少中国邮票,让我盯上了。散场后跟他回家,先要套套瓷,沟通一下感情。老先生有一间房全是邮票,集邮一辈子,后代不喜欢他的玩意,所以他愿意出手。
老先生有一大本中国邮票,我大致浏览一下,暗自叫苦,仅仅几张我喜欢熟悉的就在千刀以上,而身上只带了几百,当时的心情就像是卖水的见到了河,那可都是钱啊。老先生挺豪爽,你要是喜欢,三百块整本拿去!我自然不敢喜行于色,要不动声色,先装装 孙子,然后再恭敬不如从命。这本邮册第一页第一行,赫然三张我国第一套清朝大龙票,不久前在邮展看到三百块钱一套没舍得买。其他票的价值也起码有几个三百块,拿到今天就不好说了,值一万是少说的。
这种好事可遇不可求,十次也不见得碰到一次,经常是瞎耽误功夫,贼吃饭的时候少,多数是挨打。但好事情往往是努力加运气,首先是要努力,人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要在周边的树上吊几次试试。我们一家人出去旅行,刚来美国没有绿卡,只能开车在美国转腰子,随身带着邮票目录撞撞运气。去黄石公园路过盐湖城,去大峡谷路过旗杆市,去旧金山专走101公路绕一下carmel,去红木公园探访eureka,搂草打兔子,稍带着,放羊捡羊粪,两不耽误。什么犄角旮旯,五脊六瘦,有枣没枣都打一杆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两百美金的文一,文十连张就打到了,只发行两万多套的中美小版张八十块也撞到了,遇到山茶花加字小型张一次吃下几张。也曾经见到过"片红"联张,单张都是稀罕物,我问多少钱肯卖,那厮说两万美金别想。别想就对了,现在可以在美国换一套豪宅。我当时是吊起锅来当钟打,穷的叮当乱响,只能是过过眼瘾罢了。
前面说过,出国留学后所有邮票都被老爹笑纳,包括十来张庚申猴。我喜欢庚申猴,发行的时候搞的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上学都没心思,整天泡在东华门中国邮票总公司门口,和一帮街头混混,邮票贩子在一起。当时手里有一块钱零用钱买了十张,并一张首日封。小心翼翼地做成两个四方联,拿出一张做实寄封,寄给南京的二舅,让他再给我寄回来。
来美国后,啥都没有了,老婆说,你不是还是病嘛!啥病?集邮的病!于是像疯狗一样找庚申猴,八分钱人民币我要花十美金才能搞到,那也要买,就像有人喜欢臭豆腐,好这一口。几年前回国时卖掉过两张,共人民币22000,够两星期吃吃喝喝的。大汽车压罗过,死了也直了。
这里说说所谓的"筋"票,一般指一套邮票里高面值,发行量最少的一枚票。庚申猴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票里面的第一枚,生肖票里绝对的筋票,名家设计,印刷精美,金粉装饰,造假困难。这枚票发行量虽然有几百万,但当时没有多少人集邮,大多数被信销掉了。现在全中国注册的集邮协会会员超过两百万,爱好者超过一千万。不管你手里有多少好邮票,如果没有一枚庚申猴,你都不好意思说集邮,单这一枚庚申猴让千千万万的集邮爱好者为之疯狂。现在的市值是人民币13000,四方联超过7万人民币,有一全版可以在五环外买套房子了。
我喜欢读红楼梦,从初中的时候就读,说读过一百遍也许没人信,我喜欢启功注解的版本,快让我翻烂了。爱屋及乌,金陵十二钗这套票和小型张搜刮了十来套可以有图为证。来美国后我在集邮这件事情上和集邮爱好者有所不同,我不再"集邮",而是集钱,只专注值钱的票和"筋票",宁敲金钟一下,不打瓦钵三千。那些乱七八糟的普通邮票以及近些年来大量发行的图片,用我老爹的话说叫"粪草票",我懒的去理。
邮票和房地产有相似之处,都具有使用价值,也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土地),这就注定其价值可以抵抗通货膨胀。邮票还不容易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存世量只能是越来越少。我喜欢有型的东西,看的见摸的着,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心里踏实,肉烂也是烂在自己的锅里。如果说在房地产上赚钱是大概率事件,股票市场上赚钱则是小概率事件,而玩邮票赚钱更是微概率事件。我指的赚钱是真正意义上的赚钱,股市里的长期持有,跑赢指股不算,一张邮票赚个千八百的更别提。我追求三个自由,赚钱只是实现这三个自由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炒股能实现三个自由的不是没有,凤毛麟角,而通过玩邮票能做到的则闻所未闻。手里只要有几个破房子收租就不难做到财务自由,以及没有老板管束的人身自由和时间自由。我在股市里也扑腾了二十年,主要原因是税务上的考量,有两个IRA 户头和一个普通账户。到今天,几个户头上的价值还不够我一个出租房,手里邮票的价值更是不够一个厕所。指望这两个票能吃香喝辣,周游世界就别想了,一家人喝西北风到有可能。都说读书旅游人生两大乐趣,此言差矣,读书可是个苦差事,我现在只读一本书,旅游书。
玩物丧志,搜藏邮票不能养家糊口,眼珠子都指望不上就别指望眼眶子,趁着年轻先要安身立命。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眼前一条掏粪路,山长水阔知何处,必须烧琴煮鹤,当机立断。自从进入房地产行业后,邮票就交给另一半负责,没过两年她也辞去工作助我一臂之力做起职业地主,然后将所有的邮票装册拍照封存在银行的保险箱里,从此暗无天日。
至于将来何去何从,不知道,下一代不稀罕。就像我父亲留下的珍贵邮册,家里其他人并不感兴趣,我又不要父母亲的财产。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很可能酒肉都给准备好了,人家却去当了和尚。
介绍部分藏品
清朝首次发行大龙票一套三枚和早期邮票
建国初期改值邮票第二套,单枚新不容易见到,联张信销更少见
梅兰芳全套
老纪特中的精品黄山一套
注意带边和厂铭的六张编号票,有边比没有贵出很多
庚申猴四方联带边及荷花小型张
庚申猴之后,1981年发行辛酉鸡年邮票同时发行了第一本生肖小本票,只要是第一就比后面发行的有价值,偶然的机会购得多本。
红楼梦小型张
中美小版张,中美建交后在美国邮展发行两万多套
编号票之后第一套T开始邮票体操,下面是荷花一套,右边纸条是购买这套票的价钱和备注,左边越上越好,右边越下越好。 MINT=全新,NH=背面胶重未碰过,VF=very fine上面的数字是 Scott 目录上的序号,每一张邮票都会记录在上。加州天气干燥,有利于邮票保存,所购得的邮票品相极佳。
工艺美术一套及小型张
山茶花加字,关键在加字,国外发行,数量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有一张 毛主席去安源,可惜猴票一直买不起。
学习了
不知值钱否?
1.
2,
3,
4,
5.
可以晒晒,让我开开眼吗
1,
今天我和我家老大说这些以后留给你吧,他说他不要,还是留给老二吧
主要是是毛主席的头像啊
四川北路有文人街, 他们也收。
但是, 他们收购价奇低
好像是91年到95年, 好像。
我还要N多台湾的。
是不是可以剪下来给我?然后浸在水里泡着,然后把邮票清洁干净放到玻璃板上晾干收藏起来。我也有一些盖销票。
不值钱。
集邮本也不见了,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不过记得当年买过一个(红)庚申猴的四方联,Wow,赶紧去翻箱子去。
上次去邮票市场,一小合子(含邮票袋子),给我打包价2500 人民币。
我就懒得卖了,又带回美国了
业余的业余。只是收一些见到的,从不刻意去买旧的邮票来收藏。
82年以前的邮票在。说不定真有一两张LOL
小时候跟邻居哥哥姐姐换邮票,把我1984鼠票给破了,特可惜。属于被大孩儿给坑了
感觉股票和私营经济的发展都遏制了集邮市场
凑热闹晒下我的收藏,49年后的中国邮票基本全了,但差好几张小型张
红楼梦(包括小型张),体操,工艺品,茶花我都有。猴票有一张信销票,品相不佳……
小时候不懂,边都裁了……
还有当时买的彩页邮票目录,10几块已经比不少大部头名著贵了
我的一个老师买了一版猴票压在写字台玻璃板下,结果被她几年寄信用光了。。。
写于去年,删掉了,有朋友要求,暂时贴几星期
先声明,绝对是业余水平,只知道一点皮毛,而且封存了快二十年,早就跟不上形势。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班门弄斧,希望别让专业玩家看到而贻笑大方。
集邮是一门学问,美国这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年发行的几大厚本邮票目录Scott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非常权威实用。每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精通所有国家的邮票,我只是对新中国邮票略知一二,也就是1949年以后,不包括近20年,之后全民皆邮,国家顺水推舟,开足马力大量发行,非常疯狂,就像是花花绿绿的画片上印数字,数字还越来越大,两个字,抢钱!
新中国邮票很容易入门上手,只需要一本图文并茂的邮票目录而已。虽然我是业余,也强过邮盲,为了后面叙述方便,先简单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术语。
1,老纪特,1949年到文革前发行的纪念和特种邮票。
2,文票,文革期间发行的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是其中的一枚非常珍贵邮票,发行后不久被指出台湾省是一个白点而紧急收回销毁,只有新疆等地极少量流出,前几年国内拍卖会上最高卖到730万人民币。
3,号票,文革后期编号票。
4,勾剃票,J和T开头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从此邮票发行步入正轨。
5,普票,普通邮票,发行量巨大,但消耗量也巨大,特别是建国初期发行的成套票里的高面值一两张,存世量非常少,主要用来邮寄包裹,以普5全套最难搞。这套票的票面价值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薪水,没几个人舍得花这么大的血本去收藏,而且其貌不扬,没有观赏性。
6,小型张,不但票面数额大,邮票本身尺寸也大,观赏收藏价值更大,而发行量小,实际使用量也小。其中最著名的是梅兰芳小型张,面值三元,发行两万枚,经过文革的洗礼和摧残,存世不多,尤其显得格外珍贵,目前市值15万人民币。
7,其他,诸如小本票,改字票,加字票,珍稀票等,其中一枚蓝军邮值60万人民币,我还没有见过此票的尊容。
8,74/82,这个阶段发行了大量,各种题材邮票,邮票设计师阵容强大,印刷精美,而印刷数量并不多,被称为短腿票。从小爱科学小型张,中美小版张,黄永玉的庚申猴就是在这阶段横空出世。改革开放刚处于开始阶段,黎民百姓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集邮人数少。
我从上中学起开始集邮,到出国留学的时候已经有了点规模,那个时代没想过邮票还能发财,纯属个人爱好。出国前把所有的邮票全交给了我老爹,我父亲挺有学问,平时我们俩聊的来,为了让他有点事情做,别整天惦记我,弄点邮票玩玩,消磨时间。我这个人有点玩世不恭,但也拿的起放的下,全套"史记","通鉴","先秦诸子",全都弃之如。。。还是有点心痛。父亲来我家里(家境不算差,大四时父母买房搬走,旧房留给了我)挑了几本"东京梦华录","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等笔记小说,其他都让我弟弟妹妹处理了,包括几十本西方小说名著。
都说子承父业,集邮这件事情是父承子业,而且发扬光大。年初父亲过世,我回国奔丧并清点遗物,几大厚本邮册,除了个别珍稀邮票,都让他搞齐了,包括梅兰芳小型张,有齿,无齿和大牡丹,也包括我从美国给他弄到的文1,文10连张,中美小版张等比较珍贵的邮票,都静静的躺在那里,见物思人,物在人休。马有垂僵之报,狗有湿草之情,方寸世界述说着我们父子俩的人生故事。
赤手空拳来美国打天下,先要解决生存问题,所有的兴趣爱好全都暂时告别了。略微安顿下来后,开始重操旧业,另一个因素是老父逼的紧,三天两头写长信来交流心得,并索要珍贵邮票。我是两手空空,重新打鼓另开张,从零开始,破镜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逛邮市邮展是基本功课,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但范围窄,弄不到好东西。于是另辟途径,翻电话本,找南加州这里的集邮协会。经常是下班后胡乱吃几口饭,然后就去各家集邮协会,这些民间组织定期有活动,相互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中搜刮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一个仲夏闷热之夜,耐着性子在一个俱乐部消磨了一晚上,醉翁之意不在什么狗屁活动,在乎猎物也。这群人里有个八十多岁老美集邮家,手里有不少中国邮票,让我盯上了。散场后跟他回家,先要套套瓷,沟通一下感情。老先生有一间房全是邮票,集邮一辈子,后代不喜欢他的玩意,所以他愿意出手。
老先生有一大本中国邮票,我大致浏览一下,暗自叫苦,仅仅几张我喜欢熟悉的就在千刀以上,而身上只带了几百,当时的心情就像是卖水的见到了河,那可都是钱啊。老先生挺豪爽,你要是喜欢,三百块整本拿去!我自然不敢喜行于色,要不动声色,先装装 孙子,然后再恭敬不如从命。这本邮册第一页第一行,赫然三张我国第一套清朝大龙票,不久前在邮展看到三百块钱一套没舍得买。其他票的价值也起码有几个三百块,拿到今天就不好说了,值一万是少说的。
这种好事可遇不可求,十次也不见得碰到一次,经常是瞎耽误功夫,贼吃饭的时候少,多数是挨打。但好事情往往是努力加运气,首先是要努力,人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要在周边的树上吊几次试试。我们一家人出去旅行,刚来美国没有绿卡,只能开车在美国转腰子,随身带着邮票目录撞撞运气。去黄石公园路过盐湖城,去大峡谷路过旗杆市,去旧金山专走101公路绕一下carmel,去红木公园探访eureka,搂草打兔子,稍带着,放羊捡羊粪,两不耽误。什么犄角旮旯,五脊六瘦,有枣没枣都打一杆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两百美金的文一,文十连张就打到了,只发行两万多套的中美小版张八十块也撞到了,遇到山茶花加字小型张一次吃下几张。也曾经见到过"片红"联张,单张都是稀罕物,我问多少钱肯卖,那厮说两万美金别想。别想就对了,现在可以在美国换一套豪宅。我当时是吊起锅来当钟打,穷的叮当乱响,只能是过过眼瘾罢了。
前面说过,出国留学后所有邮票都被老爹笑纳,包括十来张庚申猴。我喜欢庚申猴,发行的时候搞的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上学都没心思,整天泡在东华门中国邮票总公司门口,和一帮街头混混,邮票贩子在一起。当时手里有一块钱零用钱买了十张,并一张首日封。小心翼翼地做成两个四方联,拿出一张做实寄封,寄给南京的二舅,让他再给我寄回来。
来美国后,啥都没有了,老婆说,你不是还是病嘛!啥病?集邮的病!于是像疯狗一样找庚申猴,八分钱人民币我要花十美金才能搞到,那也要买,就像有人喜欢臭豆腐,好这一口。几年前回国时卖掉过两张,共人民币22000,够两星期吃吃喝喝的。大汽车压罗过,死了也直了。
这里说说所谓的"筋"票,一般指一套邮票里高面值,发行量最少的一枚票。庚申猴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票里面的第一枚,生肖票里绝对的筋票,名家设计,印刷精美,金粉装饰,造假困难。这枚票发行量虽然有几百万,但当时没有多少人集邮,大多数被信销掉了。现在全中国注册的集邮协会会员超过两百万,爱好者超过一千万。不管你手里有多少好邮票,如果没有一枚庚申猴,你都不好意思说集邮,单这一枚庚申猴让千千万万的集邮爱好者为之疯狂。现在的市值是人民币13000,四方联超过7万人民币,有一全版可以在五环外买套房子了。
我喜欢读红楼梦,从初中的时候就读,说读过一百遍也许没人信,我喜欢启功注解的版本,快让我翻烂了。爱屋及乌,金陵十二钗这套票和小型张搜刮了十来套可以有图为证。来美国后我在集邮这件事情上和集邮爱好者有所不同,我不再"集邮",而是集钱,只专注值钱的票和"筋票",宁敲金钟一下,不打瓦钵三千。那些乱七八糟的普通邮票以及近些年来大量发行的图片,用我老爹的话说叫"粪草票",我懒的去理。
邮票和房地产有相似之处,都具有使用价值,也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土地),这就注定其价值可以抵抗通货膨胀。邮票还不容易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存世量只能是越来越少。我喜欢有型的东西,看的见摸的着,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心里踏实,肉烂也是烂在自己的锅里。如果说在房地产上赚钱是大概率事件,股票市场上赚钱则是小概率事件,而玩邮票赚钱更是微概率事件。我指的赚钱是真正意义上的赚钱,股市里的长期持有,跑赢指股不算,一张邮票赚个千八百的更别提。我追求三个自由,赚钱只是实现这三个自由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炒股能实现三个自由的不是没有,凤毛麟角,而通过玩邮票能做到的则闻所未闻。手里只要有几个破房子收租就不难做到财务自由,以及没有老板管束的人身自由和时间自由。我在股市里也扑腾了二十年,主要原因是税务上的考量,有两个IRA 户头和一个普通账户。到今天,几个户头上的价值还不够我一个出租房,手里邮票的价值更是不够一个厕所。指望这两个票能吃香喝辣,周游世界就别想了,一家人喝西北风到有可能。都说读书旅游人生两大乐趣,此言差矣,读书可是个苦差事,我现在只读一本书,旅游书。
玩物丧志,搜藏邮票不能养家糊口,眼珠子都指望不上就别指望眼眶子,趁着年轻先要安身立命。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眼前一条掏粪路,山长水阔知何处,必须烧琴煮鹤,当机立断。自从进入房地产行业后,邮票就交给另一半负责,没过两年她也辞去工作助我一臂之力做起职业地主,然后将所有的邮票装册拍照封存在银行的保险箱里,从此暗无天日。
至于将来何去何从,不知道,下一代不稀罕。就像我父亲留下的珍贵邮册,家里其他人并不感兴趣,我又不要父母亲的财产。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很可能酒肉都给准备好了,人家却去当了和尚。
介绍部分藏品
清朝首次发行大龙票一套三枚和早期邮票
建国初期改值邮票第二套,单枚新不容易见到,联张信销更少见
梅兰芳全套
老纪特中的精品黄山一套
注意带边和厂铭的六张编号票,有边比没有贵出很多
庚申猴四方联带边及荷花小型张
庚申猴之后,1981年发行辛酉鸡年邮票同时发行了第一本生肖小本票,只要是第一就比后面发行的有价值,偶然的机会购得多本。
红楼梦小型张
中美小版张,中美建交后在美国邮展发行两万多套
编号票之后第一套T开始邮票体操,下面是荷花一套,右边纸条是购买这套票的价钱和备注,左边越上越好,右边越下越好。 MINT=全新,NH=背面胶重未碰过,VF=very fine上面的数字是 Scott 目录上的序号,每一张邮票都会记录在上。加州天气干燥,有利于邮票保存,所购得的邮票品相极佳。
工艺美术一套及小型张
山茶花加字,关键在加字,国外发行,数量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老地主说股票 房地产杂谈新十篇 十,戒急用忍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房地产杂谈新十篇 九,宁为鸡口 房地产杂谈外一篇之二
我有一张 毛主席去安源,可惜猴票一直买不起。
学习了
不知值钱否?
1.
2,
3,
4,
5.
可以晒晒,让我开开眼吗
1,
2,
3,
4,
今天我和我家老大说这些以后留给你吧,他说他不要,还是留给老二吧
主要是是毛主席的头像啊
四川北路有文人街, 他们也收。
但是, 他们收购价奇低
好像是91年到95年, 好像。
我还要N多台湾的。
是不是可以剪下来给我?然后浸在水里泡着,然后把邮票清洁干净放到玻璃板上晾干收藏起来。我也有一些盖销票。
不值钱。
集邮本也不见了,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不过记得当年买过一个(红)庚申猴的四方联,Wow,赶紧去翻箱子去。
上次去邮票市场,一小合子(含邮票袋子),给我打包价2500 人民币。
我就懒得卖了,又带回美国了
业余的业余。只是收一些见到的,从不刻意去买旧的邮票来收藏。
82年以前的邮票在。说不定真有一两张LOL
小时候跟邻居哥哥姐姐换邮票,把我1984鼠票给破了,特可惜。属于被大孩儿给坑了
感觉股票和私营经济的发展都遏制了集邮市场
凑热闹晒下我的收藏,49年后的中国邮票基本全了,但差好几张小型张
红楼梦(包括小型张),体操,工艺品,茶花我都有。猴票有一张信销票,品相不佳……
小时候不懂,边都裁了……
还有当时买的彩页邮票目录,10几块已经比不少大部头名著贵了
我的一个老师买了一版猴票压在写字台玻璃板下,结果被她几年寄信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