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四野横扫国民党军的惊天秘密

J
JustWorld
楼主 (文学峸)

林彪四野横扫国民党军的惊天秘密

苏共借二战胜利之际,在东北亚扶植两个傀儡政权,中共和北韩。之后指挥两个傀儡政权发动韩战。美苏两国解密文档显示韩战中共军人死亡近百万。

毛是苏共指定的头。二战后中共在苏共直接指挥策划下,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召集大约80万人,发动内战,辽沈战役结束四野兵力达150万。使用苏共提供的各种武器,包括T34坦克,所向披靡,国民党毫无招架之力。

真实情况是,国共内战是苏联人策划指挥实施的一场侵略战争。

不让中国人知道哈尔滨名字由来,及内战和韩战的真实信息。

双城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信息一直秘而不宣,直到 2006年10月1日建成四野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所以,中共关于成立到打败国民党的报道基本都是夸张虚构的。

现代哈尔滨的名字来自俄语 Харбин 哈拉宾尼, Харбина 哈拉宾娜,Харбинскаго 哈拉滨斯嘎娃,这些俄语都是一个意思 ,用在不同的情况,写法不同。翻开哈尔滨开埠时期的俄文版1901---1906--1910年地图,明显注明早期哈尔滨叫 Сунгар 松花江市,俄语发音;松格里。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同时改 Сунгар松花江市为  Харбин 哈拉宾尼市,即目前的哈尔滨市。

哈尔滨的名字最早见于远郊的老香坊火车站,当时被称为老哈尔滨 Стар Харбина(俄语缩写,斯达列 哈拉宾娜),香坊是当时的一个末等铁路小站,现在依旧是,可见100多年前的俄文版地图。如今哈尔滨的名字就是从这个末等小站的名字发展而来的,第二步是发展到到南岗区叫哈尔滨区(均有俄文历史地图为证)最后发展到全市通用哈尔滨的名字。

新林院
JustWorld 写道【现代哈尔滨的名字来自俄语 Харбин】
新林院
字典说哈尔滨是满语,意思是“晒鱼网”。https://en.wiktionary.org/wiki/Harbin
新林院
请给说“哈尔滨”是俄语的链接。
新林院
Harbin Etymology From Manchu (literally “drying fishnets”)
不允许的笔名
老人说,当年红胡子来了,一看怎么都是高丽? 原来都是关东军的高丽部队。

这些高丽把蒋介石消灭了,就被调到朝鲜如法炮制地南侵。

就一个问题,就算毛泽东不稀罕手下最能打的现代化部队,全数秘密转给邻国,这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怪事了。

原因太明显了,毛泽东不是这些军队的主人,所以才能轻松转换国籍。

这些关东军是苏联的战俘,谁是主人秃脑袋上的虱子。

 

新林院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area was a fishing village.
不允许的笔名
俄国人说哈尔滨是满语,历史上不用哈尔滨这个名字的时期,是满洲国。
新林院
满洲国期间,哈尔滨叫什么?
h
hkzs
这说明,哈尔滨是俄罗斯建立的城市,和塞瓦斯托波尔一样,所以普大大有权发动对华特别军事行动收复这些俄罗斯领土。
h
hkzs
在俄罗斯统治下,哈尔滨留下了许多美轮美奂的建筑。号称东方的彼得堡,比中共统治强多了。
不允许的笔名
叫滨江市
5
547788
小本子做梦都想着中俄互掐,渔翁得利呢。再过100年这事儿都不可能了
不允许的笔名
俄罗斯难民,谈不上统治。相比之下中原难民,逃台逃港难民确实无什么建树。
吃素的狼
呵呵,国军败于东北,更大的原因还是老蒋用人有私心,误判形势。至于哈尔滨,50年前就发现,哈尔滨人不管

哈尔滨叫哈尔滨,都叫哈拉宾,当初还以为东北银大舌头,发不出“尔”字音呢。

不过,那时节,从东北一路南下到上海,沿途确实是,哈尔滨看俄式建筑,沈阳长春看日式建筑,青岛济南看德式建筑,上海看英美欧式建筑。虽然嘴皮子上不认账,毕竟天天满耳朵灌满洗脑式“教育”,但是心底里还是琢磨:为啥子中国大城市都是歪果仁建筑的涅?

 

吃素的狼
孙立人四平一战,击败林彪并一直打到松花江边,当时的四野败兵遍野,四散逃命。哈尔滨共军机关惶惶不可终日。

就连“东北老航校”的记忆里,也是逃了又逃,逃到密山,准备过境逃去苏联。

这在后来的资料记录里,比比皆是。

如果老蒋放手让孙立人建功立业,给予足够支持,林彪只有过江逃到苏联,后来的四野入关,就是天方夜谭。

无奈老蒋如同今日中共皇上,宁用奴才不用人才,终于输掉大陆,逃往台湾。

t
thrawn
文中说哈尔滨是俄罗斯翻译满语的“渡口”而来的。“哈奥滨是阿城市(即阿勒楚喀城)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