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贴 (14) 景深和背景虚化控制

r
r41866
楼主 (文学峸)

景深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光圈,拍摄距离,焦距,和胶卷或者传感器尺寸。

1. 光圈。当上面其他因素固定时,光圈越大,F number越小,景深越小。

2. 拍摄距离。当上面其他因素固定时,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3. 焦距。当上面其他因素固定时,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4. 胶卷或者传感器尺寸。当上面其他因素固定时,胶卷或者传感器尺寸越大,景深越小。用大幅胶片相机拍摄的摄影师经常会用到32的小光圈,就是因为胶片尺寸太大,使景深变得极小,只能通过缩小光圈来补偿,让景深从而变大。

景深公式在以下连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pth_of_field


其中circle of confusion和胶卷或者传感器尺寸成正比,所以胶卷或者传感器尺寸通过影响circle of confusion而影响景深。

有的初学者拿着一个有着2.8“大光圈”镜头的傻瓜相机,以为自己能拍出虚化背景的照片,殊不知,那种小画幅的傻瓜机的传感器极小,焦距也极小,所以景深不可能小的。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你用同一个相机,用不同焦距,相同光圈,不同距离,对同一个对象拍摄并取得相同取景时,景深是基本相同的。

但是,相同景深并不能保证相同的背景虚化效果。较长焦距的镜头由于较小的视角,即使在景深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得到较强的背景虚化效果。

我的经验是相同焦距(物理焦距,不是等效焦距)光圈比的镜头,虚化效果类似,这比例越大,背景虚化效果越好。除了微距摄影,焦距和光圈的比例要在35以上才能得到足够的背景虚化效果。虽然我建议初学者买18-55/3.5-5.6的套装低挡镜头,因为焦距和光圈的原因,要靠这个镜头取得背景虚化是不现实的。如果你实在喜欢拍背景虚化的人像而你用残幅的数码相机,我建议你另外买一个50毫米/1.4的镜头。

大光圈的镜头在景深小的情况下对焦精确非常重要,因为你稍不注意,你拍摄对象就跑到景深外面去了。很多单反有自动对焦精度问题,尤其是在使用大光圈的情况下。高档相机有对焦校准系统,可以微调自动对焦精度。我建议对新买的相机立即进行自动对焦精度测试。如果精度不够(俗称跑焦),应该送到厂商的维修站进行校准,而不是把相机退回去,因为替换的相机可能也跑焦。

下图是尼康D200相机加尼康AF180/2.8D镜头的背景虚化效果。光圈大概3.3。

无名-1963
请问

一个镜头以用同样的光圈、同样的距离(不是等效、而是镜头刻度)在全幅和半幅相机上,景深难道不一样?

e
eth
中幅相机的标准镜是80mm,135是50mm

中幅的50mm其实是个广角镜。中幅的广角50mm安装到135,这个和135的50mm标准镜比较,景深是差不多的。

 

无名-1963
2.8“大光圈”镜头的傻瓜相机,其实际焦距很短(因传感器很小),所以镜头上的光圈、距离以及景深刻度

在任何尺寸的传感器上仍是有效的。

无名-1963
你说的是有效焦距,不是物理焦距。
无名-1963
实际焦距——物理焦距
无名-1963
50毫米镜头上的景深刻度在中福相机上仍有效!
e
eth
中幅的广角50mm安装到135,这个和135的50mm标准镜比较,景深是差不多的。

120 50mm vs 135 50mm,DF是一样的。

135 50mm不可以安装到120的,flange distance的问题。

位酷哥
景深完全一样。半幅机只是挖了中间的一块。以前讨论过,去考古我以前的贴
e
eth
135镜头没法装到120相机

镜头设计是按照接口的flange distance来的。flange distance每一个不一样。

位酷哥
镜头法兰距只要大于/等于机身,就能装。跟120,135毫无关系
位酷哥
2者差很多。
r
r41866
很好的讨论. 我发现我的贴子有错,明天改正

对你的问题,实际上越小的传感器景深越小,所以镜头上的景深刻度换了传感器尺寸就失效了.

但是问题没有到此为止,我在贴子里会增加内容.

 

r
r41866
这个不正确,明天我原贴里解释
r
r41866
这个不对

你只能用同样分辨率的传感器来比较, 所以你不能说小幅的图像就是大幅切一小块.

r
r41866
今晚睡不好,所以就把原帖改了。希望这次没有错误。

想不到这还是一个比较烧脑的话题

e
eth
说的没错,请问如何将40几毫米的135镜头装到60毫米以上的120机身上

    1.    Mamiya 645: 63.3mm
    2.    Hasselblad 6x6 (V System): 74.9mm
    3.    Canon EF (EOS): 44mm
    4.    Nikon F: 46.5mm

r
r41866
你们讨论的根本是基于不同假设的问题

其实没有交集,是不同的问题,根本不值得讨论。

位酷哥是假设有那么一个镜头成像范围可以覆盖中幅,而且有人可以定做适配器接上不同相机。

你的假设是拿现成的镜头,即使成像范围只有35毫米胶卷,如何买现成的适配器接上120相机使用。

r
r41866
这玩意儿很tricky, 一不注意就写错了。改了好几遍!

我的分析假设不同曝光介质像素数目一样已经大大简化了判断。实际上分析没有那么简单。大幅胶片相机像素比起一般数码相机数目多很多,而且照片都是要放巨大尺寸的。这样大幅胶片的circle of confusion尺寸会变小,导致大幅胶片相机的景深进一步变小。不过我们这里估计没有玩大幅胶片相机的,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搞那么精确烧大家的脑子了。

位酷哥
接下来找adapter了。淘宝,eBay试试. 哈苏比较容易,玛米亚较难。真有喜欢的镜头,淘宝还可定制。再不行弄个3D扫
位酷哥
弄个3D扫描,我替你用黑尼龙打印1个。
位酷哥
不一定要全幅盖(也不可能),就像用残幅镜头在全副相机上。论坛的价值,对读者是理解问题。
位酷哥
景深跟传感器无关。就是用胶卷或者1张白纸,结论也是同样的
位酷哥
景深跟胶卷或者传感器尺寸没有直接关系,后者跟镜头设计有关。
位酷哥
这个直解
r
r41866
但是有间接关系,影响到了circle of confusion

而circle of confusion直接影响了景深。

我们还是打住吧!否则,there will be more confusion.

位酷哥
看来你又得改了?呵呵
移花接木
还是因为显示器分辨率低吧,4k显示器也不过8M,截幅传感器以短焦距获得全幅长焦同等大小影像不过是显示器上错觉
移花接木
视角与景深区别是实实在在
r
r41866
为什么要改?没错啊
位酷哥
看来景深与作者有关。
酒仙桥2
分析透彻,R老师偏于文字,我两年前做过一个十几分钟视频,有很多对比图片,给您补偿点素材

 

风城疯语
不对
移花接木
这个好,拍了照片直接就自带vignette,不用后期了
酒仙桥2
景深定义是按8X10照片明视距离25cm处弥散圈直径小于0.25毫米(135系统0.03毫米)为清晰,应该和显示器无关

但现代人拿着高像素相机拍得了的照片,屏幕上放到100%来看细节,不管什么弥散圈了。所以本来用超焦距拍摄的风景照,也非得要用景深合成来完成了,景深应该重新定义了?

r
r41866
我的帖子已经够烧脑了,你还要再加一把火? :)
酒仙桥2
要烧就烧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