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红色B2是不是有垂尾还不清楚。兵器杂志以前“蒙对”过J20,但是它的J20想象图和半年后公布出来的J20有很大区别,很可能是从J10得到的灵感,而不是真的见过J20。垂尾不利隐身说法未必正确,F22、F35都有垂尾。J20的鸭翼也一直被网友诟病不利隐身,但是空军接受J20而不是FC31,至少说明鸭翼对隐身的影响没有到不能接受的地步。J10和J20都是fly by wire的,不存在中国没掌握“全电脑姿态和机动平衡技术”(这句话不太像是业内术语)。飞翼结构的飞机,纵向很短,就算真的有垂尾,估计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力矩控制航向和保持纵向稳定,如果没有“全电脑姿态和机动平衡技术”的话,是不可能安全操纵飞机飞行。
这是我的好友的一点点评,供各位参考。
与B-2对比,(1)有垂尾,不利隐身,说明没有掌握B-2的全电脑姿态和机动平衡技术,(2)后掠翼,与B-52和Tu-95、Tu-16或轰-6一个水平,不如B-2的三角翼翼载轻,便于机动,燃油舱大,航程远。
设计上甚至还不如50年代英国火神
最大败笔是有垂尾
B-2主要升力中心周围处于三角翼,后掠翼较短,结构上更坚固,翼面积大,翼载轻。这货后掠翼较长,结构脆弱,翼载重,动作大点容易折断。
虽然我也不是业内,但因为长期关注,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首先红色B2是不是有垂尾还不清楚。兵器杂志以前“蒙对”过J20,但是它的J20想象图和半年后公布出来的J20有很大区别,很可能是从J10得到的灵感,而不是真的见过J20。垂尾不利隐身说法未必正确,F22、F35都有垂尾。J20的鸭翼也一直被网友诟病不利隐身,但是空军接受J20而不是FC31,至少说明鸭翼对隐身的影响没有到不能接受的地步。J10和J20都是fly by wire的,不存在中国没掌握“全电脑姿态和机动平衡技术”(这句话不太像是业内术语)。飞翼结构的飞机,纵向很短,就算真的有垂尾,估计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力矩控制航向和保持纵向稳定,如果没有“全电脑姿态和机动平衡技术”的话,是不可能安全操纵飞机飞行。
其次,大展弦比后掠翼是现代亚音速飞机的通用翼型,想象图中的红色B2,实际上是菱形的升力体加前后缘平行的后掠翼,其前半部的形状和蒙布覆盖的the Next一至,和其外形相似的是美国的X-47B,B2实际上也是这种形状,不同的是其前缘是直线的正三角形,从机身到机翼没有过渡。轰炸机不要求机动能力,对机体结构的抗过载能力应该和运输机接近,看似脆弱的机翼不会因为“动作大点容易折断”。
高速竖起做方向稳定,巡航时放下和机翼重合成一体的W型翼
襟翼,或水平尾翼的宽度一般小于舰载机双翼折起后的宽度。如一翼双用能实现,飞机停放时,将垂尾放平,可以减小高度。
原理上来说,弹道导弹当然可以打击任何目标包括航母。如果中国的导弹可以,没有理由认为美俄的导弹就不行。反过来也一样。
理论上能行和实战中是否合适,那是另一个问题。这里还涉及费效比以及政治影响力的问题。比如美国有原子弹,当然可以扔到朝鲜去炸共产党,但是扔不扔是另一回事。又比如B70飞得又快又高,比B52强多了,这么厉害的东西就是被下马了。
我导师谆谆教诲我们:你在吹自己厉害的时候要想想美国人为啥不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