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油管上有,从58分开始。在此之前,只是从反共人士陈破空的油管视频上上看到过,当时还半信半疑。
当时22岁的迟浩田任27军79师235团(也就是济南第一团)的3营副教导员。根据已知的信息,79师负责打的是柳潭里的陆战5团或7团(也就是陆战一师的主力)。特务连夜里进攻时肯定是冲在一线的,在对方有红外夜视器材的情况下,后果不堪设想。
陈说的话当然比较难听了。
如果是因为陆战一师是主力,主力优先,那德洞山口的F连240人也会有这种装备,打垮志愿军夜里1-2个团的进攻也就可以理解了。
显然僧格林沁是虚张声势没真打。在当时没有机关枪之类自动火器的时代,三万骑兵发起冲锋是阻挡不住的。
楼上不要做梦,当时倒是美军有能力围歼整个9兵团。后来五次战役时也差点围歼了整个27军。主要是因为美军没有明白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没有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尽忙着去抢铁原了,放跑了27军。
中国官方记载说:
27军被敌隔断,全军断粮3天,但领导有利,寻小路从美军包围圈中全军突出包围圈而返回北方。相反,180师被割断后,领导动摇,下令分散突围导致部队大部损失。
这段是表扬27军的,但从侧面说明了27军当时的状况之凶险,想必老彭后背都发凉了吧。所以共产党方面马上就宣布愿意停火了。
农民打仗,杀人占地。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Officers are gentlemen, not 泥腿子。
就被炸残,根本谈不上啥子“围歼”。
陆战一师是奉命撤退,并非溃逃,而且是成建制撤出战场,OK?
事实上,美军摊上一个卖保险的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和一个专门摆pose吹牛逼的司令官麦可阿瑟,是美军的不幸而是共军的好运。
此战若是李奇微替换麦克阿瑟,东线第十军麾下完整的美军第三师,第七师和成建制撤出的陆战一师,如同第五次战役那样,突然发挥机械化兵团的突击优势,杀个回马枪穿插围歼第九兵团。那么,弹尽援绝,师老兵疲,减员过半,饥寒交迫的半死不活的第九兵团,很难逃脱覆灭的命运,朝鲜战争也许提前就结束了。
军事行动,奉命执行,无论进攻还是撤退,做到了,就是胜利。宋时轮做不到奉命歼灭陆战一师,就是败将,不管找神马借口,都是败将。
不然的话,中共的万里长征,就是溃逃,皮定钧的中原突围,就是溃败。
说话评史,忽悠双重标准,在众人前现眼,很长脸么?
事实上,陆战一师在撤退途中,大队人马沿着两山包夹的唯一道路撤退,两面山脊上派兵平行掩护,遇上小股共军基本上是一扫而光,到后来,小股阻击的共军也不见廖,只剩下少数打黑枪的散兵游勇,无人在意。大概率是残余共军已经不成建制无法组织起来阻击美军。
共军究竟是打光了,还是冻死光了,只有共军自己知道。20军58师和59师,两个师战前各自拥有加强4个团,各自佣兵一万五,打到后来,最终凑到一起,勉强200多兵,象征性滴“追击”一哈,交差了事。当真追上撤退中的陆战一师,只怕人家一个包抄反击,共军的58师和59师,就要历史性地撤编摘牌廖。
共军这段悲惨的战史,一直是讳莫如深,不肯告人滴,因为实在有损共军宣传的高大上形象。
只有上将宋时轮交了检讨书,元帅刘伯承共军指挥院校的内部实评。
事情本来就是到此为止,谁知道,小学文化的政治局大佬们和陈凯歌吴京们,哪根神经搭错,还是为了钱?弄得大家深挖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见了鬼廖。
这是麦克阿瑟和阿尔蒙德在完全不知共军大兵团全面越境参战的前提下做出的战役谋划。
这个战役计划其实相当狠毒,如果共军军力不到位,下场可能很惨。
事实上,42军东部战线阻击美军包抄,几乎打残。
东京的联军总司令部在不知道第九兵团已经接替共军42军完成对陆战一师的分割包围情况下,仍旧执行预定作战计划,命令陆战一师继续完成勾拳围歼作战,造成陆战一师市长O. P. Smith将军在面对数倍敌人的分割包围下,无法抗命后撤,激战3天后,东京方才明白战场态势,做出陆战一师后撤的决定。
而且,军长阿尔蒙德忽左忽右,刚才命令急速进攻,转眼命令急速后撤,扔掉所有辎重和武器。师长史密斯将军不从,坚持把被分割包围的陆战一师集结起来,带上辎重和重武器一起后撤,并且派兵援助被围困的第31团。
第31团毕竟不是美军王牌,木有对共军的作战经验,不是坚守待援而是溃逃,给了共军围歼的机会。
共军围歼美军一个步兵团,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几个月后,坻平里之战,美军23团被数倍于己的四野王牌包围。
但是,美军已经换帅,李奇微严令,死守坻平里不准后撤。最后共军丢下上万具尸体,狼狈撤围。39军军长吴信泉被打哭廖,40军军长温玉成接替指挥,看到漫山遍野共军尸体,电告邓华,打不下去,认栽。
打仗的事儿,还是那句话: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则降,不能降则死。
战能胜,守得住,走得掉,都是胜利。煽情赚眼泪颠倒黑白,是演戏不是打仗。
一支军队,一个国家,靠颠倒黑白打仗,是打不赢滴。
没法子,基因不行,吹牛逼挡不住人家的铁骑,几千年前就筑个万里高墙,打不过当缩头乌龟呗。
你看这世界上,能打的国家和军队,谁去费力不讨好建个长长的碍事的大墙,阻碍自己去攻城掠地呢?
至少,俄罗斯就不干酱紫的千秋功业。
视频油管上有,从58分开始。在此之前,只是从反共人士陈破空的油管视频上上看到过,当时还半信半疑。
当时22岁的迟浩田任27军79师235团(也就是济南第一团)的3营副教导员。根据已知的信息,79师负责打的是柳潭里的陆战5团或7团(也就是陆战一师的主力)。特务连夜里进攻时肯定是冲在一线的,在对方有红外夜视器材的情况下,后果不堪设想。
陈说的话当然比较难听了。
如果是因为陆战一师是主力,主力优先,那德洞山口的F连240人也会有这种装备,打垮志愿军夜里1-2个团的进攻也就可以理解了。
显然僧格林沁是虚张声势没真打。在当时没有机关枪之类自动火器的时代,三万骑兵发起冲锋是阻挡不住的。
楼上不要做梦,当时倒是美军有能力围歼整个9兵团。后来五次战役时也差点围歼了整个27军。主要是因为美军没有明白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没有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尽忙着去抢铁原了,放跑了27军。
中国官方记载说:
27军被敌隔断,全军断粮3天,但领导有利,寻小路从美军包围圈中全军突出包围圈而返回北方。相反,180师被割断后,领导动摇,下令分散突围导致部队大部损失。
这段是表扬27军的,但从侧面说明了27军当时的状况之凶险,想必老彭后背都发凉了吧。所以共产党方面马上就宣布愿意停火了。
农民打仗,杀人占地。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Officers are gentlemen, not 泥腿子。
就被炸残,根本谈不上啥子“围歼”。
陆战一师是奉命撤退,并非溃逃,而且是成建制撤出战场,OK?
事实上,美军摊上一个卖保险的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和一个专门摆pose吹牛逼的司令官麦可阿瑟,是美军的不幸而是共军的好运。
此战若是李奇微替换麦克阿瑟,东线第十军麾下完整的美军第三师,第七师和成建制撤出的陆战一师,如同第五次战役那样,突然发挥机械化兵团的突击优势,杀个回马枪穿插围歼第九兵团。那么,弹尽援绝,师老兵疲,减员过半,饥寒交迫的半死不活的第九兵团,很难逃脱覆灭的命运,朝鲜战争也许提前就结束了。
军事行动,奉命执行,无论进攻还是撤退,做到了,就是胜利。宋时轮做不到奉命歼灭陆战一师,就是败将,不管找神马借口,都是败将。
不然的话,中共的万里长征,就是溃逃,皮定钧的中原突围,就是溃败。
说话评史,忽悠双重标准,在众人前现眼,很长脸么?
事实上,陆战一师在撤退途中,大队人马沿着两山包夹的唯一道路撤退,两面山脊上派兵平行掩护,遇上小股共军基本上是一扫而光,到后来,小股阻击的共军也不见廖,只剩下少数打黑枪的散兵游勇,无人在意。大概率是残余共军已经不成建制无法组织起来阻击美军。
共军究竟是打光了,还是冻死光了,只有共军自己知道。20军58师和59师,两个师战前各自拥有加强4个团,各自佣兵一万五,打到后来,最终凑到一起,勉强200多兵,象征性滴“追击”一哈,交差了事。当真追上撤退中的陆战一师,只怕人家一个包抄反击,共军的58师和59师,就要历史性地撤编摘牌廖。
共军这段悲惨的战史,一直是讳莫如深,不肯告人滴,因为实在有损共军宣传的高大上形象。
只有上将宋时轮交了检讨书,元帅刘伯承共军指挥院校的内部实评。
事情本来就是到此为止,谁知道,小学文化的政治局大佬们和陈凯歌吴京们,哪根神经搭错,还是为了钱?弄得大家深挖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见了鬼廖。
这是麦克阿瑟和阿尔蒙德在完全不知共军大兵团全面越境参战的前提下做出的战役谋划。
这个战役计划其实相当狠毒,如果共军军力不到位,下场可能很惨。
事实上,42军东部战线阻击美军包抄,几乎打残。
东京的联军总司令部在不知道第九兵团已经接替共军42军完成对陆战一师的分割包围情况下,仍旧执行预定作战计划,命令陆战一师继续完成勾拳围歼作战,造成陆战一师市长O. P. Smith将军在面对数倍敌人的分割包围下,无法抗命后撤,激战3天后,东京方才明白战场态势,做出陆战一师后撤的决定。
而且,军长阿尔蒙德忽左忽右,刚才命令急速进攻,转眼命令急速后撤,扔掉所有辎重和武器。师长史密斯将军不从,坚持把被分割包围的陆战一师集结起来,带上辎重和重武器一起后撤,并且派兵援助被围困的第31团。
第31团毕竟不是美军王牌,木有对共军的作战经验,不是坚守待援而是溃逃,给了共军围歼的机会。
共军围歼美军一个步兵团,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几个月后,坻平里之战,美军23团被数倍于己的四野王牌包围。
但是,美军已经换帅,李奇微严令,死守坻平里不准后撤。最后共军丢下上万具尸体,狼狈撤围。39军军长吴信泉被打哭廖,40军军长温玉成接替指挥,看到漫山遍野共军尸体,电告邓华,打不下去,认栽。
打仗的事儿,还是那句话: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则降,不能降则死。
战能胜,守得住,走得掉,都是胜利。煽情赚眼泪颠倒黑白,是演戏不是打仗。
一支军队,一个国家,靠颠倒黑白打仗,是打不赢滴。
没法子,基因不行,吹牛逼挡不住人家的铁骑,几千年前就筑个万里高墙,打不过当缩头乌龟呗。
你看这世界上,能打的国家和军队,谁去费力不讨好建个长长的碍事的大墙,阻碍自己去攻城掠地呢?
至少,俄罗斯就不干酱紫的千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