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了很多当年参战的官兵,
比如谈到说牺牲的,很多受伤后如果马上救下来都不会死,但救不下来,零下二三十度,就冻死了。
第4集中,21:25左右,原20军59师政治部主任徐放(时年95岁)讲的故事:长津湖战役时,徐放36岁,他弟弟徐文华26岁,在师后勤,在路上帮部队收集粮食和给养,夜里就睡在公路边,结果第二天被美军飞机轰炸负了轻伤,徐放看到他伤得不重且被送到医院的山洞里,想着没事就跟着部队追击去了。等战事稍缓,过两天让通讯员拿着缴获的罐头去看他弟弟,结果已冻死了。老英雄的原话:“这个也没办法,冻死的也不是他一个人”。但这让徐放的父母无法释怀,埋怨了徐放好多年,因为这个做哥哥的还是个干部,都没有照顾好弟弟。
20军全军4个战斗英雄,杨根思,周文江,陈宝福和毛兴德,参加了1950年9月在北京的第一届全国英雄模范代表大会,杨和周一个房间。长津湖战役时,除了周文江,其余3人都壮烈牺牲。周当年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已86岁。
美军战场弹尽粮绝后被俘不要紧也不丢脸,关键是命更重要
属于怪罪客观原因的宣传手法。
装备好又不是交战时才晓得,天气严酷也不是战斗打响开才知道。所有因素本就是战场游戏规则的部分, 谁让你事先不考虑到呢。
另外强烈怀疑老兵的回忆受到引导。有连贯叙述被剪断编辑的地方,且老兵陈述内容狭窄,不像自由叙述该有的广泛。
不管什么军队,投降都一样,都要向对方表示臣服。
9兵团真正的损失,应该远远不止老共公布的5万出头(33%左右,按9兵团15万人算)。保守点算,在33%和75%之间折中,也应该7.5万-8万这个区间。
的描述,还是能看到很多事实的。当时国内还没有宣传长津湖,所以即使有引导啥的,也相对少得多。今天这些老兵基本全不在人世了。
所以有人说,马云投资拍《长津湖》是高级黑。本来好多人不知道长津湖是咋回事,因为电影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事实真相了。
的内容,比如说古土里往师部增援队伍,头目Drysdale公然投降,与美自己的叙述直接矛盾。
这部记录片基本符合历史,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能够在这些当事人还在世时得到第一手采访,内容非常珍贵。
首先,这些老兵现在基本都过世了;其次,按现在的宣传口径,谁还敢说真话?
很正常。
片段有些本身就能说明一些事实,但同时也可以甄别这些片段是否在让你相信播放者想让你相信的信息。采访对象多了,比较容易辨别,只要有这个意识。
就是在现场,看到的也就是局部。
说白了,探讨历史类似盲人摸象,只不过摸象变成相当于阅读观看各种不同渠道的文献和视频资料。如果规定只能在某个角度摸,得出有关象的结论是不可能接近事实的。
视频提到唯美国人有这投降姿势,无非想让国内受众相信美国人怂,潜在的台词那就是国人英勇(至少视频有此嫌疑,而主持如果真要想摆脱该嫌疑得特别声明或用反例对冲表达平衡的观点)。事实上长津战中美国军人的主体真怂吗?如果我在墙内看这个是容易得出肯定的回答。而真实图像恐怕是和志愿军不相上下,一样的视死如归吧。如果被采访者全都没被有意引导,完全自由说话,一定会有话题涉及这方面(不过我没看完)。因为除了武器外美国人打仗如何,是否不怕死,这是中国国民好奇的一个基本问题。据说宋时轮战前动员士兵说美国兵是少爷兵云云。
采访了很多当年参战的官兵,
比如谈到说牺牲的,很多受伤后如果马上救下来都不会死,但救不下来,零下二三十度,就冻死了。
第4集中,21:25左右,原20军59师政治部主任徐放(时年95岁)讲的故事:长津湖战役时,徐放36岁,他弟弟徐文华26岁,在师后勤,在路上帮部队收集粮食和给养,夜里就睡在公路边,结果第二天被美军飞机轰炸负了轻伤,徐放看到他伤得不重且被送到医院的山洞里,想着没事就跟着部队追击去了。等战事稍缓,过两天让通讯员拿着缴获的罐头去看他弟弟,结果已冻死了。老英雄的原话:“这个也没办法,冻死的也不是他一个人”。但这让徐放的父母无法释怀,埋怨了徐放好多年,因为这个做哥哥的还是个干部,都没有照顾好弟弟。
20军全军4个战斗英雄,杨根思,周文江,陈宝福和毛兴德,参加了1950年9月在北京的第一届全国英雄模范代表大会,杨和周一个房间。长津湖战役时,除了周文江,其余3人都壮烈牺牲。周当年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已86岁。
美军战场弹尽粮绝后被俘不要紧也不丢脸,关键是命更重要
属于怪罪客观原因的宣传手法。
装备好又不是交战时才晓得,天气严酷也不是战斗打响开才知道。所有因素本就是战场游戏规则的部分, 谁让你事先不考虑到呢。
另外强烈怀疑老兵的回忆受到引导。有连贯叙述被剪断编辑的地方,且老兵陈述内容狭窄,不像自由叙述该有的广泛。
不管什么军队,投降都一样,都要向对方表示臣服。
9兵团真正的损失,应该远远不止老共公布的5万出头(33%左右,按9兵团15万人算)。保守点算,在33%和75%之间折中,也应该7.5万-8万这个区间。
的描述,还是能看到很多事实的。当时国内还没有宣传长津湖,所以即使有引导啥的,也相对少得多。今天这些老兵基本全不在人世了。
所以有人说,马云投资拍《长津湖》是高级黑。本来好多人不知道长津湖是咋回事,因为电影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事实真相了。
的内容,比如说古土里往师部增援队伍,头目Drysdale公然投降,与美自己的叙述直接矛盾。
这部记录片基本符合历史,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能够在这些当事人还在世时得到第一手采访,内容非常珍贵。
首先,这些老兵现在基本都过世了;其次,按现在的宣传口径,谁还敢说真话?
很正常。
片段有些本身就能说明一些事实,但同时也可以甄别这些片段是否在让你相信播放者想让你相信的信息。采访对象多了,比较容易辨别,只要有这个意识。
就是在现场,看到的也就是局部。
说白了,探讨历史类似盲人摸象,只不过摸象变成相当于阅读观看各种不同渠道的文献和视频资料。如果规定只能在某个角度摸,得出有关象的结论是不可能接近事实的。
视频提到唯美国人有这投降姿势,无非想让国内受众相信美国人怂,潜在的台词那就是国人英勇(至少视频有此嫌疑,而主持如果真要想摆脱该嫌疑得特别声明或用反例对冲表达平衡的观点)。事实上长津战中美国军人的主体真怂吗?如果我在墙内看这个是容易得出肯定的回答。而真实图像恐怕是和志愿军不相上下,一样的视死如归吧。如果被采访者全都没被有意引导,完全自由说话,一定会有话题涉及这方面(不过我没看完)。因为除了武器外美国人打仗如何,是否不怕死,这是中国国民好奇的一个基本问题。据说宋时轮战前动员士兵说美国兵是少爷兵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