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打引号,因为人家没有明确告诉我,我也没有仔细看过人家的税表。我只是看他们的住房和拥有的房产,大概能估算其价值,还有根据人家的公司规模。
我在大城市,美国商业中心,也是移民大本营,发财的机会多,第一代移民就能迅速积累财富。话是这么讲,但身价有千万的真不多。就以来往比较密切的,一年至少聚会一次的的朋友为统计样本,这样的朋友大概有近百位,但其中我知道的“千万富翁”不过5到6位而已。做房地产的只有一位,还是做了开发商才达到现在的“千万”级,但每次见面,难免抱怨个别房客的不仁不义,上法庭是家常便饭。其他几位都是自己开公司做贸易,有做男女服装的,有做门窗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来美超过30年,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再加上看准时机和项目。这可以讲是眼力,也可以认为是运气,都是抓住了机会坚持下来的结果。打工的似乎没有能达到这级别的,哪怕夫妻两人都是搞IT的。似乎也应证“只有自己开公司才能发财”的说法,当然这不全面。
据我观察,移民第一代,资产过千万的比例很小,是数据,但不成为统计样本。不如讨论他们成功的途径,给我们下一代指点方向。人老了,不就是还剩下丰富的人生经历,金不换!
赶上好时候。
时事造英雄,不是相反。
好的副产品。没兴趣整天谈。谈得还是感兴趣得事情。投坛可能注重投资结果,所以谈钱多也可以理解。
Anyway,要搜一下zillow,下午继续去看房
如出生在40年代,比如我的兄长,碰上战争动乱。
我出生在50年代中期,童年不错,文革时太小,没当过红卫兵打老师。文革结束时我还不够“老”,有资格考大学。接下来就是乘风破浪。
你看,到了一郎那个位置,就没朋友啦。天天抱着sink满楼转悠。小扎,家里的保安系统跟地堡一样。爬得越高,身上越冷。哈哈。
要走在群众的前面
你有多少资产,怎么算?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的移民,经商的很多,都是拥有过几百万到几千万的人。但是,能真正到老守得住那份身家的不多。
有一对姐妹,在香港经营珠宝生意,赚到过千万。到赌场赌百家乐,半年不到,输了过千万。
我年轻时的一些朋友,包飞机去赌城吃喝嫖赌,一天就可以输几十万。
我自己有段时间沉迷于赌球,每场下注2-5万。一个球季下来,赢过几百万。最后的结局,输的很惨!
也有好的例子:
一个福建偷渡客,跟一个香港人合作做餐馆用的批发。后来自己出来单干,又遇到福建人做餐馆的崛起,生意是越做越大,应该是有几千万身家。
一个女的,家里是做门窗包工的生意。遇到08-09年的次贷危机,买下了市中心旧区的废弃工厂,把一家家的工厂改建为100-200个单间出租。有胆量捞底,有远见。
说几句老实话- 肯努力,不愁吃穿,赚多赚少都是命。钱再多,但到老的时候,身体不行,头脑不行,那做人也没什么意思。越是贪念重的,喜欢与人攀比钱财、名利,越是无法成事。
炫耀是种心理疾病。你再有钱,也不会进别人的口袋,没人会真正关心,那只是说客的自我良好感觉。
我认识的有一个自住房不到1百万, 就这一个房产, 开的车也很一般, 所有东西都很一般, 而且老哭穷
后来熟了给我看投资账户, 真真切切是千万富翁
当然人家不是第一代移民, 是这里出生的医生, 但第一代移民更节约不是吗?
结论:外面人看不出来
都是一元一股入手的,但谁会留到一百一股?房子二三十万一套时,谁会想到后来涨十倍,只能说发财也是靠命的。
只要不再运行, 套现走路, 那才是真正的上亿资产
千万很多吗?财富是由上帝掌控的,不过交给某些人管理,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勤奋工作然后坦然享用财富,不忘回报社会就好了。
77,78级的平均64-66左右了,有多少人在乎净值的,没人在意的。
当然没问过
这个医生也不是收入特别高的那种医生, 还离婚老婆分走很多
咱们华人在这里兢兢业业工作, 小心花钱, 到退休年龄钱都不是问题
要学会享乐, 保持身体健康才是真, 钱又带不走
之所以打引号,因为人家没有明确告诉我,我也没有仔细看过人家的税表。我只是看他们的住房和拥有的房产,大概能估算其价值,还有根据人家的公司规模。
我在大城市,美国商业中心,也是移民大本营,发财的机会多,第一代移民就能迅速积累财富。话是这么讲,但身价有千万的真不多。就以来往比较密切的,一年至少聚会一次的的朋友为统计样本,这样的朋友大概有近百位,但其中我知道的“千万富翁”不过5到6位而已。做房地产的只有一位,还是做了开发商才达到现在的“千万”级,但每次见面,难免抱怨个别房客的不仁不义,上法庭是家常便饭。其他几位都是自己开公司做贸易,有做男女服装的,有做门窗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来美超过30年,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再加上看准时机和项目。这可以讲是眼力,也可以认为是运气,都是抓住了机会坚持下来的结果。打工的似乎没有能达到这级别的,哪怕夫妻两人都是搞IT的。似乎也应证“只有自己开公司才能发财”的说法,当然这不全面。
据我观察,移民第一代,资产过千万的比例很小,是数据,但不成为统计样本。不如讨论他们成功的途径,给我们下一代指点方向。人老了,不就是还剩下丰富的人生经历,金不换!
赶上好时候。
时事造英雄,不是相反。
好的副产品。没兴趣整天谈。谈得还是感兴趣得事情。投坛可能注重投资结果,所以谈钱多也可以理解。
Anyway,要搜一下zillow,下午继续去看房
如出生在40年代,比如我的兄长,碰上战争动乱。
我出生在50年代中期,童年不错,文革时太小,没当过红卫兵打老师。文革结束时我还不够“老”,有资格考大学。接下来就是乘风破浪。
你看,到了一郎那个位置,就没朋友啦。天天抱着sink满楼转悠。小扎,家里的保安系统跟地堡一样。爬得越高,身上越冷。哈哈。
要走在群众的前面
你有多少资产,怎么算?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的移民,经商的很多,都是拥有过几百万到几千万的人。但是,能真正到老守得住那份身家的不多。
有一对姐妹,在香港经营珠宝生意,赚到过千万。到赌场赌百家乐,半年不到,输了过千万。
我年轻时的一些朋友,包飞机去赌城吃喝嫖赌,一天就可以输几十万。
我自己有段时间沉迷于赌球,每场下注2-5万。一个球季下来,赢过几百万。最后的结局,输的很惨!
也有好的例子:
一个福建偷渡客,跟一个香港人合作做餐馆用的批发。后来自己出来单干,又遇到福建人做餐馆的崛起,生意是越做越大,应该是有几千万身家。
一个女的,家里是做门窗包工的生意。遇到08-09年的次贷危机,买下了市中心旧区的废弃工厂,把一家家的工厂改建为100-200个单间出租。有胆量捞底,有远见。
说几句老实话- 肯努力,不愁吃穿,赚多赚少都是命。钱再多,但到老的时候,身体不行,头脑不行,那做人也没什么意思。越是贪念重的,喜欢与人攀比钱财、名利,越是无法成事。
炫耀是种心理疾病。你再有钱,也不会进别人的口袋,没人会真正关心,那只是说客的自我良好感觉。
我认识的有一个自住房不到1百万, 就这一个房产, 开的车也很一般, 所有东西都很一般, 而且老哭穷
后来熟了给我看投资账户, 真真切切是千万富翁
当然人家不是第一代移民, 是这里出生的医生, 但第一代移民更节约不是吗?
结论:外面人看不出来
都是一元一股入手的,但谁会留到一百一股?房子二三十万一套时,谁会想到后来涨十倍,只能说发财也是靠命的。
只要不再运行, 套现走路, 那才是真正的上亿资产
千万很多吗?财富是由上帝掌控的,不过交给某些人管理,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勤奋工作然后坦然享用财富,不忘回报社会就好了。
77,78级的平均64-66左右了,有多少人在乎净值的,没人在意的。
当然没问过
这个医生也不是收入特别高的那种医生, 还离婚老婆分走很多
咱们华人在这里兢兢业业工作, 小心花钱, 到退休年龄钱都不是问题
要学会享乐, 保持身体健康才是真, 钱又带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