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中之战后,蜀汉的人事安排中,读懂刘关张的真正关系和后刘备政治安排

咲媱
楼主 (文学峸)

公元219年的汉中之战结束后,同年6月,刘备派刘封孟达攻打并且占领上庸,并且封刘封“副军中郎将”就是副统帅。

刘备7月回到成都,称汉中王,并且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让“一军皆惊”,因为大家认为这个汉中太守必须是张飞担任。

关张各守一方,才合常理。

同时关羽发动襄樊之战,10月,活捉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12月,就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有人说,是刘备见死不救,甚至是诸葛亮故意陷害关羽,其实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关羽10月威震华夏,到12月被杀,只有不到60天,刘备得到求救信,马上发兵,都来不及救。古代军队要动员都起码得几个月时间。还要准备粮草,根本来不及。

刘备让魏延当汉中太守,是不是不信任张飞了呢?

也不是。

从刘备任汉中王,对五虎将(其实是四虎将,赵云不够格)的任职安排来看:

刘备在汉中自称大司马、汉中王,以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可以发现,在官职上,是按照关马张黄的顺序安排,张飞在马超之下,但是张飞有假节,马黄都没有。

别小看假节,假节的意思是,可以先斩后奏,代表皇帝行使皇权,也就是说,张飞关羽的命令,就等于是刘备的命令。这是最大的信任。

可是,刘备为什么既然信任张飞,却不让张飞同关羽一样,各自独立主军政一方,做汉中方面的太守配合关羽作战呢?

这是因为,刘备在汉中方面的战略,绕不开一个人,就是马超。

汉中作战,必须配合凉州,而凉州,是马超的老巢,人脉威望充足。

在官职上,马超还在张飞之上,汉制度以左为尊,马超是左将军,张飞是右将军。

这是刘备安抚马超的手段。表示信重。

汉中之战前期,刘备就是让马超张飞联手出征,结果被打得大败,吴兰雷铜等大将被杀。

刘备意识到,这两个位高权重的猛将互相竞争,容易闹矛盾,恐怕难以取胜。

如果让张飞当汉中太守,让官职比他高的马超当下属配合,难说不会再发生当年在徐州,让张飞留守,结果和陶谦的部下曹豹等人闹矛盾,最后让吕布偷袭成功的例子。

让马超当汉中太守,说实在的,不但张飞不会服气,刘备也不放心。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马超张飞都不当,让一个资历比较低的小辈魏延当汉中太守。

作为补偿,也是安抚,刘备让儿子娶了张飞的女儿,并且任命张飞为司隶校尉,就是等于是北京军区司令员兼北京市长。

这个是张飞最大的信任。

因为如果刘备死了,张飞还在,那么张飞就是皇帝的老丈人,是妥妥的皇亲外戚,按照汉朝的制度,掌军的外戚,必定是掌管天下兵马的大将军。就好像后汉的何进一样。

也就是说,刘备的政治安排,其实是张飞接棒。

再回头说到刘封,为什么封他为军队的副统帅副军中郎将,而且让他占领上庸,配合关羽。

其实,这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刘备想培养刘封,作为关张之外的第三股力量,在蜀汉内部实现政治上的稳定三足鼎立。

对关张信任归信任,制度上必须的制衡还是要的。估计这也是诸葛亮的主意。

另一方面,刘封其实是刘备死后,如果关羽张飞还在,制衡骄傲的关羽的手段。

不是说刘备不信任关羽,刘备对关羽非常信任。

但是刘备也会担心,一旦自己死了,没有人能控制得住骄傲的关羽。

从关羽在五虎将排名的时候,对张飞马超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他根本看不起任何人,

如果将来刘备不在了,关羽对蜀汉中央政权的政策不满,想出兵拿下“奸贼”怎么办?

这个时候刘封就堵在入川的两条路之一上。如果关羽从另外一条路入川,刘封是可以从自己的这条路入荆州抄关羽的后路的。

如果是刘备对关羽无条件信任,那么一开始就会把刘封划归关羽指挥,因为刘封的上庸其实是荆州的一部分,而不是封刘封为关羽指挥不了的全军的副统帅独立作战。那样关羽直接就会下军令让刘封出兵援助,刘封不能不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郑成功家族的那些狗血事:第八回,统一的执念让中国失去了领土扩张到菲律宾的机会 郑成功家族的那些狗血事:第七回,东宁之变,郑成功的长孙,第三代核心郑克臧被政变杀死之谜 郑成功家族的那些狗血事:第六回,性变态的明君,郑成功的继承人郑经 给川普算一下八字,算一下他能不能选上总统,同时提出我的美国的九宫飞星实践理论 地下室韭菜急中南海所急,想中南海所想,为独裁者献妙计的悲惨下场:清朝被凌迟的民间爱国自干五
A
Amita
所以最后关张被杀刘备心里是不是挺高兴的
咲媱
当然不是,刘备是非常信任关张的。只是对张是无条件信任。对关是有条件信任。
咲媱
如果是对关无条件信任,那么是会把刘封划归关羽指挥,因为刘封的上庸其实是荆州的一部分,而不是封刘封为副统帅独立作战。
立竿见影-1
怎么把中组部的东西搞到三国里去?
咲媱
中组部是学习独裁历史,包括三国的结果,不是三国学习中组部的结果,你别搞反了。
空城之主
蜀向来轻吴。1.荆州矛盾一直耍赖。2.娶了孙妹又休。3.孙权欲与关羽联姻被辱:虎女焉嫁犬子?后来放关羽在三国之口等于送死
咲媱
不是这么简单,这其实是一个博弈,蜀汉觉得因为有魏的共同威胁在,就吃定了吴不敢翻脸。结果吴不按规矩出牌,导致蜀吴最后灭亡
咲媱
其实魏错过了速胜的机会,就是在蜀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浪费时机,那个时候其实应该直接攻打吴都。吴亡之后,鼎足不再,蜀难独存。

魏国如果假装答应孙权的联盟要求,等吴国的主力都被派到夷陵对抗刘备,就出动全部兵力,直扑吴国的建康。

吴军主力都去对抗刘备去了,拿什么抵抗?夹击之下,孙权必亡。

让孙权知道,打牌不按牌理,是要输掉裤子的。

到时刘备拿下荆州,曹魏占了江东,这个力量对比变化,是鼎足不再,两州对抗天下,刘备不可能独存的。

结果曹魏没有追责孙权的无理棋,也没有追责刘备不顾大局发动夷陵之战的无理棋,属于软弱臭棋篓子遇到无理棋,结果打了个平手,让三国又继续延续了很多年。

空城之主
犯了这么多错误,还指望别人舍不得三足毁一,这是死到临头的自残。三国中,吴俗气却最实在,魏声名奸诈却有韬略,惟蜀备受后代褒

扬却声名难符。刘备假厚德真虚伪,诸葛亮以足智多谋得名,其实一生无奈过多。关张对其不服,无法合作。后来关羽被杀,诸葛形同局外。后主时期诸葛亮不断北伐,死于军中,其实是厌恶朝中宦官当道自我流放,证据在第二次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有言
关羽镇得住。-:)
有言
曹丕不行,有谋士提出过,也是刘备希望看到的。但是魏蜀对峙,胜负之数熟难预料。-:)
h
hkzs
关羽张飞被杀,大快人心。

我读三国演义就是这样。

咲媱
没啥难预料的,蜀没戏。魏只要西边守住祁山,拿下江东后,东部主力在建康,襄阳一带守住。蜀根本不可能打赢。而且顺流,回不去。
有言
不好说啊。打仗不只是看得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