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俄国侵占我国领土588万平方公里,苏联解体时,我们为何没收回?

五湖大人
楼主 (文学峸)
    俄国侵占我国领土588万平方公里,苏联解体时,我们为何没收回? 白鸥 ? 分享普世价值、正义、良善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如果说近代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绝对就是北边斯拉夫民族所在的,横跨亚洲与欧洲的大国。这个大国,十九世纪叫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后又叫做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又叫做俄罗斯。

晚清时候,沙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我国整整154万平方公里,这是近代中国耻辱一段历史。

在1917年沙俄爆发了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沙皇俄国的倒台,这也使中国很多有识之士也看到收回被沙俄侵占国土的希望。从苏联领导人列宁在1919年、1920年两年内发表讲话中,也表面把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人民,不承认沙俄时期的条约与协议,放弃沙俄在华的特权等等。

可是,没多久列宁死去,继任者是斯大林。斯大林是野心勃勃的人物,对归还中国领土都是打太极拳,与中国国际交谈上都是避而不谈,或者是转移话题。后来,我国面临日本侵华,必需联合国际力量保家为国,也需要苏联盟国的力量抗日,自然收复领土问题上无能为力,领土问题就这样耽搁了。

二战之后,苏联强大了,新中国需要苏联的力量帮助中国工业建设。于是,领土问题有这样被耽搁了。

在1991年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之后,解体为十五个国家,领土面积最大、继承前苏联衣钵就是俄罗斯。按理说,中国人可以趁着苏联解体要回领土,但我国却没这么做,这是受着这些因素的影响:

人口影响影响

晚清末年我国分割出去的154万平方公里领土,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了。当时,沙俄与苏联政府迁移大量本国人在那里居住,然后对当地中国人进行了清洗与大驱逐,以在人口上把该领土同化为俄罗斯民族一部分。

所以,由于人口因素的影响,这也使我国近代失去的领土世世代代都居住着俄罗斯人,即使当地生活中国人也被俄罗斯人同化,生下了俄罗斯人的后代。百年时间的人口同化,使当地基本没有中国人存在空间。

因此,在我国近代被俄罗斯强占领土世世代代都居住着俄罗斯人情况下,拿回曾经领土是非常困难,即使强制收回,也会遭到当地人的反对。我国只能专心发展自己。

条约主体限制很难收回领土

晚清签订割让领土不平等条约主体是沙俄与晚清政府。但经过时代历史变迁,沙俄变为了苏联,后来二十世纪末又变为俄罗斯。中国也由晚清政府过渡到民国政府,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即使俄罗斯继承了这些条约,我们依然很难拿回领土。

这也是因为苏联分裂之后,晚清割让给沙俄的领土并不全归俄罗斯占有,其他分裂的十四个小国家也沾上了一些。

如哈萨克斯坦也是占领我国一些领土。如果我国真的要收回失去的领土,就要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其他国家等十五个国家进行谈判

对于近代我国失去的领土,希望如向英国索要香港回归一样,能和平收回近代失去的领土。

皇爷
中国,或者说中国共产者对苏俄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心里害怕。

中国可以高调的庆祝抗美援朝,抗印,抗越,很少提新疆边防军被苏联消灭的铁列克提事件和珍宝岛事件。总觉得中国人反美是借口,真正是要讨好俄国人。中国祖先教育国人要远交近攻,土共反其道行之必有目的。
有言
珍宝岛事件好像都知道。-:)
皇爷
知道了也不说。没有像抗美抗越抗印那样常常挂在嘴边。
方外居士
珍宝岛战斗曾上过小学课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吾道悠悠
列宁只是说说而已,口惠而实不至。列宁还在苏维埃大会上公开说过,

“符拉迪沃克斯(海参崴)离我们很远,但这是我们的城市”。

  好像现海参崴市中心耸立着刻有此语的纪念碑。

吾道悠悠
还发行过纪念邮票。
老生常谈12
信口开河。沙俄侵占了170多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10几万,外蒙独立156万平方公里。
六号公路
我记得孙玉国这个名字

方外居士
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人口不断地减少,迟早面临严重的问题。
w
weed123
看來跟老毛一個德性,常説話前後不一致
老生常谈12
朝鲜战争百万人级规模,中越边境战争20万人,中印边界战争军级规模,珍宝岛冲突营团级规模,当然不必总提。
波粒子3
不是固有领土
方外居士
要求政治人物说话前后一致?
方外居士
领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波粒子3
清朝之前就不是固有领土
方外居士
历史回溯五十年已经很久了。国际法上占有一块领土若五十年内无争议就合法了。
皇爷
哪里敢提? 当年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吓得中国又是深挖洞,又是建三线,北京中央机关搬了一大半。
明初
不能以西方政治家的表现去给胡说八道下注脚。领导人在位主导实际工作,要掌握情况并随情况的变化,而下指示。这和朝令夕改不同。
老生常谈12
你带兵打仗不挖战壕和掩体?让敌人知道你的司令部在哪里,把师级以上指挥员全部集中在司令部里,然后说是因为怕

深挖洞,建三线,疏散正是为了准备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