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第二十三次夺得世乒赛男团冠军

沙漠黄昏
楼主 (文学峸)

                                   中国队第二十三次夺得世乒赛男团冠军

 


                                                    

 

做为一个超级球迷,最近一两个礼拜一直关注在多哈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和在韩国釜山鸣金的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水军以22金继续高举榜首,而在釜山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中,继前天中国女团问鼎之后,昨天,中国男团以三比零轻松战胜法国队第二十三次夺得斯韦思林杯。

25日进行的男团决赛,中国男队主教练王皓排出王楚钦、樊振东和马龙对阵勒布伦兄弟和高兹出赛的法国男队。首盘对决,王楚钦3∶0战胜费利克斯·勒布伦,第二盘,艾利克斯·勒布伦2:3 负于樊振东,第三盘,35岁的老将马龙发挥出色以3∶1战胜高兹,为中国男队连续第十一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乒赛容国团击败匈牙利名将西多为祖国争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两年后,在北京开赛的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以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李富荣和徐寅生组成的中国男队以五比三力克名将云集的日本队首次夺得渴望已久的冠军奖杯,1961年4月9日晚上北京工人体育馆内的中日大战,之前,连丢两分的容国团在第八盘,从乒坛小僧的星野展弥手中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抢下最后一分时,刹那间,场内灯火通明,掌声雷动,欢呼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观众将手中一切可以抛出去的东西抛向天空。赢得最后一分的容国团被人们团团围住,高高抬了起来。全中国电视机前、收音机旁的中国人拍红了手掌;喊哑了嗓子,人们在声嘶力竭地拼命呐喊!

由此,国人第一次把乒乓球称之为国球,六十多年,人们不会忘记那一个个辉煌的名字:傅其芳、王传耀、姜永宁、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容国团、张燮林、周兰荪、邱钟惠、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梁丽珍、梁戈亮、李景光、郗恩庭、胡玉兰、张立、张德英、葛新爱、郭跃华、曹燕华……

最令人难忘的是1995年在天津举行的世乒赛,1988年,中国男乒兵败汉城奥运,“低谷期”随之而来。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创世乒赛团队成绩历史最低、巴塞罗那奥运中国男单无缘金牌、球队青黄不接,陷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在这尴尬时刻,在意大利执教的蔡振华临危受命回国,经过数年卧薪尝胆,以蔡振华为首的教练组决心组建“新军”出征天津世乒赛,国乒五虎”应运而生:他们是: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团体赛一路闯关进入决赛后,等待在“国乒五虎”面前的是彼时三连冠独占鳌头的瑞典男队,终极对决中,名将瓦尔德内尔击败了马文革和王涛,帮助瑞典队一度取得领先。但意想不到的是中国队的奇兵长时间销声匿迹的削球手上海小伙丁松一鸣惊人,击退瑞典队的卡尔松帮助队伍扳平比分。决胜局,王涛2:0横扫佩尔森,国乒男队捧回了阔别6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拿下最后一分后,王涛将球拍扔向空中,倒地,难掩泪水,体育馆内观众沸腾,队员们将年仅三十四岁的少帅蔡振华抛向空中。

中国乒乓球队带给了人们太多的幸福的、兴奋的、激情的、浪漫的、痛苦的回忆,如今,第一次为国人带来惊喜的名导名将傅其芳、王传耀、容国团、庄则栋……已经作古,在国乒史上,比起输球和低谷,自香港回归大陆的傅其芳1968年4月16日在北京体育馆、1968年6月20日清晨容国团在龙潭湖边的自缢身亡,是中国乒乓球史上最大的“输球和低谷” ,悲剧过后,人们希望今生今世永远不再有悲剧。

但愿不再有悲剧;但愿永远是“ 赢球和奖杯”也是全天下所有华夏子孙的共同愿望!

 

2024-02-26

4
401.king
希望国内兵乓球选手挣得比足球队员多得多。。。。。让国球名副其实

记得孔令辉想靠赌博赚钱还破产了。

 

沙漠黄昏
但愿,但不是如愿。
c
chufang
姜永宁1968年5月16日自杀。
a
akc
夫人孙梅英还健在。
p
puyh
已经走了快31年了。
走资派还在走
容国团的遗书上写着,打倒贺龙,毛主席万岁!
王武
文革是十年浩劫,老毛难辞其咎
老柏树
乒乓球奥运冠军一档的肯定挣得不比国足的少(主要是代言)。张继科这样摊上赌博的当然不好说,一晚上输几百万人民币是很正常的

再多钱都可能输掉,老瓦也好赌,但远远没到张这个级别,小赌而已。

孔令辉不太好说,据他自己说是家人赌,他自己没赌。

这些奥运冠军,自己不作的话,不会缺钱的,即使退役,一般品牌的还会有人找他们做代言的。

老柏树
容国团回国是当时的体委主任贺龙操作的,所以在贺龙被打倒后被折腾。但远未到要自杀的地步,还是香港出身,没看过土改
老柏树
文中95年世锦赛决赛内容有误,王涛先输给老瓦,马文革在第一局输了的情况下,2个21:18拿到第一分,第3盘丁松2:0

胜的卡尔松,中国队2:1领先(不是扳平),第4盘马文革1:2输给老瓦,第5盘王涛2:0横扫佩尔森。

马文革立的头功,如果马文革输了,中国队0:2落后,没有可能翻盘---因为对老瓦当时谁也没底。一般报道都是强调丁松的奇兵作用,和王涛最后扔球拍的潇洒;其实没有马文革胜佩尔森的第一分,这些要么没可能,要么是做的无用功了。

按这场比赛的排兵布阵,马文革是中国队一单,老瓦是瑞典队一单,所以这两人在第4盘对阵。

王武
好像丁松是削球手?
老柏树
丁松原来是进攻型选手,后来改的削球,所以反攻能力强

韩国的朱世赫类似丁松的打法

4
401.king
不是说缺钱,而是说要像科比乔丹伍兹威廉姆斯姐妹布莱德利那样赚大钱。。。。

不然国球前途堪忧。

其实这是可以做到的。不要小看小球,喜欢打乒乓球的人很多,市场潜力无限。

就是不要像搞足球那样搞市场。

乒乓球走向世界的前提和标志就是顶级球星赚顶级money。

跟什么优雅绅士或对抗激烈没有太大关系。

比如网球不激烈,美足不绅士,一都照风靡全国甚至全球。

 

4
401.king
还记得她在场内抽烟的样子,并上场跟队员陪练,不记得是不是和何智丽了。

82年前后。

4
401.king
正因为马文革是一号选手,人们才对他只取一分不满意。丁松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可惜水平不够,只能当奇兵游击队,成不了主力部队。哈

4
401.king
而且不能靠奥运赚钱。啥时候顶级乒乓国手不愿意出战奥运了,乒乓就真正是国球了。
老柏树
这是中国人自己常说的强人所难,佩尔森有多难打?上一届(93年)决赛,就是王涛在关键场次输给佩尔森(马文革险胜的老瓦)
老柏树
不可能,乒乓球观赏性不行。观众不太懂球的根本不可能理解旋转在其中的作用

至少50年后不可能

大栓
佩尔森不弱,后来就是佩尔森连赢两盘,又得了一回男团,孔令辉和刘国梁都输了
老柏树
说的一点也没错!
4
401.king
乒乓有点类似棒球,对身体条件要求不高,人人都可以参与。这对其流行很有帮助。。。。

以后国人房子大了,家里都可以放张球台。

大款喜欢上了,就不愁没有资助的来源。

 

老柏树
不可能的,乒乓球在美国就是酒馆里喝酒时消遣的游戏,本身就是在英国酒馆里发明的,开始用酒瓶的软木塞子当球

十年前美国试图推行沙板乒乓球(不准用旋转强的反胶胶皮和海绵,只有一层正胶胶皮),技术上要求低了,回合肯定更多了,但其他亚欧国家都不响应。所以美国人又开始推行pickel ball,现在似乎在北美开始流行了 --- 技术上的要求远低于网球。

T
TwinTurbo
70年代末在北医三院精神病房见到发病期间的李景光。

躁狂性精神病,1.8米几的大个,发作时,四五个男护士都按不住。后来好像50几岁就跳楼死了

老柏树
有额外信息可以多发点。李是个悲情人物,同时又是个英雄(71年世锦赛男团决赛对日本连拿3分,是中国男乒第一个做到的)

据说他受的刺激是在73年世锦赛,首先是小组赛中国队4:5意外输给瑞典(成绩带入决赛前4名的循环)。最关键是决赛循环对苏联,上面的命令是许胜不许败,作为第一单打的李景光第2第4盘0:2分别输给斯特罗卡托夫和萨尔霍扬,巨大压力下第7盘2:1胜了苏联的第一单打戈莫兹科夫,最后靠第9盘许绍夫使出中国文革中藏了7-8年的高抛发球,在第9盘2:0胜了斯特罗卡托夫(21:13,21:17,2局中的发球直接就得了18分),中国胜苏联5:4。但最后还是因为小组赛输给瑞典丢掉冠军。

李景光的精神开始不正常在75年就完全表现出来了(无法承受巨大压力了),世锦赛单打第一轮对本格森有一局输了5:21,在中国队主力队员中是难以想象的。

通州河
省队市队退役的一个小时500元,他们挣钱很容易,一年几十万轻轻松松
通州河
大学校队假期教球,一个小时300,非一线城市,不错了。现在普遍有钱,也有人愿意花钱学球,一个假期可以挣几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