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队一般比较谨慎,打太冒险的仗少一些。缺点是容易放过一些机会,好处是相对稳妥,损失相对好控制。

曾在庄里
楼主 (文学峸)

长津湖战役,如果当时老美有现在的侦察能力,肯定几个师配合陆一师杀个回马枪,足以把九兵团干翻。但在当时那种情况,老美也不太清楚志愿军的实力,他们不可能知道整个九兵团缺吃少穿,因为这太超乎老美想象了。所以,面对他们认为的强敌,先撤退,保存实力是理智的选择。

真正认识到志愿军实际没有看起来那么强,是李奇微上任后。这家伙找到了志愿军的软肋,美军再也不怕志愿军了,志愿军面对顽强起来的美军,也就蔫了下来。

老生常谈12
焉下来了?那上甘岭战役呢?范佛里特弹药量又如何?
a
aluminiums
开什么玩笑,陆战一师是孤军深入,要不成功撒退都能拿到优异部队的荣誉,哪可能还反打
十具
搞经济何尝不是如此。毛搞大跃进与他不计代价鲁莽用兵如出一辙。计谋中减去人性,是可以给你一点edge。好在历史是公正的。
h
hkzs
长津湖美军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是整个朝鲜战争中最有可能全歼一个完整的志愿军主力兵团的机会。风险是最小的。
h
hkzs
陆战一师两个团加上老天爷助力,已经打垮了9兵团2个主力军。东线美军还有第三师第七师两个美军师还没出手。

至于那个韩国第一军咱们就当他是废物好了。

a
aluminiums
陆战一师也打不动了,9兵团损失惨重不表示打不了防守
a
aluminiums
长津战役陆战一师明智之处是一发现志愿军就一门心思撤退,双方损失都是大多因为天气。攻守异位美军打不出这么高交换比,三个师不够
老柏树
不完全是这么回事,11月27号陆战5,7团在柳潭里遭遇志愿军,并不是马上撤退,反而是派兵占领周边的5-6个制高点

在柳潭里27号当晚志愿军的巨大伤亡并不是因为天气,是来自陆战一师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最多加上一部分夜视装备),当夜双方都是轻武器,重炮和飞机是第二天天亮的事了。参战的济南第一团的战后总结,网上都可以翻到的。

 

老柏树
这是用下军旗的方法,纸上谈兵分析出来的结果。实际不是这么回事,在严寒的高原上调动机械化大军形成包围圈不是容易的事

对方知晓了就很容易跑掉,本来就是轻步兵。

白云蓝天
"如果当时老美有现在的侦察能力,肯定几个师配合陆一师杀个回马枪,足以把九兵团干翻"——太无知了、加破烂逻辑!
白云蓝天
其实也谈不上明智,是完全迫不得已!不尽快突围下海,除了死伤将大量增加外,永远不可能回到南方了!
白云蓝天
陆1师已完全没有反扑能力,而美10军来寻战,9兵团是机动的,到时根本连影儿都找不到,后路掐断后美10军只有整体投降一条路
老柏树
如果12月4号后陆战一师在下竭隅里再守个10天,有可能给9兵团更大杀伤

但这最多是战术上的胜利,二次战役是在统帅老麦判断完全失误的情况下开始的,美军必须付出撤退的代价。

类似拳击比赛中你先一拳打空,对方顺势给你几个刺拳把你打蒙,你再能挨打,肯定也是抱头回防先站稳脚跟啊,而不是在蒙蒙的状态下继续出拳。

f
f2022f
美军打仗全靠武器好。如果与对方武器相同(例如补给线也被轰炸)时,美军真不知能打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