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有这事吗?
“金笔”在论坛写了篇有关“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的贴文,这应该是把传言当真事来演绎的讹文。有常识的读者都能判断他文中传言的那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不说有没有王洪文"点名”这事,即使有"点名”这过程,金笔文中传言的那种情况也是不会出现的,看看下面这份文件上的批示情况就可推知不会出现所谓“点将”时那种情形(“许世友!只见许世友不理不睬,王洪文又喊,仍不理。冷场。...”)
下面是一份海军党委对海军副司令吴瑞林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时任中央副主席并参加军委领导的王洪文批了“不隔离为好,放在外面可以继续审查和批判。”后,各位元老也在报告上作了批示:
叶剑英(当时主持军委工作)批"同意洪文同志批示,退海军党委办" 邓小平:"似可同意海军党委意见" 总理:"请军委六人小组再议一下" 李先念:"同意洪文同志批示"
这些人的资格职务比许世友等这些司令更老更高吧,如果不把王当回事,最简单画个圈即可,不用写上"同意洪文同志批示"吧。 要知道,中共的组织原则就是“下级服从上级”,只要王洪文有权有职,就不会有司令会明着对抗不买账。有些传说并无事实根据,但有些人就是喜欢深信加以传播。对待传说,《毛泽东年谱》的编撰者就做得严谨,下面有《年谱》修订者之一熊华源写的有关广为流传的“一生干了两件事”的说法说明和澄清:
不知是谁改的,那个顿号忘了改成冒号。
哈
不可能是李德胜。
可查笔迹是否叶体。
连接: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4296.html
连接: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4166.html
叶画圈后,在王副主席前写了“请”字,在海军送文的名单后写了“总理.....”等名单,传阅一圈送回叶处,叶批了“同意洪文同志批示”,这应该是代表中央给海军的决定。
文件上有叶办5月8日收文章,叶5月10日阅后,列了新的传阅名单,扩大了传阅范围,该件成为中央传阅文件;在名单上各位大佬阅读一遍并发表意见后,回到叶处,叶在5月21日做结论性批示。
1974年5月,王洪文还是主持中央工作的副主席,和总理并列。总理批“请军委六人小组议一下”,被叶忽略了。军委六人小组成员除苏振华外都在传阅名单上。海军党委不知道是什么意见,因此邓的批示和王的批示有何差别不得而知。
虽然军委六人小组,叶剑英排第一,王洪文排第二,
但在党内,王洪文是排第三,叶剑英排第五。
点名宣布职务调动是政府的行为,具体是谁读这个文件根本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这个文件体现了政府的决定,谁宣读都只是代表了政府发声,毛泽东读文件和王洪文读文件都不应该有区别,甚至随便叫一个小服务员读文件也没有区别,都只是代表了政府宣读。如果许世友不回应,就说明许世友只服从于毛泽东,而不是服从于政府,这是严重的忠诚度问题。军队首脑应该服从于政府,而不是某个人。或许毛泽东喜欢这样,但这是不对的。
“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有这事吗?
“金笔”在论坛写了篇有关“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的贴文,这应该是把传言当真事来演绎的讹文。有常识的读者都能判断他文中传言的那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不说有没有王洪文"点名”这事,即使有"点名”这过程,金笔文中传言的那种情况也是不会出现的,看看下面这份文件上的批示情况就可推知不会出现所谓“点将”时那种情形(“许世友!只见许世友不理不睬,王洪文又喊,仍不理。冷场。...”)
下面是一份海军党委对海军副司令吴瑞林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时任中央副主席并参加军委领导的王洪文批了“不隔离为好,放在外面可以继续审查和批判。”后,各位元老也在报告上作了批示:
叶剑英(当时主持军委工作)批"同意洪文同志批示,退海军党委办"
邓小平:"似可同意海军党委意见"
总理:"请军委六人小组再议一下"
李先念:"同意洪文同志批示"
这些人的资格职务比许世友等这些司令更老更高吧,如果不把王当回事,最简单画个圈即可,不用写上"同意洪文同志批示"吧。
要知道,中共的组织原则就是“下级服从上级”,只要王洪文有权有职,就不会有司令会明着对抗不买账。有些传说并无事实根据,但有些人就是喜欢深信加以传播。对待传说,《毛泽东年谱》的编撰者就做得严谨,下面有《年谱》修订者之一熊华源写的有关广为流传的“一生干了两件事”的说法说明和澄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有这事吗? 七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头版变动情况(续) 七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头版变动情况 近期将不发博文 上海老电影院
不知是谁改的,那个顿号忘了改成冒号。
哈
不可能是李德胜。
哈
可查笔迹是否叶体。
连接: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4296.html
连接: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4166.html
叶画圈后,在王副主席前写了“请”字,在海军送文的名单后写了“总理.....”等名单,传阅一圈送回叶处,叶批了“同意洪文同志批示”,这应该是代表中央给海军的决定。
文件上有叶办5月8日收文章,叶5月10日阅后,列了新的传阅名单,扩大了传阅范围,该件成为中央传阅文件;在名单上各位大佬阅读一遍并发表意见后,回到叶处,叶在5月21日做结论性批示。
1974年5月,王洪文还是主持中央工作的副主席,和总理并列。总理批“请军委六人小组议一下”,被叶忽略了。军委六人小组成员除苏振华外都在传阅名单上。海军党委不知道是什么意见,因此邓的批示和王的批示有何差别不得而知。
虽然军委六人小组,叶剑英排第一,王洪文排第二,
但在党内,王洪文是排第三,叶剑英排第五。
点名宣布职务调动是政府的行为,具体是谁读这个文件根本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这个文件体现了政府的决定,谁宣读都只是代表了政府发声,毛泽东读文件和王洪文读文件都不应该有区别,甚至随便叫一个小服务员读文件也没有区别,都只是代表了政府宣读。如果许世友不回应,就说明许世友只服从于毛泽东,而不是服从于政府,这是严重的忠诚度问题。军队首脑应该服从于政府,而不是某个人。或许毛泽东喜欢这样,但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