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有这事吗?

毛囡
楼主 (文学峸)

“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有这事吗?

  “金笔”在论坛写了篇有关“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的贴文,这应该是把传言当真事来演绎的讹文。有常识的读者都能判断他文中传言的那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不说有没有王洪文"点名”这事,即使有"点名”这过程,金笔文中传言的那种情况也是不会出现的,看看下面这份文件上的批示情况就可推知不会出现所谓“点将”时那种情形(“许世友!只见许世友不理不睬,王洪文又喊,仍不理。冷场。...”)

     下面是一份海军党委对海军副司令吴瑞林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时任中央副主席并参加军委领导的王洪文批了“不隔离为好,放在外面可以继续审查和批判。”后,各位元老也在报告上作了批示:


叶剑英(当时主持军委工作)批"同意洪文同志批示,退海军党委办"
邓小平:"似可同意海军党委意见"
总理:"请军委六人小组再议一下"
李先念:"同意洪文同志批示"

     这些人的资格职务比许世友等这些司令更老更高吧,如果不把王当回事,最简单画个圈即可,不用写上"同意洪文同志批示"吧。
     要知道,中共的组织原则就是“下级服从上级”,只要王洪文有权有职,就不会有司令会明着对抗不买账。有些传说并无事实根据,但有些人就是喜欢深信加以传播。对待传说,《毛泽东年谱》的编撰者就做得严谨,下面有《年谱》修订者之一熊华源写的有关广为流传的“一生干了两件事”的说法说明和澄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王洪文‘点将'八大军区司令”有这事吗? 七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头版变动情况(续) 七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头版变动情况 近期将不发博文 上海老电影院
立竿见影-1
邓小平拿了个鸡蛋,要王洪文把它立起来,王怎么也做不到,去找毛,毛一下就把鸡蛋立起来了。
h
hhtt
毛囡兄,1974年谁是海军司令员和政委?
p
puyh
肖劲光,苏振华
h
hhtt
他们在这文件上先提叶帅,然后第二个才是王洪文,我好像记得王比叶排名前?
p
puyh
排名是王在前
c
chufang
王是共产党副主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f
f2022f
42军吴瑞林就是二次战役打得不好的那支部队。“在我耳边叽叽咋咋” 说得是邓。
4
401.king
从改动的字面上看,是报请叶转其他四人审阅再报中央。。。。

不知是谁改的,那个顿号忘了改成冒号。

 

p
puyh
从这批文看,王洪文也不是一无是处
p
puyh
可从批文看,第一是送王洪文
4
401.king
毛兄,军委六人,文件上少了谁? 是李德生吗?

不可能是李德胜。

 

4
401.king
叶转的也说得过去。没准就是叶改了以后按顺序送王审阅的。。。。

可查笔迹是否叶体。

 

4
401.king
汪东兴,东兴。苏振华,华输。
p
puyh
你没看到叶是圈阅?
郭大平
没查到档案根据或其他第一手权威材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发生过。编者并没有否认。
金笔
? 点将故事早在七三七四年就在上海传开了。最早是在王洪文在上海的小兄弟们之间开的,但跟八大军区司令调换的关系并不清楚。

连接: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4296.html

4
401.king
那是谁题的词:同意洪文同志。。。。。?
金笔
? 故事是真实的,但当年听到的版本没说许世友,也不那么夸张。共军的军头都狡诈,否则活不到最后。许对毛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连接: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4166.html

金笔
早在四人帮被抓以前,就从王洪文在上海的小兄弟间传开来的。
p
puyh
这是叶的题词,说明王在前叶在后,没有王的指示叶同意什么?还有你没看到叶剑英的叶上画了个圈吗?
p
puyh
李德生已调沈阳军区
p
puyh
传说只是八卦而已
4
401.king
你直接忽略叶副主席,请王副主席。。。。等审阅啦?
空城之主
小事一件。谁认真谁就不懂大局。如果真有,王洪文可以自己说“哦,许将军到了”。
4
401.king
我的意思到底是谁
白云蓝天
肯定是小道。王洪文绝对没有那么不堪。老将们即使心里不服,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而且许世友这种人看似粗人,政治还是会玩的。
郭大平
没准叶先圈阅,看到洪文批示后,又写了一段话。
白云蓝天
传言似乎是这样的:毛让王洪文与邓小平立鸡蛋,王立不起来,邓打破后把鸡蛋立起来后说“不破不立”,毛就夸邓“人才难得”。
金笔
王是草包是肯定的。我当年在东海农场务农,王来东海边视察,看到很多我们这里围垦长江淤泥形成的盐碱地,认真说要围到日本去,哈
p
puyh
白云蓝天
有关王洪文的负面传言应该都是在王被抓之后。我当时就在王洪文任革委会主任的工厂工作,在王被抓前,没有任何有关他的负面传言。
n
nnndayd
从文件上看,是先送叶处。

叶画圈后,在王副主席前写了“请”字,在海军送文的名单后写了“总理.....”等名单,传阅一圈送回叶处,叶批了“同意洪文同志批示”,这应该是代表中央给海军的决定。

文件上有叶办5月8日收文章,叶5月10日阅后,列了新的传阅名单,扩大了传阅范围,该件成为中央传阅文件;在名单上各位大佬阅读一遍并发表意见后,回到叶处,叶在5月21日做结论性批示。

1974年5月,王洪文还是主持中央工作的副主席,和总理并列。总理批“请军委六人小组议一下”,被叶忽略了。军委六人小组成员除苏振华外都在传阅名单上。海军党委不知道是什么意见,因此邓的批示和王的批示有何差别不得而知。

白云蓝天
我没有这种感觉。王文化不怎么样,但还是有一定组织能力什么的,能够应付大场面。
p
puyh
吴瑞林有点冤,始终不认罪
金笔
王后来基本上是被搁置了,没有什么实权,闲荡着。但因为江青喜欢闹,所以王也被认为对别人有威胁,才会被抓。。。
金笔
点将这事是我在下放到农场前就已经听说了,老毛要他点名,但是老周替他圆场(我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去的农场)。
白云蓝天
可能王后来觉得接班没有希望而有点怠废。江青、张春桥都要争接班人,另一方面元老派有实权,所以王也许感到前途有点不妙。
金笔
王是废太子。被废的原因很多:他自己能力不强,文革派比较孤立(老人们厉害再加务实),来自上海,没有军队,再加上靠山没了
金笔
叶剑英写了个“请”,表示尊王洪文,这是不是很搞笑啊?毛去世,叶剑英是第一个反的。呵呵
金笔
毛还托孤,托付叶剑英的。叶怎么样?跟华主席一拍即合!
老生常谈12
杀朱拔毛;皮定钧少进中(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汪东兴,汪-泽, 东兴,泽东。
4
401.king
转了给一圈再转一圈?显然对文件流转的程序不了解。哈
毛囡
苏振华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肖劲光第二书记。
毛囡
请参见我新发的一文。
立竿见影-1
更靠谱
有言
有点意思。-:)
吾道悠悠
苏是当时十大政治局候补委员,所以党内职务较高些。
衡山老道
你对中共的领导体制根本不了解。王是副主席,而且是毛亲自挑选的,许敢当面不尊重?许还拍张春桥的马屁呢。
衡山老道
党内第一代真正有傲骨的,只有彭老总一人。党外,梁漱溟算一个。
衡山老道
你这逻辑有问题。毛托孤,是要叶辅佐华。毛其实知道四人帮不得人心,想通过华继承他的路线,同时也保江青,没想到华也反了。
六号公路
叶剑英还是知道规矩的

虽然军委六人小组,叶剑英排第一,王洪文排第二,

但在党内,王洪文是排第三,叶剑英排第五。

郭大平
下面有人解释得更清晰,叶作为军委第一把手,先让别人传阅一圈,最后再传回叶,没什么奇怪。
l
lzr
如果真有这事的话,那不是王洪文的问题,而是许世友的严重问题,也是毛泽东的问题

点名宣布职务调动是政府的行为,具体是谁读这个文件根本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这个文件体现了政府的决定,谁宣读都只是代表了政府发声,毛泽东读文件和王洪文读文件都不应该有区别,甚至随便叫一个小服务员读文件也没有区别,都只是代表了政府宣读。如果许世友不回应,就说明许世友只服从于毛泽东,而不是服从于政府,这是严重的忠诚度问题。军队首脑应该服从于政府,而不是某个人。或许毛泽东喜欢这样,但这是不对的。

a
akc
叶甚至在康后。
前后左右
在喝酒打猎方面,许世友和王洪文爱好相同,私交不错。私心里嘛,论资排辈难免。
前后左右
看来王洪文不喜欢抓人
鸿
鸿浩
想不到,王洪文的字还写得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