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苏联红军怎么横扫70万老弱病残的日本关东军 (视频链接)

老生常谈12
157.7万苏军,5000辆坦克,5000架战机,26000门火炮。日军关东军80万,加伪满蒙朝军共120万。

关东军还有在朝鲜的第17方面军,所以80多万。在东北击毙8万多,俘虏62万。

日军只有600辆轻型坦克,300架战机。

老商
碾压 !! 杀鸡用牛刀!
明初
70万老弱病残?老人院也不至于吧,何况训练有素战斗意志顽强的日本军队。评议历史事件或现象,不能文学性太强,切记。
老生常谈12
苏日力量对比

 

苏联

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

日本

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日本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

 

 

老商
日本的国力不及美苏,初战制胜靠它的野蛮(武士道精神)山本五十六出身就是赌王,结果赌输了!
老生常谈12
70万老弱病残?那为什么拥有1100万军队的美国不自己打,而邀请苏军打?为什么430万国军不去打?
空城之主
颠倒黑白的又来了。谁请他们了?他们自己来抢功抢地盘的。日军的精锐此时已在太平洋战场被消灭,留在满洲看家的只能对付中国兵。
老生常谈12
过去真高看你了。世人谁不知雅尔塔会议,美国邀请苏军出兵东北,许以外蒙独立和中长铁路及旅顺军港?

根本就没有邀请蒋介石参加。为啥?1944年10月开始的日军一号作战,日军40万人打败国军近200万人,美国对国军没有信心。

面对这“70万老弱病残的关东军”,国军要消灭他们必须倾尽430万军队,牺牲百万也拿不下来。东北民众还得在鬼子的铁蹄下受煎熬一阵子。

b
borisg
美国在搞出原子弹之前,一直顾虑一旦登陆日本本土,消耗会太大,故要求苏联进攻远东以助一臂之力。

美国在搞出原子弹之前,一直顾虑一旦登陆日本本土,消耗会太大,故要求苏联进攻远东以助一臂之力。但是局势发展得太快,冲绳战役之后,日本已经无法维持与中朝可靠的海上运输了,关东军只是坐而待毙而已对大局无决定作用了。

老生常谈12
更夸张的是

日本宁为一亿玉碎,宁可放弃日本本土,绝不放弃满洲。

美国分析美军若登上日本本土最早可能死亡100万人,最晚可能打到1948年。所以让苏联分担牺牲。

b
borisg
日本人思维很奇怪。。。

日本人思维很奇怪。。。

一厢情愿地认为苏联是可靠的,觉得把首都搬到满洲来背靠苏联可以坚持得长一些。
一直到最后还希望苏联能出来调停体面地停战。

最可笑的是,苏联战胜德国胜利阅兵,日本武官还傻呵呵的来参加观礼跟各国代表打招呼。下一个就是你了啊。(不信可以看网上的资料片)

c
chufang
日苏在1941年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日本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老生常谈12
1945年8月22日,苏军空降旅顺

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副司令伊凡诺夫中将率250名空降兵在旅顺口土城子机场着陆,并就任旅顺警备区司令。

苏军高级将领在旅顺俄军陵园祭奠日俄战争中阵亡的烈士,40年后雪国耻,报了仇。

有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血泪。-:(
空城之主
忘了罗斯福在去世前一年内被斯大林占了很多便宜,所以按照我自己的记忆不应该也没有敦促斯大林出兵中国。苏联出兵的直接后果是

中东铁路和旅顺港重新归属苏联,东三省经过掠夺和强奸,很大一部分土地和资源(包括关东军的军火库和部分苏联武器)被交给共产党,为国民党全线崩溃埋下伏笔。罗斯福的初衷是腐败透顶的国民党无法抗衡日本,共产党虽然精神面貌很好,却没有实质的抗日作用。所以为结束战争需要苏军介入。结果整个东半球天翻地覆,后果比美军自己打下日本还要苦。这些,罗斯福并没有看见。雅尔塔会议的决议被认为是病中的罗斯福无心抗争而对斯大林妥协的产物。

有言
主观判断了。-:)
b
borisg
read this.

At Yalta, Roosevelt and Churchill discussed with Stalin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Soviet Union would enter the war against Japan and all three agreed that, in exchange for potentially crucial Soviet participation in the Pacific theater, the Soviets would be granted a sphere of influence in Manchuria following Japan’s surrender. This included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Sakhalin, a lease at Port Arthur (now Lüshunkou), a share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Manchurian railroads, and the Kurile Islands.

https://history.state.gov/milestones/1937-1945/yalta-conf

c
chufang
一个原因是为了苏联出让一些在欧洲的地盘。
老生常谈12
比如说,250万苏军攻打柏林牺牲30万人,盟军在易北河边按兵不动看热闹。然后苏联把柏林的3/4分给了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