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程的起源,说好点是党中央的拍脑门工程,说不好的是二十四史以来更加编小说的自嗨工程。导火索是领导看了埃及史的久远和明确以后的争气之举。其实说白了就是自古以来,东亚文明乏善可陈,只好靠编鬼故事壮胆的阿Q行为。
埃及历史的发掘整理主要都是西欧人搞出来的。说不好听点是无喜无悲的上帝视角。真实可靠性要比皇帝意志士大夫私心的二十四史高百倍。而且古埃及再辉煌伟大,又关现在生活在埃及的人什么事。古埃及人和今埃及人八杆子打不着。今天的河南人和殷商的河南人也一样没有什么关系。西欧文明的直接历史短,埃及的地理历史长,又怎样呢?谁强谁弱?和埃及比历史悠久,是嫌自己还不够衰吗?
东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少说六千年,多说一万年。东亚别说夏商周,就是把炎黄都做实了,也就五千年。把夏及以前的故事都当故事(本来就不存在吗),也没差多少。何必非要瞪着眼睛说瞎话,考古发现那是个把五年计划就能大炼钢铁亩产万斤的事吗?徒增笑耳。就算东亚文明是自我发展出来的,不是山寨的,最终的好坏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发展出来了大一统,这也是事实。可惜,祸害千年,还不如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呢。
人类走出非洲至少是十万年前的事情。美洲一两万年前也都走到了。如果纯靠自己发展,可以说大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也可以说是不是。东地中海基本上是领先其他地区两千年到五千年进入了文明。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那时候全球变暖,东地中海的水面比现在更靠东。现在的许多沙漠戈壁当时还是湿润的沃土。
而其他的文明,包括南欧古希腊古罗马,西亚古波斯,北印度古印度,黄河流域的殷商等的兴起都在三到四千年前。至于东欧西欧的文明就更晚。中南非和美洲就更别提了。所以人类文明在三四千年前有一次大规模的扩散。主要原因是一来东地中海地区的沙漠化进程,和文明高度发展盛极而衰带来的动荡,加大了移民出走的压力。同时航海技术达到了征服地中海水准(得天独厚)以及乌克兰一带四五千年前驯服马匹的扩散,使得交通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于是文明向西靠船,向东靠马地传开。
殖民边疆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能继承了旧有文明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抛弃了旧有文明的闲适腐败。西向发展的一支,由东地中海到南欧,西欧,北美,层层递进。而东向发展的一支又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经西亚南亚又东南亚。北路经西亚北亚又东亚。却呈现了层层递减的状况。原因就是马的运力还是远不如船。没有运力就难以贸易,没有贸易就难以分工合作,生产力就上不来,文明水平就上不来。
所以东亚文明西来是无可争议的。就如同北美文明是东来的一样。这个事实本来无所谓的事实而已。之所以成为政治问题,纯属庸人自扰。美国的直接历史不悠久一样不能抹杀美国不仅继承了绝大部分人类文明的优秀之处,而且开拓性地发展了很多新的高峰。反过来中国就算证明了和夏商周的直系关系,也一样不能解决千百年来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毫无贡献可言的问题,也一样不能解决百年来中国带给东亚人民的灾难远多于非中国带来的灾难的事实。按中国的话术,不肖子孙还有脸有资格给夏商周磕头吗?把夏商周捧得越高,关系拉得越近,不越发显得当今中国不是东西吗?
dynasty does not have archeological evidence. Maybe it should lead to some other thinking of sour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隋朝以前没有这个节日的记载。
倒是有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
4.2ka事件--世界文明的走向及商朝前的历史
4.2ka事件是全新世一次非常严重的干旱事件,影响了世界各地文明的突变。
4.2-kiloyear event, 大约4.3-3.9ka前,世界各地时间区间略有不同。
该事件导致古埃衰退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帝国的结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灭亡。
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徒迁到地中海附近。
中国也不例外,如南方的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北方的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
4.2ka事件前,良渚文化已经消失。
人群生存需要食物,天气变冷,有利黍(小米)的生长,尤其在陕西甘肃青海地区。
4.2ka事件后,气候逐渐恢复,文明(和文化)地点发生了转移,中国转到了陕西甘肃青海地区。顺理成章,商朝(约3046-3600年前)崛起,周朝(约2256-3100年前)紧随其后。
史前大洪水确实存在,但多数是口口相传,越传越离谱。所以大禹治水,三皇五帝,黄帝、炎帝及蚩尤之间的大战,基本都是神话传说。
近二十年的科技发展,基本搞清了地球气候温度变化的具体数量。
大约万年前,北半球东西两侧,从野生植物驯化出小米小麦,随后扩散到各地,直到唐朝小麦取代小米的地位。
大约4千年前,全球天气变冷后,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某地,驯化出梗稻,南北扩散。在印度它与野生稻杂交生成籼稻,籼稻(占城稻,宋朝时)再传回中国。
2020年纽约大学的研究发现,其实在公元前2000年前的数千年里,水稻的种植区域主要局限在中国,且种植的水稻都是粳稻。
细石器技术从北向南扩散。小米起源于内蒙古敖汉旗。玉器起源于黑龙江附近的小南山遗址(1.5万年前)。
这个工程的起源,说好点是党中央的拍脑门工程,说不好的是二十四史以来更加编小说的自嗨工程。导火索是领导看了埃及史的久远和明确以后的争气之举。其实说白了就是自古以来,东亚文明乏善可陈,只好靠编鬼故事壮胆的阿Q行为。
埃及历史的发掘整理主要都是西欧人搞出来的。说不好听点是无喜无悲的上帝视角。真实可靠性要比皇帝意志士大夫私心的二十四史高百倍。而且古埃及再辉煌伟大,又关现在生活在埃及的人什么事。古埃及人和今埃及人八杆子打不着。今天的河南人和殷商的河南人也一样没有什么关系。西欧文明的直接历史短,埃及的地理历史长,又怎样呢?谁强谁弱?和埃及比历史悠久,是嫌自己还不够衰吗?
东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少说六千年,多说一万年。东亚别说夏商周,就是把炎黄都做实了,也就五千年。把夏及以前的故事都当故事(本来就不存在吗),也没差多少。何必非要瞪着眼睛说瞎话,考古发现那是个把五年计划就能大炼钢铁亩产万斤的事吗?徒增笑耳。就算东亚文明是自我发展出来的,不是山寨的,最终的好坏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发展出来了大一统,这也是事实。可惜,祸害千年,还不如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呢。
人类走出非洲至少是十万年前的事情。美洲一两万年前也都走到了。如果纯靠自己发展,可以说大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也可以说是不是。东地中海基本上是领先其他地区两千年到五千年进入了文明。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那时候全球变暖,东地中海的水面比现在更靠东。现在的许多沙漠戈壁当时还是湿润的沃土。
而其他的文明,包括南欧古希腊古罗马,西亚古波斯,北印度古印度,黄河流域的殷商等的兴起都在三到四千年前。至于东欧西欧的文明就更晚。中南非和美洲就更别提了。所以人类文明在三四千年前有一次大规模的扩散。主要原因是一来东地中海地区的沙漠化进程,和文明高度发展盛极而衰带来的动荡,加大了移民出走的压力。同时航海技术达到了征服地中海水准(得天独厚)以及乌克兰一带四五千年前驯服马匹的扩散,使得交通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于是文明向西靠船,向东靠马地传开。
殖民边疆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能继承了旧有文明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抛弃了旧有文明的闲适腐败。西向发展的一支,由东地中海到南欧,西欧,北美,层层递进。而东向发展的一支又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经西亚南亚又东南亚。北路经西亚北亚又东亚。却呈现了层层递减的状况。原因就是马的运力还是远不如船。没有运力就难以贸易,没有贸易就难以分工合作,生产力就上不来,文明水平就上不来。
所以东亚文明西来是无可争议的。就如同北美文明是东来的一样。这个事实本来无所谓的事实而已。之所以成为政治问题,纯属庸人自扰。美国的直接历史不悠久一样不能抹杀美国不仅继承了绝大部分人类文明的优秀之处,而且开拓性地发展了很多新的高峰。反过来中国就算证明了和夏商周的直系关系,也一样不能解决千百年来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毫无贡献可言的问题,也一样不能解决百年来中国带给东亚人民的灾难远多于非中国带来的灾难的事实。按中国的话术,不肖子孙还有脸有资格给夏商周磕头吗?把夏商周捧得越高,关系拉得越近,不越发显得当今中国不是东西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自取其辱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排华法案与没用的码工 姗姗来迟也积重难返的中国经济大洪水 哈佛站台灭右的分析 T11的右派择校
dynasty does not have archeological evidence. Maybe it should lead to some other thinking of sour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隋朝以前没有这个节日的记载。
倒是有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
4.2ka事件--世界文明的走向及商朝前的历史
4.2ka事件是全新世一次非常严重的干旱事件,影响了世界各地文明的突变。
4.2-kiloyear event, 大约4.3-3.9ka前,世界各地时间区间略有不同。
该事件导致古埃衰退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帝国的结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灭亡。
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徒迁到地中海附近。
中国也不例外,如南方的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北方的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
4.2ka事件前,良渚文化已经消失。
人群生存需要食物,天气变冷,有利黍(小米)的生长,尤其在陕西甘肃青海地区。
4.2ka事件后,气候逐渐恢复,文明(和文化)地点发生了转移,中国转到了陕西甘肃青海地区。顺理成章,商朝(约3046-3600年前)崛起,周朝(约2256-3100年前)紧随其后。
史前大洪水确实存在,但多数是口口相传,越传越离谱。所以大禹治水,三皇五帝,黄帝、炎帝及蚩尤之间的大战,基本都是神话传说。
近二十年的科技发展,基本搞清了地球气候温度变化的具体数量。
大约万年前,北半球东西两侧,从野生植物驯化出小米小麦,随后扩散到各地,直到唐朝小麦取代小米的地位。
大约4千年前,全球天气变冷后,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某地,驯化出梗稻,南北扩散。在印度它与野生稻杂交生成籼稻,籼稻(占城稻,宋朝时)再传回中国。
2020年纽约大学的研究发现,其实在公元前2000年前的数千年里,水稻的种植区域主要局限在中国,且种植的水稻都是粳稻。
细石器技术从北向南扩散。小米起源于内蒙古敖汉旗。玉器起源于黑龙江附近的小南山遗址(1.5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