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的表演困境

大兔子张三
楼主 (文学峸)

https://weibo.com/2630182381/5187707913375467

张译的表演困境,本质是公职角色高频复用引发的审美疲劳:从《狂飙》的警察安欣到《以法之名》的检察官洪亮,“内敛爆发+体制信仰”的固定模式让观众预判其表演轨迹。尽管他为洪亮注入市井幽默(如妻管严的矮身板姿态)和庭审细节反差,仍被批评依赖“抿嘴-垂眼-皱眉”三件套的微表情套路。
当然,张译在《以法之名》剧中的表现是为了角色的需要,他饰演的洪亮,初登场时的职场“老油条”姿态,面对同事打太极、被律师攻击时挠头傻笑,甚至闹辞职的“怂”,实则是他深谙体制规则的伪装术。骨子里的“一根筋”,恰是被体制边缘化18年却死守正义内核的孤勇,当黑恶势力威胁女儿安全时,他吞咽妻子恳求的眼泪,在好友遗像前沉默烧纸,最终从迷茫逃兵蜕变为直面深渊的执剑者。
张译的演技实力,毋庸置疑,但密集接戏导致同质化亦是事实。2019-2024年他出演的16部作品中,10部为体制内角色,形成“正义执法者”的强标签。尽管导演傅东育称洪亮是“为张译量身定制”,但市场对“张译=政法剧保障”的路径依赖,反向压缩了他尝试多元角色的空间,期待他跳出安全区,如《追凶者也》式反派或都市喜剧。
说到底,还是挑剧本的问题。按道理,张译到目前的位置,应该有挑剧本的选择权,就要看他想不想挑战不一样的角色,给观众一点新鲜感,也突破突破形象瓶颈。

 

我同意这个博主。

我看过张译近几年几部作品,最早出名的都没看过。他出演的影视作品我会去看,就是觉得他演得有意思,和秦昊雷佳音这些演员一样,有意思。剧情不行我会弃剧,不会大唱赞歌。

 

a
arco
中国特色:体制题材,体制演员,体制式的表演方式,专演体制角色的演员圈。国家脸表演特点:眼神有分寸:不能太飘,也不能太冷。

需要表达“威严中有温情”。随时要向教导员一样教育民众。

有的演员这类角色演多了会出现自我认知障碍,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

 

木木架子
哈哈,演员会不会变态不知道,好像演的是个变态。角色就没有自己的灵魂吗?
月色浅浅
他形象挺适合演反面的,每次看剧即使他是主演

但注意力总在别的角色上,要说起来他演的其实不错,但是形象太那啥了。

新游客
他的表情看上去总像是做作。
花似鹿葱
张译是有表演才能的对角色有思考《满江红》里的管家多么奸诈,温州一家人也不错,但这几年不是检察官就是警察,同质化严重。
T
TerezaHao
回想起来,满江红里面那个何……演的,是我唯一记住的
茉莉花开沁人香
他的台词不错,但是表演没有觉得有多好。很多演技不错的演员,在很多剧里就是脱离人物塑造飙戏

还是不敬业的表现。大体风气不好,开拍了连一个完整的剧本都没有,能出好剧吗?还是内娱的导演都是天才。

l
l4j
应该说,他还是用心琢磨过角色,想演绎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政法干警形象,不过
夜半_听雨
张译最打动我的还是士兵突击里的表演,那时质朴无华、真诚自然,现在不只他叔圈几位颇有名的演员都觉得设计感过重,那小人物演得

肉眼可见的想演得生动接地气,这就刻意了,表演的痕迹很明显了。相对而言更喜欢秦昊、李光洁的表演,表演松弛有度,有细节却又没那么满,看着比较舒服,也比较容易带入(接受)所饰演的角色。

h
huangyu001
张译士兵突击里演得很好,鸡毛飞上天,温州人家也都不错,但今年表演越来越夸张,落入自己的套路

挤眉弄眼,歪嘴巴,还外头,扭身体,太夸张了,而且演来演去都是一个套路。而且以前还喜欢故意模仿南方口音,还模仿得一点都不自然。但他挑剧本眼光不错。虽然演技落俗套,还不妨碍我看剧情好看的剧。

湖畔仙株
士兵突击捧红了一群年轻人,我个人觉得张译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同时也是最别扭的那个。

觉得他 - 阳刚不足,阴柔有余,举手投足,极不协调。《士兵》里一个基层连队的班长,演得像个嫂子。之后他演的一系列角色,演绎风格没有大的变化,演谁都是张译。近年来他一路高歌,获奖无数,我也想仔细挖掘他的出色之处.. 到目前为止,维持“原判”;0)《以法》是冲着李光洁和蒋欣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