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aike.baidu.com/item/静力不稳定性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静稳定性
"(2)在飞行器外形不变的条件下变化飞行器的内部质量安排,从而调整飞行器的质心位置。通过适当安排内部的载荷,可以改变飞行器质心的位置,从而改变其纵向静稳定性。"
"与纵向静稳定性类似, 要获得航向静稳定性,可以通过改变飞行器外形(垂尾位置和面积)实现。在飞行器外形不变的前提下, 在飞行过程中改变飞行器侧力的作用点。或者改变飞行器质量分布, 改变其质心位置, 同样可以达到改变航向静稳定性大小的目的。
"
我说过很多次了,我说了什么你不知道的事,大概率是你自己不知道,而不是我胡说八道。
在超音速飞行时,放宽静稳定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亚音速飞行时,飞机焦点大概在机翼平均气动弦25%的位置(就是靠前),超音速飞行时,飞机焦点会往后移动,达到差不多50%弦长处(就是往后移动了挺长距离),如果飞机在亚音速下是静稳定的,那么他在超音速下静稳定性就更强了,飞机会为了配平付出极大的阻力代价,导致升阻比很低。。
如果将飞机设计为亚音速静不稳定,当超音速的时候焦点后移,那他就变成静稳定的了。这样亚音速时可以提升升阻比,超音速时可以减小配平阻力,这称为放宽静稳定。
所以总的来说,适当的降低静稳定性,甚至是静不稳定可以提高飞机升阻比,减轻结构重量。
习惯性扩展一下
为什么协和飞机早在1969年就实现了超音速巡航,而F22在21世纪初才做到超音速巡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协和可以通过内部燃油的流动调整整个飞机的重心前后位置,在飞控水平不高的年代可以做到双卡双待:亚音速飞行用卡1,重心在前面;超音速飞行用卡2,重心在后面。协和可以通过调整重心位置轻松实现超音速巡航,而体型小的战斗机显然没办法用燃油配重心来解决超音速巡航的配平阻力问题。

那你先学学百度百科吧。当然你可以说百度都是瞎扯的。 来源: hkzs 于 2019-12-30 15:58:41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1 次 (1340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https://baike.baidu.com/item/静力不稳定性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静稳定性
"(2)在飞行器外形不变的条件下变化飞行器的内部质量安排,从而调整飞行器的质心位置。通过适当安排内部的载荷,可以改变飞行器质心的位置,从而改变其纵向静稳定性。"
"与纵向静稳定性类似, 要获得航向静稳定性,可以通过改变飞行器外形(垂尾位置和面积)实现。在飞行器外形不变的前提下, 在飞行过程中改变飞行器侧力的作用点。或者改变飞行器质量分布, 改变其质心位置, 同样可以达到改变航向静稳定性大小的目的。
"
我说过很多次了,我说了什么你不知道的事,大概率是你自己不知道,而不是我胡说八道。
在超音速飞行时,放宽静稳定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亚音速飞行时,飞机焦点大概在机翼平均气动弦25%的位置(就是靠前),超音速飞行时,飞机焦点会往后移动,达到差不多50%弦长处(就是往后移动了挺长距离),如果飞机在亚音速下是静稳定的,那么他在超音速下静稳定性就更强了,飞机会为了配平付出极大的阻力代价,导致升阻比很低。。
如果将飞机设计为亚音速静不稳定,当超音速的时候焦点后移,那他就变成静稳定的了。这样亚音速时可以提升升阻比,超音速时可以减小配平阻力,这称为放宽静稳定。
所以总的来说,适当的降低静稳定性,甚至是静不稳定可以提高飞机升阻比,减轻结构重量。
习惯性扩展一下
为什么协和飞机早在1969年就实现了超音速巡航,而F22在21世纪初才做到超音速巡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协和可以通过内部燃油的流动调整整个飞机的重心前后位置,在飞控水平不高的年代可以做到双卡双待:亚音速飞行用卡1,重心在前面;超音速飞行用卡2,重心在后面。协和可以通过调整重心位置轻松实现超音速巡航,而体型小的战斗机显然没办法用燃油配重心来解决超音速巡航的配平阻力问题。
作者:哦飞翔的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375829/answer/7010306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