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下乡学农劳动,捡麦穗

走资派还在走
楼主 (文学峸)

老师率领全班同学奋力地捡了一天,把捡的麦穗运回场上。队长看了以后说,差不多能蒸俩馒头。

大阿牛
你没有捡过牛粪什么的?
大阿牛
我记得秋收之前,各家鸡鸭不准放出来,等到收割后各家都把鸡鸭放到田里,个个吃得饱饱的,下蛋率大增。
走资派还在走
没有
走资派还在走
对,我插队那里,家家养鸡,都是放出去散养。在麦收期间,要求各家把鸡都圈在自家院中,不许放出。
古树羽音
这在北大荒什么家畜放出去,那就乐坏了熊瞎子。
空城之主
牛粪是缺柴烧的西藏人收集的。中原农村只捡猪粪、狗屎作肥料。牛粪懒得捡。
大阿牛
我们捡牛粪是为了积肥。猪粪捡不到,只有猪圈里有。
N
NBAFan
我们小的时候,从一年级开始每年春末夏初都要排队去郊区生产队拣麦穗。这都不算什么学农。学农是指高年级学生

(至少是初中二年级以上)到农村去吃住一个月左右。其实大家当时都挺向往的,只是粉碎四人帮后就没有这些玩意了,我们都没赶上。拣麦穗是最轻松的活,也是最没意思的。 曾经四年级时生产队批准成熟些的同学用镰刀割麦子,高兴地玩了一把。但是到下午因为有人出事故被割了手,又被取消了。不过割麦子确实挺累。

 

 

立竿见影-1
有一首歌唱过没?“我是公社小社员”, 其中有:“割草积肥拾麦穗。。。。”
立竿见影-1
湖南花鼓戏“打铜锣”: 收割季节, 谷粒如金, 各家各户, 鸡鸭小心!“
走资派还在走
我插队那,村儿里的老太太捡鸡粪,晒干了卖,4分钱一斤。种烟叶子得上鸡粪,上鸡粪的烟叶子才好抽
走资派还在走
我记得唱过,我们公社养了一群小鸭子,我天天赶着它们到池塘里。。。回家吧小鸭子太阳下山了。。。再见吧小鸭子我要上学了。
走资派还在走
我记得《天上有没有北大荒》里唱到,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
B
BeagleDog
才捡出两馒头,还不如放几只鸡来吃呢。
B
BeagleDog
是知青自己创作,在知青中传唱的?
走资派还在走
不是,是电视连续剧《年轮》里的插曲
古树羽音
哈,这首歌记得,教女儿弹过的第一首中国的儿歌。唉,咱就会这啊。
古树羽音
可是在北大荒,我们公休日去秋收过的地里,随便就捡带不回宿舍的土豆和绿萝卜,一大袋一大袋子的,晚间,扔到炕洞里烧,美味极了
B
BeagleDog
北大荒的土豆是不是特别大?我家下乡的地方都要专门去北大荒买土豆作种。说是在我们那儿种两年就退化了,越长越小。
古树羽音
是的,大极了还特别好吃,我们女生吃得都成了土豆又圆又胖的。屈原的橘生南国是一个道理,风土变了,不能进化,反而退化了。
A
Amita
麦子产量是不行,我记得那时学校种的半山坡的麦子收完了只够两大簸箕,不知道是不是都被附近的农民偷了
A
Amita
我们那时要求学生给学校农地积肥,大部分同学都是带的草木灰,我第一次时比较傻,家里养了一些鸡,我把鸡粪带到学校,臭死了哈哈
B
BeagleDog
你去唱坛逛过没?看你歌词记得好,唱功应该也不会差了吧。
t
tomcat801
每人两个馒头 ? 收支平衡了。。。
t
tomcat801
割草积肥拾麦穗 越干越喜欢!

现在想想   那时候   干啥都是一天 十几个小时 

比如:  挑土  挑水    挖地  刨地  割麦子等等,  锄地 。。。。  累的半死

华府采菊人
你舅妈是我表叔家的叔伯姨?
华府采菊人
“合作社里养着一群小鸭子”, 因为是公社化之前写的歌
走资派还在走
凑合
走资派还在走
全班四十多人再加上老师,捡的麦穗差不多够蒸俩馒头的。
B
BeagleDog
如果你去唱坛参加比赛啥的,我们去给你捧场。
走资派还在走
有一年回国,正赶上朋友唱《淮河营》,非得拉上我;结果将就着去了个栾布,好在就几句唱

耳听得战鼓咚咚咚的打

只打得栾布心理乱如麻

找个机会我就开溜了吧

算是没砸,还真有拍巴掌叫好儿的

 

B
BeagleDog
你是什么时候学的《淮河营》?不会是文革前吧?能客串《淮河营》真挺厉害的!
走资派还在走
老爷子喜欢京剧,学马连良,所以我也跟着唱几嗓子,比划几下。那次淮河营是朋友组的局,我纯属是凑热闹,起哄。
B
BeagleDog
文学城里真是藏龙卧虎呀!
原上草2017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