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上海的穷人日子

华府采菊人
楼主 (文学峸)

余生太晚, 没经历那个旧社会, 都是听来的, 有点事家里老辈子讲的, 也有什么亲戚朋友啥人啥人的父母说的。

到上海来的人,绝大多数还是有什么亲戚朋友可以投靠, 一个穷人自说自话从乡下跑上海来的也有, 但不多,倒是“逃”来的, 真的有“身无分文”的, 比如一个地下党员,从长江沿岸不定哪个城市,在差不多被国民党抓住的时候, 非常机警了逃了, 来不及带任何东西, 可能就是口袋里几个小钱,这类故事在革命回忆录中常见,地下党大概都知道, 要想找到党组织, 最容易的地方是上海的租界, 于是这位革命前辈或一路要饭或蹭车混车来到了上海,一路上肯定很狼狈, 但没被饿死。

如果这位地下党是个知识分子, 大概率会在上海有什么亲戚朋友同学啥的,到了上海用个王二麻子理由借点钱,不会太难, 但若是一个工农群众,恐怕找人借钱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但是, 好像没有在那篇回忆文章中, 有人说起逃到了上海饿死的, 有人抬杠, 饿死了还能写回忆录吗? 肯定不能!可也没有人提到自己的战友同事饿死的, 是吗?想必这类工农党员,能够找点什么活干干, 挣点钱活下去可以找组织。

不过, 上海找事做也是很不容易的, 比较规矩一点的商铺工厂哪怕再小, 也得要铺保, 也就是担保的,那种逃避国民党抓捕的地下党员, 上哪儿找铺包呀?地下党专门开设了一些店铺,就是为地下党员做铺保用,无铺保就只好打些散工,又会遇到麻烦, 比如上海推桥头, 就是站桥头看到三轮车(或什么老虎塌车)上桥十分艰难, 上去推一把, 会得到几分钱,但是, 这种活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 那是帮会控制的, 三毛流浪记里就有这个桥段, 但地下工作者这点苗头还是一轧就轧出来的,先观察一下, 谁是管事的帮会小头头,然后试着上去套套近乎, 说说自己的苦衷,也表明自己会按规矩办事的,管事的白相人叫谁推不是推呀, 很可能就让你去试试,做过地下党肯定拎得清, 得到点钱马上上交, 分到了钱马上去买盒烟上上供,这样, 不管好坏,饿不死了, 可以留着生命为革命。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三个儿子, 不就是在上海街上流浪过吗?估计毛岸英少年小伙一个,所以带着两个弟弟都没被饿死,只不过岸龙丢了,岸青被打傻了,搞丢的估计是太小, 哥哥们也不是真的大人, 打傻那位应该是自己基因也不太对对头, 否则不会光拼命打他一个, 岸英也会同时被打的, 他却没有。

不管咋的, 他仨兄弟没被饿死, 估计他们流浪的时候不是冬天, 因为上海的冬天真的很恼火, 而春夏秋三季蹲哪个屋檐底下, 也能熬过夜晚。

 

 

 

老商
三毛流浪记(主席是老毛,三个儿子是小毛)
桂雨1
上海找个工应该问题不大,比现在大学毕业生可能还要容易,最差的做码头工人没有问题,扛包子
桂雨1
最喜欢张乐平的三毛连环画,好白相
c
chufang
扛包子大概是只有苏北人去干。江南人可以设法做店员。
桂雨1
所以我说最查的就是扛包子,饿不死的。那时人到上海都是有同乡人在,没有同乡人找的话也不大会来
老商
我跟桂雨小同志所见略同,上次你问的歌词:渔米乡水成网,二岸青青稻殻香,,,我已记不得那首歌的题名了,健忘!
老商
你如果来多伦多,寻工作找老商!我不会让你扛包子的。
清迈
49年之前,上海是移民城市,最早的大规模移民是闹长毛。移民开始都是找同学同宗同乡同门
老商
女孩最容易找的工作是"护士"。(进修一段时间)。
老商
参加邦会(如:青洪邦)进茶馆一坐,把筷子搁在碗上(暗号)邦里人见到会过来洽谈。
桂雨1
老商你在多伦多?我一直以为你在温哥华,多伦多下雪了吧?
桂雨1
不过看你说以前的生活费用你倒记得清楚,还是对铜钿上心 :)
老商
下过一次小雪。温哥华是富人住的,消费高,多伦多寻工作容易,华人成群成堆,不只是唐人街,是唐人区。
老商
健康第一,愉快第二,金钱第三,
华府采菊人
那是电影《蚕花姑娘》的插曲, 满船鱼鳞闪亮光, 照得那个姑娘心花放
华府采菊人
上海的码头工第二大帮是湖北帮, 武汉附近的, 而武汉的码头工却主要是河南信阳人, 好像是住徐家棚那一片
老商
桂雨1想知道,我代她谢谢侬!
c
chufang
"金陵春梦“上来的吧。
清迈
估计那要是辛亥革命之前的事了。听阿拉爷老头子讲,1940年左右,他爸爸我爷爷曾带他去过青莲茶馆,因年小未曾蒙受半点感化
老商
好像是!
n
nnndayd
记得有个电影,好像叫上海的故事,讲码头工人的。

工人住在棚户区,但是片中吃饭的镜头,让我颇为惊讶。因为桌子上摆着一碗红烧肉。看电影的时候是1977年,物资供应刚开始好转,但是红烧肉也不是家常吃饭会有的。旧上海一个住在棚户区的码头工人,日常吃饭的桌上竟然有一碗红烧肉。

清迈
凡扛包的装卸工都要吃肉。曾亲耳听一位装卸工忆苦思甜,早饭要吃烧饼夹熏肉,否则上跳板腿会抖,摔下来要出人命的。
信笔由墨
女孩最容易找的工作应该是收银,不须学历,不考英语。
吾道悠悠
当年常去熟菜店买些荤菜,

看见门口处常停着人力板车,拉车人在店堂里喝着啤酒,吃着猪头肉叉烧之类的。

吾道悠悠
初来上海没工作时,也可去拉黄包车,

但拉黄包车需要押金,还要会认路和懂上海话。

老商
收銀工資低於護士。
老商
拉黃包車參加馬拉松賽,獲獎可以退休了。
清迈
杜六房
m
man008
我估摸着毛岸龙被毛岸英给卖了换成小笼包吃了。
华府采菊人
别谢我, 要谢就感谢党感谢毛主席
Y
Yummy2000
我奶奶的妹妹,夫妻两个到上海拉黄包车,在郊区搭了个茅草屋。后来居然落户在上海了
笔名老忘06
一群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反骨。
灵动的双子
有文章写过毛岸英毛岸青是潘汉年从上海马路上找来的,因为真正的两兄弟已经不知所终,所以

老毛把岸英送去朝鲜战场眼睛都不眨,他心中有怀疑但找不到证据。

米奇的厨房
我爷爷当年是天一影业的高级职员,日子好像还是很好过的
六月骄阳
记得祖父辈说解放前两只银洋钿可以换一只金戒指,请个娘姨买汰烧一个月9个银洋钿,上海一个普通工人工资四五十

个银洋钿一个月,可以在市区租两间卧室的房子,老婆不用工作请个娘姨做家务还能小菜钱里省下一点打打小麻将。娘姨在上海一个人挣的每月9个洋钿能养活乡下的男人和一窝孩子了,做几年还能买下几亩地

农业砖家
别的不知道,1949年前上海纺织厂工资必须一天发二次,不然的话钱到下午就毛了:)
y
yefenghaiyun
我估摸着地狱已经在等着你了。心思很坏很黑暗。这位作者也是。
y
yefenghaiyun
不仅仅是反骨,心肠很坏。
p
puyh
这是什么逻辑,一个被打傻了,另外一个也必须被打傻?
华府采菊人
你的意思毛家三兄弟实际上是假的?
华府采菊人
1900年也是1949年前, 包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代
华府采菊人
一个打傻了一个打跑了,留下的是否有很多疑问
n
nydct
毛岸英长得很像杨开慧。他们当时是被送到上海的吧,否则自己怎么可能从湖南流浪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