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时代, 政府是不管的, 只要老板愿意, 今儿拜师明儿出徒也行, 但行有行规,技术工种学徒三年, 没有工资只有零用钿,俗称“吃三年萝卜干。满师后需要帮工(或称为帮师)三年,这时就有工资了,不高。
六年熬下来, 有没有本事就看个人造化了,愿意留下来, 老板或师傅旧的付师傅的工钱, 当然不会和原来的师傅相同,愿意走的话也可以, 如果手艺学得好, 老板想留, 就得付真正师傅的工资。
另外找事不难, 除非技术实在鸭鸭污,新东家开工资多少, 全看你的手艺好坏。
解放后,取消了帮工三年的习俗, 新工人们当然是高兴万分, 而且有很短一段时候, 满师考级, 考到几级是几级,我一个小学同学的大哥哥(比他大二十来岁),解放前初中毕业, 到江南造船厂学钳工, 关键其老子就是该厂的老工人,所以师傅就是”老爷叔“, 当然认真教, 学徒有文化学得很快很好, 出师赶上好日子, 考上几级是几级, 这老哥考”应知“部分没问题, 初中毕业的嘛, ”应会“部分师傅教得好, 也考得非常出色, 应知应会均达到了八级钳工标准, 据说二十来岁就成了八级钳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师的工资成了48块,四清之后, 出师后拿42块,到了文革开始之后进厂的人, 出师一律36块, 据说是为了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于是人们高呼”三十六块万岁“,现在看来, 是大家”误解了毛主席“, 才造成的钞票越来越少的。
真的做到了均贫。我们那里二级工比上海还少5毛,35.5元。大家都调侃,合唱“幸福的 咪(3)--嗦(5)--嗦 (5)”
工种?
同一工种,全国各地的差别只是由于所在地的工资类别。上海是8类地区(如果没记错的话)。广州是10类地区。即使是广州,一般工种的一级工也就是三十多。
我家乡是6类地区,多数一级工的月工资是三十刚出头。36元已经是某些工种的二级工的薪资了。
城镇人均实际购买力和生活水平,那20年不说是下降的,至少是停滞不前的。农民就更差了。
二战后那么低的起点,20年没有起色,还有什么可辩解的?
理工科大中专毕业,转正后的工资为(我们家乡,6类地区):
大学本科:56元;(类比国家行政干部22级);
大专:49.5元;(类比行政23级);
中专(国家级,省级): 43元;(类比行政24级);
中专(地区或县办):38元;(类比行政25级,办事员)
当年以上技术人员全都是“技术员”(后来大学本科毕业者为“助理工程师”)。他们的待遇是按国家规定,不是自订的。
在我们那里,一般工种的二级工月工资不超过38元。
贴系统是抄苏联的,细则很繁复。除了现金部分,还有补贴的票证,肉票、蛋票、糖票、牛奶票、。。。搞计划经济的,自以为是得很,只有他们才懂,如何优化资源的配置。
不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这类骗人的漂亮假话,大话,空话,国内一些行业的劳工的工资,已经高于了白领文员。
6类地区,广州是10类,同工种、同级的的话,我家乡的工资比广州的会少几元。据我所知,我们那里的一级工月工资大多是三十多一点,二级工比一级工多几元,但是可能都不超过38元。
国军时代, 政府是不管的, 只要老板愿意, 今儿拜师明儿出徒也行, 但行有行规,技术工种学徒三年, 没有工资只有零用钿,俗称“吃三年萝卜干。满师后需要帮工(或称为帮师)三年,这时就有工资了,不高。
六年熬下来, 有没有本事就看个人造化了,愿意留下来, 老板或师傅旧的付师傅的工钱, 当然不会和原来的师傅相同,愿意走的话也可以, 如果手艺学得好, 老板想留, 就得付真正师傅的工资。
另外找事不难, 除非技术实在鸭鸭污,新东家开工资多少, 全看你的手艺好坏。
解放后,取消了帮工三年的习俗, 新工人们当然是高兴万分, 而且有很短一段时候, 满师考级, 考到几级是几级,我一个小学同学的大哥哥(比他大二十来岁),解放前初中毕业, 到江南造船厂学钳工, 关键其老子就是该厂的老工人,所以师傅就是”老爷叔“, 当然认真教, 学徒有文化学得很快很好, 出师赶上好日子, 考上几级是几级, 这老哥考”应知“部分没问题, 初中毕业的嘛, ”应会“部分师傅教得好, 也考得非常出色, 应知应会均达到了八级钳工标准, 据说二十来岁就成了八级钳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师的工资成了48块,四清之后, 出师后拿42块,到了文革开始之后进厂的人, 出师一律36块, 据说是为了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于是人们高呼”三十六块万岁“,现在看来, 是大家”误解了毛主席“, 才造成的钞票越来越少的。
真的做到了均贫。我们那里二级工比上海还少5毛,35.5元。大家都调侃,合唱“幸福的 咪(3)--嗦(5)--嗦 (5)”
工种?
同一工种,全国各地的差别只是由于所在地的工资类别。上海是8类地区(如果没记错的话)。广州是10类地区。即使是广州,一般工种的一级工也就是三十多。
我家乡是6类地区,多数一级工的月工资是三十刚出头。36元已经是某些工种的二级工的薪资了。
城镇人均实际购买力和生活水平,那20年不说是下降的,至少是停滞不前的。农民就更差了。
二战后那么低的起点,20年没有起色,还有什么可辩解的?
理工科大中专毕业,转正后的工资为(我们家乡,6类地区):
大学本科:56元;(类比国家行政干部22级);
大专:49.5元;(类比行政23级);
中专(国家级,省级): 43元;(类比行政24级);
中专(地区或县办):38元;(类比行政25级,办事员)
当年以上技术人员全都是“技术员”(后来大学本科毕业者为“助理工程师”)。他们的待遇是按国家规定,不是自订的。
在我们那里,一般工种的二级工月工资不超过38元。
贴系统是抄苏联的,细则很繁复。除了现金部分,还有补贴的票证,肉票、蛋票、糖票、牛奶票、。。。搞计划经济的,自以为是得很,只有他们才懂,如何优化资源的配置。
不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这类骗人的漂亮假话,大话,空话,国内一些行业的劳工的工资,已经高于了白领文员。
6类地区,广州是10类,同工种、同级的的话,我家乡的工资比广州的会少几元。据我所知,我们那里的一级工月工资大多是三十多一点,二级工比一级工多几元,但是可能都不超过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