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珍珠港遭袭后战舰总数被日本联合舰队碾压的窘境,到太平洋战争后期,高达616艘各型战舰的庞大规模,美国战争机器全力开动后所爆发出的惊人工业实力,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星期航母”击败日本
战争爆发初期,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方向的作战实力是不如日本联合舰队的。美国海军作为西方老牌海上强国,当时刚刚进入了主战装备的换代期。太平洋舰队的绝大多数主力舰基本都是一战时期生产的老船。
而日本为了早日夺取亚太地区霸权,已经潜心准备多年,联合舰队作为其霸权路上的核心力量更是投入了巨量心血。船坚炮利,兵源素质也登峰造极。这也是为何直到中途岛海战前,太平洋战场上一直都是日攻美守的态势。
但美国本土的工业生产进入战时状态后,双方的力量对比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总共生产了6771艘各型作战舰艇,这一数字还没有算上在夺岛作战中贡献巨大的6万余艘登陆艇,而日本的生产数量仅为238艘,这个数字与美国相比着实就显得有些可怜了。
工业产能上的巨大差距也注定了日军太平洋战争败北的结局,尤其在战争后期,日军付出惨重伤亡,终于击沉一艘美军航母后,下一个星期就会有一艘新的航母重新补充到舰队中。为了进一步打击日军的作战信心,美国海军还会沿用被击沉航母的名字,可谓是杀人诛心。
正是靠着战舰“下饺子”一般的下水速度,美军才能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并最终让悍不畏死的日本臣服于自己的脚下。 辉煌不再的美国海军
慑于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的强大实力,有网友提出,如未来与美军开战,美国依然能“下饺子”,分分钟就能生产出上百艘航母战舰这样的论断。事实上,真不一定。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海军的造舰速度一直在不断放缓,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战舰与二战时期的战舰相比,建造的难度有了几何级别的提高。
从舰船吨位上来说,二战时期的美军护航航母仅有1万吨左右,注意,这可是航母,而且是当时美海军远洋作战的主力船只。
而目前中国海军的第三艘航母“福建”号的满载排水量高达8万吨,是二战时期美军护航航母的8倍。
美海军现役的核动力超级航母更大,排水量均在10万吨以上,是二战航母的10倍。
哪怕以驱逐舰这种海军战斗序列中体量较小的舰艇来比较,二战时期为美军立下赫赫战功的“弗莱彻”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3500吨,而如今美国海军正在大肆建造的“伯克”3型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9300吨,是“弗莱彻”的近3倍。
除了大小不同,二战舰船与现代战舰之间的技术差距更为夸张,如果把现代战舰比作一辆汽车,那二战舰船就像儿童手里的玩具,这样的差距同样会让制造工期成倍上升。
同样以前文提到的“弗莱彻”为例,该舰也被称为二战美海军最先进的驱逐舰。装备了当时性能最好的MK12系列高平两用127MM舰炮,这种舰炮采用了当时众多前沿技术,如电动炮架,随动扬弹机,液压反冲等等。
除了先进的舰炮系统,“弗莱彻”的雷达更是当年绝对的尖端技术,不但装备可在120公里距离上探测到典型空中目标的SC对空雷达,还安装了美国海军第一种对海搜索雷达,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
但“弗莱彻”与现役的“伯克”3型驱逐舰相比,就不免显得有些“简陋”了。“伯克”3装备的SPY-6相控阵雷达,对第5代隐身战机这样的低可探测性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也高达400公里以上,与“弗莱彻”相比完全是望远镜和盲人的区别。
要达到这样的技术进步,整艘战舰的技术复杂程度的改变自然是天翻地覆。这也是为何“弗莱彻”在参与作战的两年间就能够达到175艘的原因,而“伯克”3首舰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造,直到2021年6月才顺利下水,开始海上航行试验。
现代战舰的复杂程度,已经注定了美国海军再也无法像二战时期那样,于短时间内生产出数百艘航母战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美国海军无法再像二战时期那样建造新战舰来快速增强实力,但毕竟是世界第一海军,底蕴非同一般。一旦开战,美国海军依旧可以通过恢复封存战舰的办法快速增加手中的战舰数量。 *****
目前美国海军可以从封存状态迅速恢复至作战状态的军舰中,就包括了2艘“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3艘“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以及11艘“提康罗德加”级导弹巡洋舰,总排水量高达40余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舰艇不仅可以立即投入作战,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升级改装,获得不亚于现役型号战舰的作战能力。
例如“塔拉瓦”只需要更换使用耐热材料的甲板,就能够具备起降F35B隐形战机的能力,“小鹰”作为一型标准现代航母本就能够起降F35C隐形舰载机,而“提康罗德加”也可以通过更换新型SPY6雷达获得更强悍的区域防空能力,是一股极具威胁的力量。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如今的美军已经没有了“星期航母”的造舰实力,但其规模庞大的封存舰队所拥有的战争潜力仍然不容小觑
只有Virgina一家船厂造军舰,周期非常长,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航母不得不外包给印度船厂维护。
中国有能力同时造3艘航母。中国造船能力世界第一,造船总吨位超过世界的40%以上。
在西太平洋,中国海军总吨位和总数超过了美国的,还有中国岸基东风航母杀手导弹可以打到关岛,超音速导弹和成波体变轨导弹不可拦截。
美国二战期间造了147艘航母,还给英国造了38艘护卫航母,拥有军舰4000余艘。
上次我已经给出了这些厂家的名字,他现在还在这里胡说八道,这说明他根本不在乎事实,而是在努力为党宣传。
5家厂的名字见下面帖子。不信可以直接去网上找这些厂家。
Marinette Marine,Austal USA(这两家主要生产LCS和未来的FFGX);Bath Iron Works; Ingalls Shipbuilding(这两家负责生产美国海军驱逐舰以上级别大型非核舰艇);Northrop Grumman Newport News(这家负责美国所有核动力舰艇生产)。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568615.html
各厂官网如下:
Marinette Marine (坎分迪尼集团马里内特海事造船厂):https://fincantierimarinegroup.com/
Austal USA (奥斯特集团奥斯特美国船厂):https://usa.austal.com/
Bath Iron Works (通用动力巴斯钢铁公司船厂):https://gdbiw.com/
Ingalls Shipbuilding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英格尔斯船厂)https://ingalls.huntingtoningalls.com/
Northrop Grumman Newport News(诺斯罗普集团纽波特纽斯造船厂)https://nns.huntingtoningalls.com/
存心骗人。
自少有4位退役将军,2位中将司令,2位少将,还有经济金融专家,工业专家,科学家,他们对美国海军了如指掌,对美国造船了如指掌。他们最近一再指出美军的造船能力。
警告你少给我贴标签,否则骂你。
你读过大学没有?你老师教过你怎么使用文献么?
人在做天在看,读者自会明白。
在巴斯钢铁和英格尔斯船厂正在同时制造10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具备了立即投入战争的作战能力。
战时可以急速扩产。
你掌握的信息比他们更多更精准。
比如说鸭绿江改河道了,改到了38线了。
东风导弹是航母杀手,可以打到关岛,而且目前美国无法拦截。
有管 面的 馅的 包的 。。。。。。 包好了 下 那都不是个事儿。
我说:点凉水啊!
他:不用,捞出来凉凉就行!
原来他家煮饺子都是一滚就捞出吃了
可一直也是平安无事可见“傻小子睡凉炕全凭身体壮”也是有道理的!
我就把给“三滚饺子两滚面”传授给他了。
中国造船三大产品都在造:
航母。
LNG。
游轮。
美国军费层层剥皮赚钱效率低,和中国同样干成一件事相比,美国军费需要4倍的钱。
我们可能只是遵照老习惯了
现在用电、煤气炉控制温度容易。可以更方便的下饺子了
事实如此。看来你老师真没教过你如何使用文献资料。学过的人都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当然,也可能你是知道的,但是存心要骗人。
好比你看超市价格涨了还是跌了,不是看某华网,而是比较一下超市价格表。
看美国有几个厂造军舰,最直接的就是看看近来美军战舰都是那个厂造的,而不是去看不知来源的网上自媒体消息。
不是只要是印刷出来的,网上发表的,号称专家说的就必定是正确的。如果牛顿说得一定正确,就不会有爱因斯坦了。
面对事实,面对文献,作者是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符合逻辑和事实。
算我免费教一下如何使用文献吧。
不知道的,自己谷歌或者百度FFGX或者星座级护卫舰。然后各位都知道正在批量生产的美国海军的伯克级驱逐舰,自己上网找找就知道它们都是巴斯钢铁和英格尔斯船厂的产品。还有大名鼎鼎的濒海战斗舰,也正在批量生产中,自己找找它们是哪家厂的产品,马上就能找到奥斯特美国和马里内特船厂了。
至于纽波特纽斯厂,估计没有人会不知道这是美国核动力舰艇的制造厂。
这就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如何查找可靠文献资料的方式。
从珍珠港遭袭后战舰总数被日本联合舰队碾压的窘境,到太平洋战争后期,高达616艘各型战舰的庞大规模,美国战争机器全力开动后所爆发出的惊人工业实力,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星期航母”击败日本
战争爆发初期,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方向的作战实力是不如日本联合舰队的。美国海军作为西方老牌海上强国,当时刚刚进入了主战装备的换代期。太平洋舰队的绝大多数主力舰基本都是一战时期生产的老船。
而日本为了早日夺取亚太地区霸权,已经潜心准备多年,联合舰队作为其霸权路上的核心力量更是投入了巨量心血。船坚炮利,兵源素质也登峰造极。这也是为何直到中途岛海战前,太平洋战场上一直都是日攻美守的态势。
但美国本土的工业生产进入战时状态后,双方的力量对比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总共生产了6771艘各型作战舰艇,这一数字还没有算上在夺岛作战中贡献巨大的6万余艘登陆艇,而日本的生产数量仅为238艘,这个数字与美国相比着实就显得有些可怜了。
工业产能上的巨大差距也注定了日军太平洋战争败北的结局,尤其在战争后期,日军付出惨重伤亡,终于击沉一艘美军航母后,下一个星期就会有一艘新的航母重新补充到舰队中。为了进一步打击日军的作战信心,美国海军还会沿用被击沉航母的名字,可谓是杀人诛心。
正是靠着战舰“下饺子”一般的下水速度,美军才能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并最终让悍不畏死的日本臣服于自己的脚下。
辉煌不再的美国海军
慑于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的强大实力,有网友提出,如未来与美军开战,美国依然能“下饺子”,分分钟就能生产出上百艘航母战舰这样的论断。事实上,真不一定。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海军的造舰速度一直在不断放缓,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战舰与二战时期的战舰相比,建造的难度有了几何级别的提高。
从舰船吨位上来说,二战时期的美军护航航母仅有1万吨左右,注意,这可是航母,而且是当时美海军远洋作战的主力船只。
而目前中国海军的第三艘航母“福建”号的满载排水量高达8万吨,是二战时期美军护航航母的8倍。
美海军现役的核动力超级航母更大,排水量均在10万吨以上,是二战航母的10倍。
哪怕以驱逐舰这种海军战斗序列中体量较小的舰艇来比较,二战时期为美军立下赫赫战功的“弗莱彻”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3500吨,而如今美国海军正在大肆建造的“伯克”3型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9300吨,是“弗莱彻”的近3倍。
除了大小不同,二战舰船与现代战舰之间的技术差距更为夸张,如果把现代战舰比作一辆汽车,那二战舰船就像儿童手里的玩具,这样的差距同样会让制造工期成倍上升。
同样以前文提到的“弗莱彻”为例,该舰也被称为二战美海军最先进的驱逐舰。装备了当时性能最好的MK12系列高平两用127MM舰炮,这种舰炮采用了当时众多前沿技术,如电动炮架,随动扬弹机,液压反冲等等。
除了先进的舰炮系统,“弗莱彻”的雷达更是当年绝对的尖端技术,不但装备可在120公里距离上探测到典型空中目标的SC对空雷达,还安装了美国海军第一种对海搜索雷达,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
但“弗莱彻”与现役的“伯克”3型驱逐舰相比,就不免显得有些“简陋”了。“伯克”3装备的SPY-6相控阵雷达,对第5代隐身战机这样的低可探测性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也高达400公里以上,与“弗莱彻”相比完全是望远镜和盲人的区别。
要达到这样的技术进步,整艘战舰的技术复杂程度的改变自然是天翻地覆。这也是为何“弗莱彻”在参与作战的两年间就能够达到175艘的原因,而“伯克”3首舰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造,直到2021年6月才顺利下水,开始海上航行试验。
现代战舰的复杂程度,已经注定了美国海军再也无法像二战时期那样,于短时间内生产出数百艘航母战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美国海军无法再像二战时期那样建造新战舰来快速增强实力,但毕竟是世界第一海军,底蕴非同一般。一旦开战,美国海军依旧可以通过恢复封存战舰的办法快速增加手中的战舰数量。 *****
目前美国海军可以从封存状态迅速恢复至作战状态的军舰中,就包括了2艘“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3艘“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以及11艘“提康罗德加”级导弹巡洋舰,总排水量高达40余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舰艇不仅可以立即投入作战,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升级改装,获得不亚于现役型号战舰的作战能力。
例如“塔拉瓦”只需要更换使用耐热材料的甲板,就能够具备起降F35B隐形战机的能力,“小鹰”作为一型标准现代航母本就能够起降F35C隐形舰载机,而“提康罗德加”也可以通过更换新型SPY6雷达获得更强悍的区域防空能力,是一股极具威胁的力量。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如今的美军已经没有了“星期航母”的造舰实力,但其规模庞大的封存舰队所拥有的战争潜力仍然不容小觑
只有Virgina一家船厂造军舰,周期非常长,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航母不得不外包给印度船厂维护。
中国有能力同时造3艘航母。中国造船能力世界第一,造船总吨位超过世界的40%以上。
在西太平洋,中国海军总吨位和总数超过了美国的,还有中国岸基东风航母杀手导弹可以打到关岛,超音速导弹和成波体变轨导弹不可拦截。
美国二战期间造了147艘航母,还给英国造了38艘护卫航母,拥有军舰4000余艘。
上次我已经给出了这些厂家的名字,他现在还在这里胡说八道,这说明他根本不在乎事实,而是在努力为党宣传。
5家厂的名字见下面帖子。不信可以直接去网上找这些厂家。
Marinette Marine,Austal USA(这两家主要生产LCS和未来的FFGX);Bath Iron Works; Ingalls Shipbuilding(这两家负责生产美国海军驱逐舰以上级别大型非核舰艇);Northrop Grumman Newport News(这家负责美国所有核动力舰艇生产)。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568615.html
各厂官网如下:
Marinette Marine (坎分迪尼集团马里内特海事造船厂):https://fincantierimarinegroup.com/
Austal USA (奥斯特集团奥斯特美国船厂):https://usa.austal.com/
Bath Iron Works (通用动力巴斯钢铁公司船厂):https://gdbiw.com/
Ingalls Shipbuilding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英格尔斯船厂)https://ingalls.huntingtoningalls.com/
Northrop Grumman Newport News(诺斯罗普集团纽波特纽斯造船厂)https://nns.huntingtoningalls.com/
存心骗人。
自少有4位退役将军,2位中将司令,2位少将,还有经济金融专家,工业专家,科学家,他们对美国海军了如指掌,对美国造船了如指掌。他们最近一再指出美军的造船能力。
警告你少给我贴标签,否则骂你。
你读过大学没有?你老师教过你怎么使用文献么?
人在做天在看,读者自会明白。
在巴斯钢铁和英格尔斯船厂正在同时制造10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具备了立即投入战争的作战能力。
战时可以急速扩产。
你掌握的信息比他们更多更精准。
比如说鸭绿江改河道了,改到了38线了。
东风导弹是航母杀手,可以打到关岛,而且目前美国无法拦截。
有管 面的 馅的 包的 。。。。。。 包好了
下 那都不是个事儿。
我说:点凉水啊!
他:不用,捞出来凉凉就行!
原来他家煮饺子都是一滚就捞出吃了
可一直也是平安无事
可见“傻小子睡凉炕全凭身体壮”也是有道理的!
我就把给“三滚饺子两滚面”传授给他了。
中国造船三大产品都在造:
航母。
LNG。
游轮。
美国军费层层剥皮赚钱效率低,和中国同样干成一件事相比,美国军费需要4倍的钱。
我们可能只是遵照老习惯了
现在用电、煤气炉控制温度容易。可以更方便的下饺子了
事实如此。看来你老师真没教过你如何使用文献资料。学过的人都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当然,也可能你是知道的,但是存心要骗人。
好比你看超市价格涨了还是跌了,不是看某华网,而是比较一下超市价格表。
看美国有几个厂造军舰,最直接的就是看看近来美军战舰都是那个厂造的,而不是去看不知来源的网上自媒体消息。
不是只要是印刷出来的,网上发表的,号称专家说的就必定是正确的。如果牛顿说得一定正确,就不会有爱因斯坦了。
面对事实,面对文献,作者是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符合逻辑和事实。
算我免费教一下如何使用文献吧。
不知道的,自己谷歌或者百度FFGX或者星座级护卫舰。然后各位都知道正在批量生产的美国海军的伯克级驱逐舰,自己上网找找就知道它们都是巴斯钢铁和英格尔斯船厂的产品。还有大名鼎鼎的濒海战斗舰,也正在批量生产中,自己找找它们是哪家厂的产品,马上就能找到奥斯特美国和马里内特船厂了。
至于纽波特纽斯厂,估计没有人会不知道这是美国核动力舰艇的制造厂。
这就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如何查找可靠文献资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