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改成沪语版 果然生动了许多,对宝总的塑造也加分。公平讲胡歌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

L
LoveCatDog
楼主 (文学峸)

拍戏三年 从黄金单身汉变成拖家带口的娃爹,都要感谢王家卫导演阿

大兔子张三
和这四个女人纠缠半天,还是发现接地气儿的生活最真实,有家人心里踏实多了
s
shamrock100
我也是普通话看一半转到沪语版,觉得生动多了。
海上垂钓的猫
看了两个普通话小视频,幸亏我一开始就坚持看了沪语版,
大兔子张三
我也在二刷,

 

第一遍没仔细看,甚至没看到温兆伦,哇塞还大明星,李李才是大明星好伐?

范总太有趣了,笑死。

S
SimpleJoy
这里有一篇时尚博主的文章,指出了剧中服饰及珠宝的品牌

200万项链、米兰借来的古董、大把劳力士...《繁花》的服装有多用心?

这些都是植入广告,怎么可能是假的。

L
LoveCatDog
第二遍看到好多细节,温兆伦是真人吗?费翔矮了不少,范总就是大开心果啊
大兔子张三
二刷我终于看明白前因后果了,王家卫的作品没假货,我刚刚质疑珠宝是假的,结果被
大兔子张三
我去查了演员表,温兆伦是真人,费翔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中
L
LoveCatDog
玲子送汪小姐的珍珠耳环看出来了吗?爷叔厉害随口就说不超过500块,汪小姐还真是天真

攒的两万多买车钱就给出去了,因为是宝总送的礼物所以想留下来。

但是想不通她为什么把耳环拿到单位去显摆,于公于私都不合适,真是招恨啊

s
shamrock100
拿到单位本来想上交的。我怀疑她真会掏两万多买一副耳环,即使是宝总送她的,编剧夸张有点过了。
7
7Sle
汪一直显摆呀,一直在收礼。梅瓶说“你把耳环交上去,别人以为你一直都收这么贵重的礼物”。梅瓶以前没举报,金花也不知道而已。
c
cafe_AuLait
胡歌没性张力也没那年代匪气,黄觉就很欲,不限定上海籍演员和年龄层可演阿宝的就广了。阿宝就是有几分色相的底层瘪三发家
忘忧萱草
此剧植入广告70多个,赚了数亿~~~
7
7Sle
汪不知柴米贵。车贵也撞了,耳环贵也收了,开业宴贵也办了。。我觉得宝总最后拼命炒股,就是想赚更多钱救汪,汪做生意更是大手笔

有种说法,雪芝死了,宝总心灰意冷,要退出股市,但他也想挣更多钱吧,多挣钱才能有情有义帮助人。

强总宝总都是,股海拼搏为红颜。LOL

 

7
7Sle
宝总没性张力就演对了。剧中他和女的都很清白 :)
L
LoveCatDog
宝总让爷叔捯饬的过于精致,不过上海滩买账啊。小李子演的那部catch me if you can也是靠外表唬人骗婚骗钱,

不要太成功

L
LoveCatDog
除非是恋人之间赠礼,不然要上交还不如退回去,宝总知道制度也知道她收入少,

汪就算天真也不傻呀,只能说编剧故意制造冲突

a
aluminiums
她工资应该就四五百吧。但不知外贸部的是否有高额奖金
v
valore
周正毅是这样的,底层瘪三发家
7
7Sle
她工资一千五,存款两万多准备买车的。
s
shamrock100
存了一万多,还有一万多是老爸给的,我不觉她会用这些钱去买一对暗恋对象给的耳环,毕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
海上垂钓的猫
请问瘪三是不是很歧视的称谓?
L
LoveCatDog
她的2万6都已经给玲子了,后来宝总退给她说就值500,她就扣除500拿回去买车了,结果车祸。。。
7
7Sle
父母宠爱,不知柴米贵。她颐指气使,到深圳工厂求人办事都很横,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像富家千金派头~
s
shamrock100
所以说编剧编着编着把人设给忘了,汪小姐这个人物其实很悬浮。
s
shamrock100
感觉普通人家女孩听说一副耳环值自己两年工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太贵重了,不能收,应该直接退回去,而且汪小姐不是不讲原则的人
v
valore
内娱男演员有性张力的不多,要么清水寡淡,要么脏兮兮的卖肉。中青年这一层已好过年轻一代
s
shamrock100
宝总很看重汪小姐在27号的位置,也不会随随便便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编剧编的这里这两个都像傻子。
7
7Sle
+1,汪这人设是最不可信的,我见过普通人家大学生上班都很谦虚,没见过跟调查组领导都吵架。收礼也不看后果。
S
SimpleJoy
人家爷爷是资本家
S
SimpleJoy
是的
v
valore
底层不是贬义词,上层不是褒义词。过去中国一百年阶层剧变频繁又寻常。人是品性决定的,周成了上海首富品性没有提升
新游客
特喜欢陶陶的角色和表演。和小说里很不一样,但更????趣。25集里说自己是只赤膊鹌鹑,多一根毛都破老婆芳妹拔掉,笑死人不偿命
7
7Sle
不上交就是破坏纪律,调查组问她为什么不上交,她回答不上来(她对他有爱恋),有特殊关系,等于又踩了红线。
c
cafe_AuLait
不拍成王晶你就不懂事,就怕有些人金瓶梅也能洗白
c
cafe_AuLait
大数据时代众多普通人都热衷晒娃拼娃啃娃脸贴金撑底气,你却说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