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00年以前的情况.
中国招生制度还是很严格管理的,但还是有空可钻的.
比如当考生A靠510分,考生B考530分.某大学招分在500-550分.这两个考生的挡案就会集中在一起.
各大学的招考人员就在这一堆档案里挑.实际上各大学的招考人员的住所是严格保密的,家长是无法接触到招生人员的.
所以要作弊,第一要能换档案,第二能接触到招生人员.
八十年代,北京,该考生父母是国家教委的。
考分通知考生之后。七七级则没有。七七级的考分也不通知考生。
七八级考分出来后,少数名校的招生人员还直接联系高分者,请考生申报或改报他们学校。
我偶然与省招委的人,和参与改卷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认识,了解有关改卷和招生的一些情况。就我理解,每题的分数应该不会错的。有可能出错的是登记分数或转登记。
参加过该卷的说 虽然有检查的但难免出现失误。。。
给分是统一意见后的。现场还有组长(?)负责综合统一。全卷分数也是有复核的。这些地方出错的几率应该很低。
批过好几次
太热了,有年轻的,就让年轻的去了
只知道00年以前的情况.
中国招生制度还是很严格管理的,但还是有空可钻的.
比如当考生A靠510分,考生B考530分.某大学招分在500-550分.这两个考生的挡案就会集中在一起.
各大学的招考人员就在这一堆档案里挑.实际上各大学的招考人员的住所是严格保密的,家长是无法接触到招生人员的.
所以要作弊,第一要能换档案,第二能接触到招生人员.
八十年代,北京,该考生父母是国家教委的。
考分通知考生之后。七七级则没有。七七级的考分也不通知考生。
七八级考分出来后,少数名校的招生人员还直接联系高分者,请考生申报或改报他们学校。
我偶然与省招委的人,和参与改卷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认识,了解有关改卷和招生的一些情况。就我理解,每题的分数应该不会错的。有可能出错的是登记分数或转登记。
参加过该卷的说
虽然有检查的但难免出现失误。。。
给分是统一意见后的。现场还有组长(?)负责综合统一。全卷分数也是有复核的。这些地方出错的几率应该很低。
批过好几次
太热了,有年轻的,就让年轻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