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夏天, 华国锋有没有本事否定邓小平的决定? 当然毛主席肯定没办法做到了, 虽然他有能力

华府采菊人
楼主 (文学峸)

一旦邓小平出来了, 别说华国锋, 就是叶剑英陈云李先念,也没有能力否定邓小平的决定,叶陈李如不同意, 大概只能想方设法给邓小平设个障碍添点堵,而且这三位狡猾得很, 会打着华国锋的旗号说事,邓小平也就坡下驴,过几年顺势把华国锋糊弄下来了。

邓小平有着搞政治斗争的天才,隔山打虎借力打力这类手腕玩得很熟,华叶陈李不是对手,但是, 邓到底是“小”平, 耍心机与毛大爷一比, 绝对就是小巫见大巫,伟大领袖就是伟大, 政治谋略恐怕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这不是贬义, 那位抬杠者在这个问题上别跟帖。

中国历史的轮回,也就是一朝又一代的改朝换代, 在朝代之中的承上启下, 充满着刀光剑影,包括看见看不见的,邓公的政治智慧, 即便是从巩固GCD这一“朝”, 但是定下的“最多只可两任”的规矩(鄙视规定), 怎么说也是动摇了中国历史的“接班”纷争,江胡二公大概比较有现代意识, 或老老实实或不情不愿地这么做了,接下来怎么办?

还有几天, 拭目以待, 看看小学博士的政治行为,颠不颠覆邓公的政治遗产, 重回中华政治传统。

 

白云蓝天
1977年夏天华国锋还握着实权,华国锋是1978年才失势的。
a
akc
我也这么想。78年开始失势。
有言
和老邓水平差距大。-:)
p
planet
邓小平第三次出山是邓起华国锋落, 正如主席说的你们没有人能压得住邓.

例子, 湛江军舰爆炸后苏振华为提振军心让华主席从朝鲜回来后去视察海军, 但被邓副主席否决了(这件事罗瑞卿作为邓在军中的左右手上窜下跳)。 军委主席不能去检阅海军.....。

以后的岁月, 党内稍可以平衡邓的力量是陈云, 邓大姐, 李先念集团-----这些毛朝遗老。

c
coach1960
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失了先手和人心,怪不得别人。华主席虽然是

华主席虽然是文革的受益者,毛亲手提拔的。但是华国锋在毛时代并没有多少劣迹,和老干部及普通民众都没有积怨。抓毛妻粉碎四人帮后竟然要继承毛的政治衣钵,不可理喻。

恢复高考,知青回城,结束阶级斗争,平反昭雪毛时代的受害者,解散人民公社等等,多么紧迫的政治动作啊。特别是右派的平反昭雪,逼迫邓小平在反右问题上做不同程度的“检讨”。可能的话还可以用大饥荒做文章,很多老干部们都脱不了干系。老华磨磨唧唧,没气魄,没韬略。

有言
能力是硬指标。这个没得说。-:)
小百脸
四十六年前的今天----1976年10月10日,

四十六年前的今天----1976年10月10日,粉碎五人帮后第4天, 胡耀邦就提出三条治国建议:停止批邓,人心大顺;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中心就是"人心", 首要是"停止批邓"; 可惜华到底政治敏感性差了点。不管怎么说, 华还是立下大功的, 在人民心目中是好人。

欲千北
+,说得好。华完全可以借平反右派让邓检讨,一石二鸟;借反省三年大饥荒揭前朝遗老的劣迹,甩掉汪东兴。

毛泽东建国后犯了这么多错误 = 给了华国锋这么多的机会。英明领袖没有抓住良机。

欲千北
+,完全赞同。
老生常谈12
华菊的题目就是无稽之谈,1977年邓小平决定?邓小平有胆识抓捕四人帮?粉碎四人帮是比恢复高考重大百倍的事情。

77年高考是党的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决策拍板的,后人可能不知道,但是77级78级不应该不知道。邓是执行者,他使恢复高考提前了半年。

根据邓小平给华国锋写的第一封效忠要求当官的信和第二封要求当官的信来看,邓不可能自己决定再让华国锋签个字。还有人说是政治局决定的,就是想否认华国锋的作用。到了1978年华国锋也是要恢复高考的,以前读过文献证实了这一点,只不过政审条件如何不清楚。华国锋为什么粉碎四人帮?他就是要对文革的很多事情是反对的,他重提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等,他也改革开放,只不过执政时间太短。

历史是胜利者所写,后来一些亲历者回忆也都是心向胜利者。如果华国锋继续掌权,那些亲历者的回忆会有所不同。

至于文学城有一些人说是邓小平而否定华国锋,是基于反毛,因为华国锋的两个凡是,而邓小平基本是否定毛。就是庆祝10.6粉碎四人帮,也只提事不提华国锋本人。

没有华国锋粉粹四人帮,哪来邓小平重新出山?四人帮绝对不可能让他出山。

即使到了1978年了,排名依然是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

欲千北
+100。华立下大功, 在人民心目中是好人。邓应该对华更尊敬一些,对华更好一些,让他担任荣誉虚职。
p
planet
的确, 如没有华国锋粉粹四人帮,邓小平是否可复出是个问题. 如四人帮上台......
白云蓝天
虽然本人支持邓改革开放,不过凭良心说,这跟人心根本无关,尤其是那时人心是可在事后导向的,再说华那时威望很高的。
衡山老道
老邓的能力,在当总书记以及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得到充分表现,除了毛,其他人在能力上都差很远。大家还是比较服气邓的。
衡山老道
老邓也很会团结人,叶帅,陈云,李先念等几个资历相当的人,他都很尊重,其他老人,也得到相应的权力。
白云蓝天
“历史是胜利者所写”——尤其是那时没所谓的人心,不要说华没有失人心,四人帮倒台前也没失人心,谁被打倒谁就失了“人心”。
白云蓝天
尤其是华抓了四人帮之后,威望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深得“人心”的。
衡山老道
已经不错了。华的资历太浅,不能服众。
T
Tiger666
+1!
白云蓝天
“他就是要对文革的很多事情是反对的”——当时在台上的文革造反派全是被华国锋以“打砸抢分子“的名义打下去的,没有一个漏网。
白云蓝天
不能服元老吧,当时华国锋在普通百姓、中下层官员心中威望很高的,除了没有邓那么开阔的思路,他在那个位置上干得挺不错的。
白云蓝天
华国锋跟外国领导人打交道也是很游刃有余的,我相信未来的历史将给华国锋以较高的评价。
白云蓝天
邓只是为了他所获得的权力找到合法依据,所以贬低华国锋,夸大毛时代的错误。这种动机无可厚非,但历史总归是历史,不得抹煞。
欲千北
四五天安门事件和之前的南京事件,充分说明了人心背向。天安门事件之后的处理也是草草了事,那毛还没去世呢。说

四人帮倒台前也没失人心,不符合事实。

衡山老道
这和历史事实相差太远。四人帮搞的极左那一套,得什么民心?打倒四人帮,全国人民是真心拥护。看你的发言,估计你是70后。
衡山老道
中国政治走向历来是高层小圈子决定的。华的两个凡是,老人绝大多数反对,这是他为啥得不到他们拥护的原因。
白云蓝天
天安门事件只有北京才能搞起来,是跟上层有关系,而且带有反毛的倾向,但你说毛那时的人心在全国百姓是怎样的?
衡山老道
不可能有很高的评价。他最大的功劳是抓四人帮。他是忠厚的人,不可能背叛毛。

他若继续执政,必然延续毛的路线,在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小修小改。他不可能采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让外资大规模进来,中国也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白云蓝天
元老肯定不服他的,即便是很有本领的新秀,元老尤其讲究论资排辈。至于两个凡是,也不是所有元老都反感吧,中下层更不用说了。
衡山老道
这个和华的性格有关。华是忠厚的人,被毛委以重任,不可能背叛毛。这也反映他的视野和格局太小,看不到当时中国的主要问题。
白云蓝天
所以我说较高。抓四人帮,为邓复出起到关键因素,打倒文革派,当时我就比较惊讶于华思路很开阔。他的历史贡献应该远大于江胡。
c
chufang
资历和水平都远不如邓。不过如果是邓的话,可能还不会去抓四人帮呢。
c
chufang
资历和水平远不如邓。不过如果是邓的话,可能还不会抓四人帮呢。
白云蓝天
邓是完全走资的,那时华不可能看到共产主义已经破产,所以不会背叛社会主义,但其实并不”两个凡是“的,尤其是对文革态度。
衡山老道
绝大多数老人,在文革中不是靠边站,就是挨过整。有两个凡是,很多人得不到平反。华的步子迈得太小,这是很多老人不满他的原因。
白云蓝天
在文革中还没平反的干部全是华给平反的,你不记得了?除了邓一帮人基本没有不满华的。邓小平是平反了所有的”坏分子“。
白云蓝天
我那时正在一个万人工厂工作,华打倒所有文革造反派、平反所有老干部基本同时进行。
白云蓝天
应该是你的记忆力太差,或者也是因为对文革太反感,产生了心理错觉。
衡山老道
华在位时,只平反一部分人,凡是毛亲自画圈打倒的,绝大多数没有平反,比如刘。
白云蓝天
你说反了,是绝大多数都已平反,极少数的,象刘那样的,才没平反。我所工作的工厂是文革重灾厂,所以知道得最清楚。
白云蓝天
其实很多老干部在毛在世时就已平反。华主要打倒了所有的造反派干部。
东田枫叶
当年的陈、叶这些人为什么会被邓所谓“团结”呀?不正是政治肤浅幼稚而根本看不懂毛文革而盲目反对所至嘛!临终之前不都后悔了嘛
东田枫叶
切记:罔顾党规国法而搞党内拉帮结派之本身,就已是你常所谓“清除异己”了!就已涉嫌违法违规之乱政乱纲!有啥可纵容嘉奖的呀?
华府采菊人
77年比76年晚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