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是邓小平拍板决定的吗?

毛囡
楼主 (文学峸)

1977年恢复高考是邓小平拍板决定的吗?

    本来是不想趟这类浑水的,只是总有几个人过一段时间就要拿这种传说的事出来感恩一番。你们想感恩是你们的自由,但不顾历史事实就是政治素质和人品问题了。1977年恢复高考是邓小平拍板决定的吗?下面这份档案文件支持的是“清源白水”网友“简评华国锋和邓小平谁对恢复高考起决策作用”一文的说法:

 这是由邓小平报送的教育部报告:
 华主席:此事较急,请审阅后,批政治局会议讨论批准。建议近几日内开一次政治局会议,连同红旗什誌关于教育的评论员文章(前已送阅)一并讨论。如何,请酌定。
                                                                                       邓小平  十月三日

华国锋同日批:东兴同志请印中央讨论,文件发政治局同志。

     提到77年高考的恢复,很多人和宣传都把这事说成是邓小平(批准)决定的,(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当场拍板恢复高考")这说法正确吗?虽然邓小平对恢复高考有大的贡献(当时他主管教育),但邓那时不是最后决策人和批准人,如那时他能当场拍板,他就不用把这份报告送华国锋和政治局讨论批准了,直接发文件通知就是了。有人说华只是划圈摆设,但如果华国锋把这报告放个10天、20天再批示,高考还能赶上在77年进行吗?送一份报告就是决策、拍板的标志,那写报告的刘西尧也是决策人了?
   有人说“只有小平才是那个时代一言九鼎的人,”高考当然是他拍板的。看看邓小平1977年4月为要求出来工作写的信(只是这次没有象在76年10月的信中那样高呼万岁),到8月份就能一言九鼎了?

华主席叶副主席并党中央:

我完全拥护华主席最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完全拥护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方针和对当前各种问题的工作部署。

我在七五年的工作虽然也作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在工作中确有缺点和错误,我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我的批评和教导再一次表示诚恳的接受。

我感谢党中央弄清了我和四人帮没有关系这件事,我特别高兴在华主席的讲话中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去年清明节在天安门的活动是合乎情理的。

至于我个人的工作问题,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为宜,完全听从中央的考虑和安排。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时候,我曾向中央用书面表达我内心的悲痛和深切的悼念。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在党中央决定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会主席的时候,我知道了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以最英明果敢、最正确的方式战胜四人帮的伟大胜利的时候,我在七六年十月十日曾向国锋同志和中央用书面表达我的真诚拥护和欢欣鼓舞的感情。

如果中央认为恰当,我建议把我这封信连同去年十月十日的信印发党内,究应如何处理,完全听从中央的考虑和决定。

顺致诚挚的敬礼!

邓小平

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

   关于恢复高考过程,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扬宗教授对比科教座谈会部分原始记录和一些人的回忆文后写到:

  “ 对比会议记录可知,刘道玉先生的回忆录那一段不很真切,刘西尧的态度不够明朗,温元凯在邓小平“拍板”后才对“十六字”方针提出修改建议。人的记忆是如此奇妙,除了查先生,多数当事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夸大了自己的作用。
    与会者参与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或多或少有所贡献;当回忆往事之时,“自传体记忆”出现某种“怀旧性记忆上涨”,有意无意地对“自我”有所突出,也是可以理解的。”

   “1. 那时恢复高考是大势所趋,即使没有科教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及时拍板,高考制度也将于1978年恢复。小平同志拍板使高考提前半年恢复。有的人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上大学机会,未免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2. 高考恢复的决策毫无疑问还需要中央更高领导人同意批准,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等领导同志的作用不应忽视。但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及时拍板,科学教育界的拨乱反正可能不会那么及时和有力。”

   真正想了解事实的要多学习、多查资料、文献。当然这不是对那些罔顾历史事实的人的要求。

c
coach1960
华主席明事理,功绩不容否定。不过,这种字面上的东西年轻人

这种字面上的东西年轻人争论一下没问题。有点阅历,知道中共权力运作的人就没什么可争的了。

1979年全运会开/闭幕式。华国锋,邓小平都参加了,我就在现场。邓小平出现时,全场起立欢呼雀跃,谁是中国的大拿一目了然。再现曹孟德和汉献帝一同围猎场景:))

清源白水
此文有理有据, 有原始文件明证, 邓小平的请示和华国锋的批示明确了谁是办事者和谁是决策者。
大阿牛
我们都是亲身经历者。没有邓的大力推动,恢复高考会慢很多,没有华主席的支持,也不行的。所以我一直感谢华主席和邓副主席。

邓小平是恢复高考的主要推动者和发起人,并等到了华主席和当时大多数主要领导人的支持。否则高考不可能在77年就恢复。

最接近太阳的人
1977年恢复高考是谁决定的?肯定不是老毛.
法眼
华主席最大的功劳是粉碎“四人帮”。
欲千北
恢复高考,是邓小平强势主导,这是毫无疑议的。华国锋从善如流,予以批准,也有功。但这不是华的原意,佐证就是当时的

教育部长不赞成立即恢复,持保守态度,因为他明白华的执政方针,不愿违背华的原意。

信笔由墨
重要的是——”恢复高考“是正确的决定,知不知道是谁做出的决定不重要。
g
gweipwu
当时的情况是:即使老毛不死回复高考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老毛捅的马蜂窝文化大革命已经在收场中。
c
coach1960
同样重要的是- “取消高考,停办大学”是错误反动的决定,知道是谁做出的决定很重要
东田枫叶
现在讨论的根本性问题是:到底谁是决策者!而你所谓“是邓小平强势主导”的说道,就是典型的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强词夺理着粉饰
东田枫叶
你最好看懂历史:重来没有人做过如你所谓的“取消高考”!文革暂停高考。并非“取消”!你看清楚文字再说!而高考文革中就已恢复
东田枫叶
赞!历史清晰无误!不可篡改!整个辩论过程的事实证明:凡属拥邓而反毛之流,必然热衷于说假话篡改历史!欺骗性政治,就是邪恶
c
coach1960
P毛不懂的瞎掺乎啥
信笔由墨
我的意思是:决策者做对了,是他们应做的,没必要鼓吹。难道教练认为这是错误的?
东田枫叶
你这所谓“没有邓的大力推动,恢复高考会慢很多”之本身,就是典型的画蛇添足的伪命题!再为邓涂脂抹粉,也无改其乱政乱纲的事实
g
gweipwu
老邓有使命感,做事雷厉风行有魄力,使本来可能是1978年,79年发生的事变成1977年实现了。
p
pvct
邓不但推翻了文革10年,也突破文革前的制度。不问家庭出身,不需领导批准。
东田枫叶
人家的中心议题是到底谁“决策”的问题,你却文不对题、东拉西扯到邓雷厉风行!试问:上方已经决策,他敢不雷厉风行吗?呵呵
东田枫叶
怎么不重要呀?彻底戳穿邓右篡改历史为“决策”人,就是正本清源历史之本来面目。而并非啥都被邓贪功诿过得逞!
最接近太阳的人
一个"凡是",还缺一个.
p
pvct
华能支持不符他本意和个人利益的邓的决定,功劳很大。华的女儿在走网友的平谷县插队已4年,如按73年“高考”模式她应能上大学

华也是唯一在位高官送女儿插队的。

M
MoonRiverMe
啥时候才能玩完这种老子当年在英国的时候

don't get me wrong,我也是77级一员,也有资格喊老子当年在英国的时候,但是毕业后混出个啥样和那有多大的关系?特别是来了美国之后?

东田枫叶
若非毛恢复了高考,就不可能发生那个别事件之“张铁生交白卷”事件!这就是事实!而张交白卷一事,也并非代表全都交白卷而免考!
东田枫叶
邓根本推翻不了文革!他无非重复干着“打着红旗反红旗”那种背信弃义而掩盖历史勾当罢了!历史无法篡改!实践验证文革英明正确!
英二
那时候的邓还夹着尾巴,有事要打报告
p
puyh
坏事是决策者的问题,好事就是集体的智慧:)
信笔由墨
这正是我的意思。
衍波襄平
没人對被剥奪學習的權利進行聲討,那就還會發生。
慢生活
没有华国锋的拍板,不可能那么快恢复高考

老邓支持恢复高考没问题,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华国锋的拍板,老邓也干瞪眼。至少要拖几年才能恢复。关键是以后把恢复高考的功劳完全归邓小平,只字不提华国锋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呼吁。有些鸟人脑子进shi了,天天胡搅蛮缠。

清迈
抓捕江青周干不出来邓也未必敢干,叶也是因为有人牵头才加入的。
申芝堂主
资二代都进了大学,落榜1100万人20年后再下岗

恢复高考是走资派为资二代谋划的第一步,从农村回城进学堂镀金,接下来就是年轻化知识化分到各党政机关和国营厂矿当干部,厂长负责制关停并转私有化。77和78高考人数1180万,入取67.2万,落榜1100万人就顶替或招工进厂,20年后温水煮下岗。

p
passerby2016
77年汪主持中央警卫局,所以华说了算。78年杨德中主持中央警卫局,邓说了算

78年华没保汪,就是放弃权力了

萧嵐
更早的原始文件显示邓要求教育部修改华同意的原招生办法

原始文件显示,按照华同意的第一次招生会议招生办法,77年不会恢复高考。还是要“单位同意”,“领导批准”, 政审繁琐,  而不是按成绩录取。尽管高考呼声很高,但高层不愿意恢复文革之前的高考,包括教育部。即使邓第三次复出之后主管科技和教育,部长刘西尧仍然胆小,害怕跟着邓犯错误,唯恐触犯毛对教育的“两个估计”。

 

邓小平先是要求教育部撤回原来的招生办法,然后换副部长雍文涛重新起草报告。等于是否定了华已经同意的招生办法。

报告里说明“现根据邓副主席最近的指示,我们将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作较大的改进”。只有邓对报告签署了具体意见,其他领导人包括华仅画圈同意。落款八月十八日。

 

刘西尧本人也有回忆当时的具体经过。

吾道悠悠
邓的77年4月的信写的诚恳啊。
衡山老道
没邓,高考大概率需要严格政审,很多家庭有历史问题的人可能上不了大学。
p
puyh
估计不会,永不翻案嘛。:)
n
not4any
别人犯的错误,邓拨乱反正,纠正得很快

顺应民心,功劳自然纳入怀里。他自己犯的错误呢?比如反右,毛泽东说全国有五千右派,最后由他经手打了五十五万,扩大了一百倍。他怎么说,当时反右还是有必要的,所以右派只是改正,而不是平反。他仍然坚持他是对的。

他说林彪“他有辽沈,我有淮海”“淮海战役是我打的”。谭震林听说后说,贪天之功窃为己有。

n
not4any
邓与小蒋相比,差之甚远

蒋经国在去世之前,毅然开放党禁,实行真正的民主。而他呢?没有他当年坚持四项原则,会有如今的定于一尊吗?

n
not4any
“不问家庭出身”?那政审又是怎么一回事?

77年被政审刷下来的合格生多了去了。

邓为何要推翻文革?因为文革革了他的命,不推翻,他何以在党内立足?等到六四要民主要改革时,可能动摇他的地位时,他毫不犹豫地祭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旗。延续至今,就有了如今定于一尊的局面。

吾道悠悠
雷厉风行啊,要胡耀邦,赵紫阳,杨家将下台也是那么雷厉风行的。
p
pvct
因为地富反坏右家庭出身?那时听说因家庭父母政审不过的只有北外口试考第一的洪晃。
东田枫叶
呵呵,实践也已经证明了,今天再重温华当年的那什么“两个凡是”,也根本没错!事实的验证,不正是如此的八九不离十嘛
L
LengXiao
诚恳是微,欲上位是真。此人有能力但没诚信。
G
Guerrilla
这下历史轮毂就全了。片面曲解,哪怕所谓书虫啄书也是枉然
t
tintin9999
邓小平当时主管教育部门事务。他的决策应当是非常关键的。77年高考时间不寻常明确说明了当时决策者的特殊性。
萧嵐
好久不见,问游兄好!
d
ddti
“此事较急”充分表达了强臣欺主,华国锋不乐意也得同意,而且不敢拖延,一个“急”字逼煞人。后人借此为华国锋涂脂抹粉,贻笑大
萧嵐
问游兄好!没有邓的批评督促,就没有第二次招生会议去修改并推迟招生。教育部会按华已经批准的老办法去招生,谈不上恢复高考
毛囡
看来你的智力对理解“此事较急”的意思有困难,你只看到了“急”,没看到邓写的是“较急”。照你理解的意思应该没有“较”或是“

看来你的智力对理解“此事较急”的意思有困难,你只看到了“急”,没看到邓写的是“较急”。照你理解的意思应该没有“较”字或是“很急“,不知你的智力能区分这几个词的不同意思吗。

毛囡
你们这类人在讨论这类事情上智力一向是不够的,话题是谁”拍板“的,你们在扯谁是督促办事的。你楼上那位也是经常文不对题,我懒

你们这类人在讨论这类事情上智力一向是不够的,话题是谁”拍板“的,你们在扯谁是督促办事的,你楼上那位也是经常文不对题,我懒得予以指出了。

G
Guerrilla
哪类人?没吃过猪肉也看见猪跑?参加不参加高考感情就是不一样哈:))
萧嵐
邓小平不甩华国锋拍板的第一次招生会议的老办法,制定新的招生办法,才有了恢复高考。 华从善如流,顺水推舟

关注讨论问题,讲历史事实。

 

无需评判其他网友的智力,“政治素质和人品问题”,扣帽子不好。别人也可以用同样来回应。

G
Guerrilla
你也好!你究历史真相,人家跟你说肉糜:))
有言
是这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