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后诸葛亮的话问”为什么不走“? 没有意义。
走, 对于有产业有房子有不错工作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够壮士断腕的人不多,比如有家拆修船公司的老板, 大约在1948年中在龙华的港口花200根金条买了块地, 准备建工厂大干一场, 到年底淮海战役实际已见分晓的时候,毅然决然地丢下, 据说没卖掉, 想想也是, 那个时候哪怕只会轧一点点苗头的人,就算不跑而留下继续轧苗头, 也不会花那么大价钱去买地建厂。
对那些有个现成的工厂或公司行号的老板,三文不值两钿地卖掉, 能做得到的人不是那么多。
若是有点房产的人,卖掉也是十分困难的,1956年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1964-65年的四清, 就有一些有些住着大房子的非业主,在积极动员下自愿地主动让出一些房子, 当然到了1966年的探索初期, 没有动员了, 一张”勒令“啥都解决了,这些人就是替出走的亲朋好友”看“房子”的,看房的人舒服了一段时候, 出走的在外面念阿弥陀佛“还好走了”。
见惯了城头大旗换来换去的上海资本家,很多自以为有足够的眼力,其实很多上海的资本家特别是大资本家,和地下党多多少少都有些往来, 还有一些大老板的家中,就有子女就是地下党!于是自我感觉就很不错, 而且坚信一点, 共产党来了也要吃饭穿衣做生意, 所以阿拉还是有用的。
至于“跑”, 也有个跑哪儿去的选择,那些老家老老家是广东的老板, 好歹多多少少和香港有这个那个的联系,若是想跑, 去香港至少不会两眼一麻黑。但是, 那些江浙的呢? 未必和香港有什么来往,跑去香港连“言话也讲勿清爽”, 搞啥鸡脚劲,跑一个新地方从头开始, 不是说带一些钱就能行的事,坐吃山空事不行的。
去台湾?更是个未知数。
无论老广或宁波老板, 和台湾基本无交接,很不容易下这个决心, 放弃熟门熟路的上海,去台湾那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搞来搞去。
更重要的,按照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解放军的摧枯拉朽步伐,台湾海峡是挡不住的,要不是金one胖的盲动,是不会有什么“台海”两岸的事了。
所以, 事后再来讨论“为什么不跑”?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一个从上海到香港后往巴西的叫李润田,看到荣鸿元、荣尔仁、唐晔如,丁厚卿等都在巴西发了财,1957也去了赴巴西另,但不久被手下雇员(上海人)谋财害命。另一去台湾办厂(两个已成家儿子留沪看厂),但在台人生地不熟,钱被骗,生意失败,后靠摆上海小吃摊养家。
在走与留的问题上,现在的人比当年的人脑子好些, 特别是干部高级干部高高级干部, 但凡有点路数, 先把老婆们孩子们和钞票弄出去, 任说破天, 包括自己也在台上说着自己也不相信的话, 也不会留下来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忌讳政策变来变去;可惜TG就是辣么善变
大粪?漂亮话谁都会说。
被一网打尽,都成了 右派。这就好比 漏网之鱼,又自己游回网来。一辈子就彻底 歇菜了,保住命的就算 烧高香了。我大伯就是 典型例子。为了思念女朋友,荷尔蒙 耽误了 一辈子。人去香港探亲了,还回大陆,结果,57年 右派。女朋友也没有了。劳动1年,害得我爸爸,分了一半生活费给他。本来已经是 寄人篱下了,雪上加霜。好在,祖上积德。我大伯被一个 印尼回来的 女孩 看上了,死活要跟大伯在一起,她就是我刚刚过世的大伯母。救了大伯一命。然后 79年,一有机会,全家就走了,脑子总算清醒了。但是,一辈子已经耽误了。晚年的大伯,除了唧唧歪歪,就是唧唧歪歪,一事无成。兄弟姐妹 甚至 父母 孩子 不理解他,我非常理解他,这不是大伯有多糟糕,是命!大伯伯 是 我很少的几个 长辈亲戚,其他的所谓 亲戚,根本很陌生。所以,我一直是理解他,顺着他,聊聊天,被他唠叨忍不了了,就避开。。。大伯 85+了,我在劝 他把记得的 点点滴滴 录音下来。
精辟!
用事后诸葛亮的话问”为什么不走“? 没有意义。
走, 对于有产业有房子有不错工作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够壮士断腕的人不多,比如有家拆修船公司的老板, 大约在1948年中在龙华的港口花200根金条买了块地, 准备建工厂大干一场, 到年底淮海战役实际已见分晓的时候,毅然决然地丢下, 据说没卖掉, 想想也是, 那个时候哪怕只会轧一点点苗头的人,就算不跑而留下继续轧苗头, 也不会花那么大价钱去买地建厂。
对那些有个现成的工厂或公司行号的老板,三文不值两钿地卖掉, 能做得到的人不是那么多。
若是有点房产的人,卖掉也是十分困难的,1956年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1964-65年的四清, 就有一些有些住着大房子的非业主,在积极动员下自愿地主动让出一些房子, 当然到了1966年的探索初期, 没有动员了, 一张”勒令“啥都解决了,这些人就是替出走的亲朋好友”看“房子”的,看房的人舒服了一段时候, 出走的在外面念阿弥陀佛“还好走了”。
见惯了城头大旗换来换去的上海资本家,很多自以为有足够的眼力,其实很多上海的资本家特别是大资本家,和地下党多多少少都有些往来, 还有一些大老板的家中,就有子女就是地下党!于是自我感觉就很不错, 而且坚信一点, 共产党来了也要吃饭穿衣做生意, 所以阿拉还是有用的。
至于“跑”, 也有个跑哪儿去的选择,那些老家老老家是广东的老板, 好歹多多少少和香港有这个那个的联系,若是想跑, 去香港至少不会两眼一麻黑。但是, 那些江浙的呢? 未必和香港有什么来往,跑去香港连“言话也讲勿清爽”, 搞啥鸡脚劲,跑一个新地方从头开始, 不是说带一些钱就能行的事,坐吃山空事不行的。
去台湾?更是个未知数。
无论老广或宁波老板, 和台湾基本无交接,很不容易下这个决心, 放弃熟门熟路的上海,去台湾那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搞来搞去。
更重要的,按照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解放军的摧枯拉朽步伐,台湾海峡是挡不住的,要不是金one胖的盲动,是不会有什么“台海”两岸的事了。
所以, 事后再来讨论“为什么不跑”?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一个从上海到香港后往巴西的叫李润田,看到荣鸿元、荣尔仁、唐晔如,丁厚卿等都在巴西发了财,1957也去了赴巴西另,但不久被手下雇员(上海人)谋财害命。另一去台湾办厂(两个已成家儿子留沪看厂),但在台人生地不熟,钱被骗,生意失败,后靠摆上海小吃摊养家。
在走与留的问题上,现在的人比当年的人脑子好些, 特别是干部高级干部高高级干部, 但凡有点路数, 先把老婆们孩子们和钞票弄出去, 任说破天, 包括自己也在台上说着自己也不相信的话, 也不会留下来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忌讳政策变来变去;可惜TG就是辣么善变
大粪?漂亮话谁都会说。
被一网打尽,都成了 右派。这就好比 漏网之鱼,又自己游回网来。一辈子就彻底 歇菜了,保住命的就算 烧高香了。我大伯就是 典型例子。为了思念女朋友,荷尔蒙 耽误了 一辈子。人去香港探亲了,还回大陆,结果,57年 右派。女朋友也没有了。劳动1年,害得我爸爸,分了一半生活费给他。本来已经是 寄人篱下了,雪上加霜。好在,祖上积德。我大伯被一个 印尼回来的 女孩 看上了,死活要跟大伯在一起,她就是我刚刚过世的大伯母。救了大伯一命。然后 79年,一有机会,全家就走了,脑子总算清醒了。但是,一辈子已经耽误了。晚年的大伯,除了唧唧歪歪,就是唧唧歪歪,一事无成。兄弟姐妹 甚至 父母 孩子 不理解他,我非常理解他,这不是大伯有多糟糕,是命!大伯伯 是 我很少的几个 长辈亲戚,其他的所谓 亲戚,根本很陌生。所以,我一直是理解他,顺着他,聊聊天,被他唠叨忍不了了,就避开。。。大伯 85+了,我在劝 他把记得的 点点滴滴 录音下来。
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