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不打算写总结了,凑个热闹写写在投坦的这些年感受。
我是2009年当陪读过来的,和众多老留不同,我和老公来美国之前在深圳工作了十年,有房子有积蓄,当时拿了全部家当的一半到美国。初到投坦看到如山的一系列文章,心想这在美国投资也是蛮简单的事情。跟如山加了好友然后就只管埋头苦干做Flip,六年没有逛投坦。到了2015年我已经大方向转到商业地产,有了闲空,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口出狂言,说投坦的人是只会修房不懂投资,大言不惭的说“千万有何难”,一下子炸了锅,当时的班长“Qiaoshe " 为了保护我失去了版主的位置,我现在依然感激她对我的鼓励。
今天看来我的几板斧其实简单
1)到处借钱,大的不借小的借(local credit union)
2) refinancing做个不停。我做的商业地产效果更爆炸一些,一个空物业只要招租成功,就能成倍的把本金拿出来。
3)没有第三条,反正上面两条说来说去,像个拆白党。
2015年以后我经常逛投坦,但也不是很勤,遇到度假(比如现在)有时间就写几篇。投坦的风气挺好,互帮互助的多,小地主来找底气,讨主意,除了房地产,股票投资的讨论也多起来,比大千实在。各种另类的投资也很有趣。投资于企业和startup的人少,可能也是曲高和寡。年末看总结是一大乐趣,无论你是秀数字,还是写经验,都是真诚的贡献。
做了个大农贸市场出租房的项目,现金流很不错。
靠,我都拿不出一百万现金,怎么能教你。当然,当时我的回复好像是说我不在波士顿,不了解那里的市场。那当然也是事实。有人曾说,如山是米姐的老师。请千万不要再说,我不能贪天之功为己有。米姐的房产投资成功完全靠她自己。特别是商业地产方面的经验完全是她自己的实践领悟出来。今年年头,我手上有些多余现金,想投入商业地产试试,因为疫情令很多商业地产大幅下跌出售。为此,我专门联系米姐请教。电话应该近一个小时。感谢米姐的商业地产的介绍,虽然后来还是买入我熟悉的住宅物业。
最后交流记得是买了很大的房子,有个pond,找我学钓鱼呢。。。当时在看一个啥市场,出手想买。。。女儿上的是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居然路过我这儿,没来看我。。。
十年miss太多好机会
我今年不打算写总结了,凑个热闹写写在投坦的这些年感受。
我是2009年当陪读过来的,和众多老留不同,我和老公来美国之前在深圳工作了十年,有房子有积蓄,当时拿了全部家当的一半到美国。初到投坦看到如山的一系列文章,心想这在美国投资也是蛮简单的事情。跟如山加了好友然后就只管埋头苦干做Flip,六年没有逛投坦。到了2015年我已经大方向转到商业地产,有了闲空,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口出狂言,说投坦的人是只会修房不懂投资,大言不惭的说“千万有何难”,一下子炸了锅,当时的班长“Qiaoshe " 为了保护我失去了版主的位置,我现在依然感激她对我的鼓励。
今天看来我的几板斧其实简单
1)到处借钱,大的不借小的借(local credit union)
2) refinancing做个不停。我做的商业地产效果更爆炸一些,一个空物业只要招租成功,就能成倍的把本金拿出来。
3)没有第三条,反正上面两条说来说去,像个拆白党。
2015年以后我经常逛投坦,但也不是很勤,遇到度假(比如现在)有时间就写几篇。投坦的风气挺好,互帮互助的多,小地主来找底气,讨主意,除了房地产,股票投资的讨论也多起来,比大千实在。各种另类的投资也很有趣。投资于企业和startup的人少,可能也是曲高和寡。年末看总结是一大乐趣,无论你是秀数字,还是写经验,都是真诚的贡献。
做了个大农贸市场出租房的项目,现金流很不错。
靠,我都拿不出一百万现金,怎么能教你
。当然,当时我的回复好像是说我不在波士顿,不了解那里的市场。那当然也是事实。有人曾说,如山是米姐的老师。请千万不要再说,我不能贪天之功为己有。米姐的房产投资成功完全靠她自己。特别是商业地产方面的经验完全是她自己的实践领悟出来。今年年头,我手上有些多余现金,想投入商业地产试试,因为疫情令很多商业地产大幅下跌出售。为此,我专门联系米姐请教。电话应该近一个小时。感谢米姐的商业地产的介绍,虽然后来还是买入我熟悉的住宅物业。
最后交流记得是买了很大的房子,有个pond,找我学钓鱼呢。。。当时在看一个啥市场,出手想买。。。女儿上的是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居然路过我这儿,没来看我。。。
十年miss太多好机会
细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