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这个虚荣心,是对国内人的。因为我们这年纪的人,当年能出国,都是周围的佼佼者,当年都是有些优越感的。但现在国内的生活在快速接近中,在某些方面(当官,经商等等社会地位)反而也超过。一些早期出国而又特别要强的人,感到优越感不再,甚至要质疑自己当年出国的决定是否英明。所以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国内很稀缺的house,游船就有了代表意义。甚至还有人因此爱把翻墙挂在嘴边。
如果猜错的话,也许有些冒犯,请不要介意。但我现实中确实见过类似的例子。别的同学也不要在意,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但这类人确实是有的。
其实是这里有很多大学同学,都住在大房子里,有攀比的土壤 :-)
这辈子如果经济允许,就住大房子到咽气, 打死都不downsize.
国外虽然也可以有人攀比,但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住house基本不是个能不能,而是个选不选的问题了,比较性不是那么强烈啊 :-)
美国应该超一半人住house吧
对清净,花木的喜爱,是不是多了对便捷和省心的喜爱?
但文豪美眉明确说了,她家那位选择的理由是因为虚荣心,所以就往那方面去猜了。
活都可以外包的,只要自己知道清楚让他们干的什么活。
跟受高等教育,财务自由等等一样,住house还是个能力和意愿的多方面选择。没有住house的人就被剥夺了人权?
现在已经在题目中加上了
一个一个小超市,买个菜只需下楼走几步,真的方便。但居住空间就要做出牺牲,看香港,一个七十平米单元两千多万,但香港人移民的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肯定生活便利的优点不愿放弃是一个原因。
不能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嘛
万一马斯克还要住火星上去咋办?
所以才有选择的问题,然后引出了虚荣心的话题。
怎么就都是来讨论house的利弊了捏?跑题了啊亲们都!!!
选什么,当然是自己咋舒服咋来啊,别人指手画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啊
没有要给她出主意的意思
到硅谷孩子家的“小黑屋”住了一个星期,回到南加州自己的大房子,觉得好舒服。
要说呢,硅谷的小黑屋还是数米的,直觉是,住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
当然,年轻人在硅谷这样的地方拼前途,小黑屋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老头老太太们,住在那里,习惯了也不错哈。
我猜这个虚荣心,是对国内人的。因为我们这年纪的人,当年能出国,都是周围的佼佼者,当年都是有些优越感的。但现在国内的生活在快速接近中,在某些方面(当官,经商等等社会地位)反而也超过。一些早期出国而又特别要强的人,感到优越感不再,甚至要质疑自己当年出国的决定是否英明。所以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国内很稀缺的house,游船就有了代表意义。甚至还有人因此爱把翻墙挂在嘴边。
如果猜错的话,也许有些冒犯,请不要介意。但我现实中确实见过类似的例子。别的同学也不要在意,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但这类人确实是有的。
其实是这里有很多大学同学,都住在大房子里,有攀比的土壤 :-)
这辈子如果经济允许,就住大房子到咽气, 打死都不downsize.
国外虽然也可以有人攀比,但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住house基本不是个能不能,而是个选不选的问题了,比较性不是那么强烈啊 :-)
美国应该超一半人住house吧
对清净,花木的喜爱,是不是多了对便捷和省心的喜爱?
但文豪美眉明确说了,她家那位选择的理由是因为虚荣心,所以就往那方面去猜了。
活都可以外包的,只要自己知道清楚让他们干的什么活。
跟受高等教育,财务自由等等一样,住house还是个能力和意愿的多方面选择。没有住house的人就被剥夺了人权?
现在已经在题目中加上了
一个一个小超市,买个菜只需下楼走几步,真的方便。但居住空间就要做出牺牲,看香港,一个七十平米单元两千多万,但香港人移民的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肯定生活便利的优点不愿放弃是一个原因。
不能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嘛
万一马斯克还要住火星上去咋办?
所以才有选择的问题,然后引出了虚荣心的话题。
怎么就都是来讨论house的利弊了捏?跑题了啊亲们都!!!
选什么,当然是自己咋舒服咋来啊,别人指手画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啊
没有要给她出主意的意思
到硅谷孩子家的“小黑屋”住了一个星期,回到南加州自己的大房子,觉得好舒服。
要说呢,硅谷的小黑屋还是数米的,直觉是,住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
当然,年轻人在硅谷这样的地方拼前途,小黑屋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老头老太太们,住在那里,习惯了也不错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