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华科的脱口秀演员张俊

小小月
楼主 (文学峸)

张俊是华科子弟,还是华科的学生,只是以前感觉不明显,今年从他开始和步惊云的第一场比赛,就感觉出了浓浓的华科味道。他讲的每一点,我不仅字面懂,里面的深意和没有言说的部分,我也深深懂得。

什么是华科味道呢?我也说不好,试着说一下吧。

武汉百年老校是武大,我爸当年被清华数学系录取,那时大学开学时间不同,所以他去清华读了半个月后,接到武大的录取书,我爷爷说,清华,只是个.... 还是去武大吧,学经济,一方面传承我爷爷的衣钵,另一方面那里有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 

华科,最早的时候叫华中工学院,简称华工,是在大武汉最边上的地方,从一个叫新湾的地方要了一块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校。武汉有三镇,汉口属于繁华的商业区,我们是偏远且没名气的乡下,还只是个院,连大学都算不上,那时连我们在华中师范大学教书的亲戚都看不起我们。我爸虽然在华科,可他有一次也说过,武大校园建得更有人文气息,而华科的房子,是典型的理工科建的。

我们华科子弟,是有点自卑的。

华工在老院长朱九思的带领下,进步很快,于是改名华中理工大学,算是跻身大学这一层了,后来又改成华中科技大学,几所大学合并后,怎么说呢,我留校的同学都得迷路。整个新湾都被我们买下来了,至于周边,更是大得不得了。本来的老校区就很大,每个职工结婚后就可以分房,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碾压很多大学,科研经费更是多,工资奖金也很高,所以我们又是有点骄傲的。

校区太大了,什么都有,以至于上大学前,我都没去过汉口(我们叫进城),所以我们又是有点单纯的,没有见过世面的。

毕业后大家聊起作为子弟的很多局限性,和张俊有很多共鸣。

链接的是他和徐志胜对决的一场,后面采访他说的,不仅共鸣,还唤起了思乡情。

他的这个段子,真是太华科了,而且太华科研究生了。也许因为要去哥大读书了,他开始做真实的自己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xcSpvI6KiQ

 


最西边的岛上
我妈妈(祖籍天津)是汉口人,小时暑假常跟她去(记得非常热,晚上外面竹床睡觉)。你也可以选视频把Youtube这样放在贴里

 

最西边的岛上
嗯,听了,说的是很好玩儿(幽默,锐利,也有哲理)!
移花接木
原来说得是你们的黑话。脱口秀演员我只知道广智,长得有点对眼儿;还有李雪琴。看着越来越多的理工名牌大学生出现在脱口秀舞台
移花接木
让我感觉国内就业形势确实严峻。脱口秀门槛也这么高,少林寺当年都没这么高,任何本科学历都可以
小小月
嗯,所谓一方土养一方人
小二哥李白
老广去武汉装空调的师傅回来说:朝辞流花为两餐,千里江城一日还,两湖美女看不厌,食完宵夜再出关。。

流花湖是广州老城区的公园,周围很多传统广府美食,流花夜市也很发达。。

旺One旺
看过他的几场,这个文本是最好的
小小月
我是江苏人,草鞋这个妹坨怎么看?
小小月
嗯,为他高兴,绕来绕去的,还算有点认识
欧阳图
你不是华科子弟吗, 怎么又是江苏人呢?
小小月
子弟是指父母在华科工作,但我父母祖祖辈辈都是江苏人,在苏锡常生活
J
JSL2023
从小张哪里又学到了好多梗:)
欧阳图
老乡好,我是广播藤的, 比你们华工的要城里一点
小小月
流泪流泪*.*几想武汉话哟。毕业后我在武广工作,有一次请同事去华科,她到了广埠屯,死活不肯再往前,说太远了,比回黄陂都远
小小月
嗯,我们同学在一起就那么说话
偶尔掉链子
长得像林志炫!
J
JSL2023
他没来过笑坛吧:祝驾校生日快乐:)
5
500miles
文化底蕴深厚
小小月
出国前在学校学车,教练听说我要去加拿大,说,我做梦都没那么远,最远是爪哇
小小月
武汉人的长相*.*
小小月
嗯,五班确实有底蕴lol
欧阳图
你老公不是武汉人!?我们两口子在家里基本上讲武汉话,连伢们都学会了一两句, 比如

夏天吃了冰镇西瓜会说, “好虚服呀”

小小月
哈哈哈哈哈,我是北方出生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欧阳图
莫不好意思, 那个不晓得你们大专院校的一口弯管子普通话

虽然我也是大专院校的子弟

小小月
我会说武汉话,但你想,我以前周末教中文,普通话能不标准吗?一点儿不弯:)
欧阳图
有板眼,楼堂
小小月
板眼我懂,楼堂是什么意思?
欧阳图
就是鹅造(wo3 zao2)的意思, or awesome in English
小小月
这么生僻的都懂,你确实是地道武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