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原本中的一尺之棰:莊子教Euclid 数大米?:)

J
JSL2023
楼主 (文学峸)

顶风作案,我从西史辩论中第一次知道,

老除的几何原本和我知道Euclid不太一样:)

笑抎一向杠精的圣地,希望能笑谈一下这个欧式几何的演化:

为什么第四求和相对应的公论从原来的版本中取消了。

这老徐的几何原本共有六卷。
每卷由 界,求作,公论,题 四个部分组成。
界对应于定义(definitions),
求作和公论对应于公设和公理(postulates and axioms), [注 求作仅限第一卷]
题对应于 由定义,公设,公理推出的定理(propositions).

一提几何,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样
首先想到的就是边边角角,知道有五大公理
和平行公理的演化。

Euclid 列出了五公设五公理
但这徐版第一卷有四求十九论。
我们熟悉的五大公理只对应于第一二三求和第十,十一论。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听说过这个漏掉的第四求。(附在最后)

在这第四求中,为了说明无穷小,

莊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都岀来了:)

我理解这应该是老徐的注或编者按。

但令人称奇的是,结合这第四求,"几何"在第五卷第一界中就有了明确的意义。

不但有几何还有互补的几分。

这几何几分为有理数无理数在测量中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理解加不加第四求,对几何原本的定位就大不相同。
不加,看起来欧氏几何在讨论纯逻辑公理体系,
加了,这个几何原本就像是一个测量学的手册。

徐版第五卷第一界:“分者,几何之几何也。小能度大,以小为大之分。以小几何度大几何谓之分。
法曰,几何之几,何者谓非?此小几何不能为此大几何之分也。如一点无分亦非几何,即不能为线之分也。一线无广狭之分,非广狭之几何,即不能为面之分也。一面无厚薄之分,非厚薄之几何,即不能为体之分也。曰,能度大者谓小几何,大几何能尽大之分者也。如甲为乙、为丙之分,则甲为乙三分之一,为丙六分之一,无赢不足也。若戊为丁之一即赢,为二即不足,己为丁之三即赢,为四即不足,是小不尽大,则丁不能为戊己之分也。以数明之:若四于八、于十二、于十六、于二十诸数皆能尽分,无赢不足也。若四于六、于七、于九、于十、于十八、于三十八诸数,或赢或不足,皆不能尽分者也。本书所论皆指能尽分者。故称为分。若不尽分者,当称几分。几何之几如四于六,为三分六之二(即三分之二),不得正名为分,不称小度大也,不为大几何内小几何也”。

紫色海洋
有理科僧出来给我点白话文吗?
J
JSL2023
紫班看我的理解对不对

第四求讲的是刻度,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
测量大小需要刻度:)

无论一尺之棰还是根号2,你们万世不竭没事,
但是你只要想说出个大小,一定是在刻度下产生的,
这刻度想多小就有多小,但一旦定了,
刻度最小能测量岀来的就是"1 "。

是不是觉得听起来平淡无奇,
是公理都长这样,要不是老徐加了个编者按,
可能我们都以为是废话:)

最西边的岛上
嗯,明白了,真是不可言也 ~~~~
J
JSL2023
这个只在辩论中排第十,别的我不知道,这五大公理是我的童子功,现在有人说你少练了一点:)
最西边的岛上
好像是常识?:-)
Z
Zhuzitaba
太难了
J
JSL2023
公理都是常识,废话:)
J
JSL2023
不难,就是怎么数大米
最西边的岛上
啊?伟人们是在说废话?~~~~
提问题
什么长啊短的
J
JSL2023
那是肯定的—-—- 对我们常人而言:)
最西边的岛上
豇豆长,猫咪白手套短 。。。
J
JSL2023
那一段绕,不知道是不是从什么"子"里直接抄的,我最后终于看到了"几何"而长舒了口气:)
5
500miles
庄子在胡说八道,一尺的木头棒子,每天切掉一半,根本切不了“万世”,一生一世都不行!

一年都不行!

因为目前知道的最小的粒子是夸克,按目前的物理理论,夸克是不可分割的,其大小约为 1E-19米。

 

所以到第62天,“日取其半”,就得分割夸克了。。。。大概类似于你自己瞧着自己咬自己的眼珠子

 

还有抬杠的,“按目前理论”,将来或许能找到更小的粒子呢。好吧,这里是物理理论上最小的长度单位:普朗克长度。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小于普朗克长度,否则它就成为黑洞了。普朗克长度大约是 1.6E-35 米。

 

你还可以多“取”些日子,到114天,你将碰到普朗克长度,,,再也没法取了,,,,,

宇宙在这里停止了。

小二哥李白
笑坛欢迎杠精,五班,上。。
J
JSL2023
这个老徐有后手,那你说说根号2,什么时候能竭?:)
j
jianchi9090
看了有又感觉没看。我脑子里管数学的部分休假中
5
500miles
根号2不能竭是数字的表述方式不能竭,而不是实际物体不存在。把这俩放在一起比较就类似于:
J
JSL2023
是这样子,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么明显用来搅拌的"求",为什么后来不用了:)
J
JSL2023
那你好福气,我是闲得慌闹的:)
J
JSL2023
问二哥好:)
最西边的岛上
赞解释(刚查了“取”字来历,庄子太血淋淋了!;-)

小二哥李白
《徐氏几何译本》第四求可以读懂,从国人的自然数感觉性概念,拓展到有理数,感觉性科普了无穷大和无穷小的概念。
提问题
只要你心里没女人,刀够快,黑洞都能切
小二哥李白
应该不是原本,而是专门为当时尚未形理化启蒙的国人所作的基于感性的延展性解释,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式的产物。
小二哥李白
徐光启,中国知识分子都要记住的名字,中国人理性之光,由徐氏翻译《几何》而开启。。
J
JSL2023
那是,怪不得有些西方专家也看出了问题,没有第四求,我们到底是不是在讨论无理数?:)

古代数学8 2页

J
JSL2023
到底是"没"还是"有",是个问题:)
小二哥李白
因为是徐光启为国人加的注释,几何原本没有,西人有希腊基因也不用这种注释,所以不同时期的翻译会缺失这个解释。
J
JSL2023
莊子是我心中第一杠精:)
J
JSL2023
所以现在在才有了辩伪一说:)
小二哥李白
中国人学《几何》一定要知道徐光启和徐氏几何译本,甚至要专门学习徐氏注释,以示对先贤尊敬,就好像学音乐一定要学巴赫一样。
小二哥李白
中国人学《几何》一定要知道徐光启和徐氏几何译本,甚至要专门学习徐氏注释,以示对先贤尊敬,就好像学音乐一定要学巴赫一样。
J
JSL2023
你这个门一开,微积分非欧几何都可能要找老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