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男生考出691分,全村百年内第一个被北大录取。宗族庆祝,在祠堂前拉横幅设拱门 (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y
yzout
楼主 (文学峸)

 

浙江有位考生,竟然从40万人中脱颖而出。

拿到了691的高分,顺利被北大录取。

家里人为了庆祝这一大喜事,甚至在祠堂前拉横幅设拱门。

一路走来贺喜的说辞不断,脚下的红地毯更为显眼。

就连德高望重的长辈都跑来亲自迎接。

7月15日时,在浙江某个村庄里。

一位叫李国耀的孩子,在今年的高考中,竟然拿到了691的高分!

后面更是顺利被北大录取,得知如此喜讯,全家人都高兴的不得了,整个李氏家族都纷纷送上祝福。

要知道地域不同,对于上学的分数线也大不相同。

就拿同一个分数来说,在别的地方可能或某个好大学。

他的学习能力绝非一般,不得不说他还真是字如其名,这下真是光宗耀祖了。

之后族人为了嘉奖他的成绩,长辈们特意开启了祠堂大门。

并且拉了无数道横幅,那都是各个大家族专门送来的。

正中间还有一个大红色的拱门。

上面赫然写着“热烈祝贺李国耀考取北京大学”。

可见他们有多重视这颗好苗子。

不仅如此家族长辈还专门摆设了宴席,邀请大家前去吃饭沾喜气。

敲锣打鼓

当祠堂那边的酒席安排妥当,李国耀胸前带着大红花也坐上了车。

头车甚至还专门用鲜花布置了一番。

就连车牌号都是666的好寓意,可见长辈们为了这场仪式有多费心。

之后随着车辆慢慢停止,街道两边的人们驻足观望。

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就连家族长辈都亲自跑来开门。

试问谁在家里能有这样的待遇?

紧接着对方又将花环挂在了李国耀的脖子上。

再加上一旁敲锣打鼓的声音,那场面简直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随后李国耀手捧鲜花,和父母一起走上了鲜艳无比的红毯上。就连打的伞也是有好寓意的红色,那架势不说的还以为是婚礼现场。

要是夸张点说,很多老一辈人娶媳妇那天都没这热闹。

随后众人簇拥着李国耀走进祠堂,站在列祖列宗面前鞠躬告慰。

他用最真诚的心,来宣告考上北大的喜讯。

而此时还有很多长辈扛着大旗在来的路上。

庭院内也是座无虚席,大家都是前来祝贺他的。

可见当地对教育有多重视。

然而当李国耀所受的待遇在网上走红后。

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指责”。

考上北大需要低调?

面对如此浩荡的架势,很多人都表示理解。

毕竟清华北大可是知名学校,有些地方别说几年了。

可能几代人,都没有出过一个如此优秀的学生。

而他们的小辈如此优秀,确实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低调点,自己的孩子上交大时,连个酒席都没摆。

当这种声音越来越多的时候,又当地人站出来解释了一番。

称这样的阵仗,是温州平、苍、龙一带的教育习俗。

 

 

每年放榜考上清北、浙大,或是博士及硕士等家族祠堂都会这样做。

y
yzout
四年以后能不能毕业还不知道呢。
爸爸的草鞋
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的,百年出一个,可以理解
y
yzout
范仲淹说的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有文化的人应有的态度
石假装
当年人民日报不也是称新生“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祖国的未来”嘛。
t
toyota1
也可能借机搞一次商业活动。
y
yzout
人民日报不是说过亩产万斤吗
小二哥李白
进北大,命运多舛,进清华,飞黄腾达。。
爸爸的草鞋
你这是哪跟哪儿呀?
t
toyota1
也是, 民国的不说了,胡启立,方励之两口都出自北大
移花接木
去国久矣不知现在清华录取政策,北京天津还低100分吗?如果全国录取分数一样,估计浙江学子进清华数量会翻几番吧
M
Maxim88
怎么爽怎么來 + 还有众亲族的支持, 沒毛病
最西边的岛上
四年太短,10年20年以后再回首看吧 ~~
最西边的岛上
嗯,百年一颜值,很好理解 :-)
y
yzout
对啊,今后的路更长,更艰巨
老生常谈12
凭什么全国录取分数一样?这与各省高教资源有关。本省高校录取外省的人数大致与外省高校录取本省的人数相当,这是经济规律也是政

策。山东省人口第一大省,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较低,高考难,这40多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新增不少高校,使得高校数量竟然超过高教大省辽宁 。但是仍然高考比较难,因为人口是辽宁省的2倍以上。

晶体管发射极
以平常心对待,大张旗鼓没有必要……考上好大学只是另一个开始,后面的路还长得很,不代表什么
阿尤
我是我们村第二个考上大学的,因为第一个是我哥
S
SabrinaD
中国特色,唯有读书高,在海外华人身上还在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