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长乐路
这里不少读者对上海长乐路很熟悉,网上也有不少写长乐路的文章,但基本没有我熟悉的长乐路(西端)的介绍。下面给大家讲讲我知道的长乐路。
我从小就住在和长乐路相邻的安福路有二十多年,长乐路几乎每天都去(一个公用垃圾桶就在长乐路941弄旁),加上我们小学、中学都是就近入学,有不少同学就住在长乐路,所以长乐路这一段是很熟悉的。
长乐路(我们的上一辈叫它蒲石路)西边从华山路开始,长乐路路南边(单号)是徐汇区,路北边(双号)就是静安区。到陕西路东面又成了卢湾区和静安区了,到黄陂路,静安区又转为黄浦区了。 长乐路从华山路到乌鲁木齐中路这一段基本都是花园洋房。近华山路北面一处有竹篱笆的花园洋房据说是李鸿章孙子的。路南边有上海市计量局;再往东有两扇绿大门的2层花园洋房是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的住宅;靠近陶宅的一幢3层带大花园的楼房是上海外事处的宿舍,小学一位同学家就在这宿舍的底楼,我们有2、3个同学常去他家的大花园玩。听他说钱其琛也在这楼住过,占整个3楼,一般每层有2到3户。他家对面是华山医院某病房楼的后面;病房楼再往东是一幢大门较高大的楼房,那时挂上海求精仪器厂的牌子,据说这幢房子以前是淞沪警备司令汤恩伯的宅邸;汤宅对面的花园洋房是“洪家老板”的,这座房子文革后有段时间挂着上海市妇联和上海市工商联的牌子。
从乌鲁木齐中路到常熟路这段长乐路,靠北边静安区的洋房多,房子好。复旦大学有个二级教授陈子展住在942弄。靠南边徐汇区的房子就差了,如941弄就有一些自来水龙头公用的平房。靠近常熟路的793弄还有棚户改成的简易住房。793弄边上以前还有一家豆制品加工厂,经常见到一个很高的烟囱冒黑烟,这加工厂好像在文革前或文革初期搬走了。六十年代在常熟路口还有一家卖旧货的商店,这店占了长乐路约一半的路面,所以长乐路这一段象条弄堂,不能通车。文革后旧货商店拆除,路面拓宽,曾是93路公共汽车单向路线,另一方向走安福路。
从常熟路往东,网上介绍就多了,沿路比较可关注一提的有长乐新村,过了华亭路下个路口是6叉路口,路中有个绿花地(不称街心花园,因为较小,称不上花园),其它几个路口分别是富民路、新乐路、东湖路、延庆路。到长风公园的94路起点站就在绿花地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在长乐路上靠近襄阳路。红房子西餐馆在靠近长乐路的陕西路上,再往东就是茂名路口的上海艺术剧场和锦江饭店了(上一辈人称锦江饭店为“13层楼”)。 再往东就不熟了,虽然走过不少次,那时去新城隍庙就是从长乐路一直走到淡水路转马当路到那里的。 因为是听说的,前面提到的李鸿章孙子的房子、汤恩伯的宅邸和洪家老板这三处没有确认过,只供参考。其他的记忆可能有误差,熟悉的朋友请补充、指正。写这些可帮助熟悉长乐路的朋友带来更多的回忆和怀旧。
liang
这是我听当事人说的。
按市价付费,临走时打扫的干干净净。
油画雕塑创作室,那里有魏景山,邱瑞敏,陈逸飞,陈丹青等。
油雕室在上海很有影响。
约90年代初,此旧教堂建筑被拆,旧址处建造了新锦江宾馆。
我就是住对面高福里
网上找到的。
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 长乐路165号 原为天主教君主堂
天主教君王堂于1928年由天主教南京宗座代牧区辅理主教惠济良创建,耶稣会会长山宗泰主持祝圣仪式。1933年定为英语堂口,主要服务于操英语的外国侨民,亦有一些中国教徒参加,例如京剧演员言慧珠。该堂外观圆形,内部装修精美,教堂后面有两块很宽阔的草坪,并设有弹子房、乒乓房、羽毛球、网球场、茶点室,为上海各教堂所独有。在1950年代,该堂宗教活动频繁,信徒人数有较大增长,到1961年达到2309名。1953年5月11日(中华圣母占礼日)下午,根据龚品梅主教指定,在君王堂大草坪举行了盛大的天主教上海教区恭迎圣母仪式。1953年6月15日夜,上海市公安局同时搜查帝王堂等处天主教机构,逮捕13名“帝国主义间谍”,君王堂的本堂神父朱树德,以及外籍神父,包括斐神父(Fr. Plilips)、何神父(Fr. John Houle)等都在这时被捕,判处徒刑,皋神父(Fr. Gatz)和柏世安神父(Fr. Palm) 则被关在三楼骑楼,数月后驱逐出境。6月17日,以帝王堂为中心的一批教徒和公教青年团团员进行示威。堂内聚集大批教友不断念玫瑰经,等候神父,于是警方批准朱洪声神父每天早晚出来两次做弥撒。1954年4月,解放军退出君王堂。1955年9月8日夜,上海市公安局出动大批警力,君王堂本堂神父朱洪声和龚品梅主教以及30多名神父同时被捕。此后君王堂继续开放,1959年调整活动场所时,君王堂继续作为卢湾区保留下来的2座天主教教堂之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君王堂被卢湾区造反派组织占用,后由市油画雕塑创作室占用。1985年,拆除教堂,用于建造新锦江大酒店。
他家卖一些旧货如电子管之类,是我们这些穷无线电爱好者的最爱。
有时候从向明中学门口处下车,去逛逛淮海路。
周家后转卖给了虞洽卿之子,“周家花园”变成“虞家花园”。1949年后花园按每月950元租给华山医院,供病人在此散步。改革开放后,虞家以9500万元将产权正式转让给华山医院。
长乐路! 多少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住的地方, 弄堂进口开在淮海中路, 弄堂的底, 后面就是上海跳水池, 小学是新乐路小学, 有段时间分二部,主要部分在华亭路上, 后来学生多了, 增加了宝庆路三号, 记得有永隆食品店, 红玫瑰理发店, 模范服装, 原名绿登? 网球场, 长乐路,华山路口的那家旧货市场,直到八十年代, 还去买过出口转内销的服装, 常熟路,延庆路东北路口有一个吃早餐的饭店...
个么侬老早是住‘上方花园’或者‘新康花园’。‘新康’堕底可以走到复兴中路。跳水池拆脱了。余隆后台硬,在那里造了个上交音乐厅。当时袁雪芬等新康,上方住户一道反对,无效无果。延庆路常熟路口是‘华亭食堂’,大饼油条迷道牢赞!
碰到老街坊啦!
一幢二楼花园洋房,那是永安公司郭林商家的。。
华亭食堂! 牛肉汤面几分钱一碗
沪卫(62)院管字第107号文,市卫生局批复,同意静安区儿童保健院 与我院小儿科合并,许经田等114人划归我院。我院小儿科病房、门诊、急诊全部搬迁 到巨鹿路807号,分设有隔离病房、新生儿病房与小儿内科,病床共计86张。同时,在 病房大楼四楼成立儿科生化实验室(医学遗传研究室的前身),由吴文彦医师负责
774弄南华新村和764弄的长乐新村。
长乐新村又通富民路上的裕华新村。
美领馆、日领馆、法领馆、新加坡领馆等。
边上有淮中中学和邮政局。正对面一条弄堂可以穿到五原路和乌鲁木齐中路。
上下三层全部玻璃窗上都贴满米字条,以防玻璃震碎。外公另一个弟弟住在上方花园正对面的5层公寓里,在露台上看着楼下的地铁造起来。
他家隔壁过去几条弄堂里,是我的钢琴老师家。
774弄的对面曾是华山医院的职工宿舍。
然后一路向北走回家。不过本人活动范围小,离家早,你们说的这些听着耳熟,不甚清楚。
里面是聂耳像。从小天天经过的,不会记错。汾阳路桃江路那里的三角花园,里面树了普希金像。据说8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上海时要去那里瞻仰的。
医院边上一家点心店,供应小笼生煎小馄饨等上海小吃。新康花园里面的西班牙式房子都是浅绿色的墙,近复兴中路弄堂口两幢老式公寓身姿挺拔,一梯两户,有个亲戚是军医住三楼,公用区域楼梯口的小瓷砖拼得整整齐齐。很久没回去看看了,好想再走一遍小时候的路。
真的有不少人是从这块地方出来的!还有人记得乌中路和长乐路口的棺材店!棺材店旁边好像有一家里弄里办的裁缝店,里厢有4,5 个男女老裁缝。50年代末。
上海的长乐路
这里不少读者对上海长乐路很熟悉,网上也有不少写长乐路的文章,但基本没有我熟悉的长乐路(西端)的介绍。下面给大家讲讲我知道的长乐路。
我从小就住在和长乐路相邻的安福路有二十多年,长乐路几乎每天都去(一个公用垃圾桶就在长乐路941弄旁),加上我们小学、中学都是就近入学,有不少同学就住在长乐路,所以长乐路这一段是很熟悉的。
长乐路(我们的上一辈叫它蒲石路)西边从华山路开始,长乐路路南边(单号)是徐汇区,路北边(双号)就是静安区。到陕西路东面又成了卢湾区和静安区了,到黄陂路,静安区又转为黄浦区了。
长乐路从华山路到乌鲁木齐中路这一段基本都是花园洋房。近华山路北面一处有竹篱笆的花园洋房据说是李鸿章孙子的。路南边有上海市计量局;再往东有两扇绿大门的2层花园洋房是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的住宅;靠近陶宅的一幢3层带大花园的楼房是上海外事处的宿舍,小学一位同学家就在这宿舍的底楼,我们有2、3个同学常去他家的大花园玩。听他说钱其琛也在这楼住过,占整个3楼,一般每层有2到3户。他家对面是华山医院某病房楼的后面;病房楼再往东是一幢大门较高大的楼房,那时挂上海求精仪器厂的牌子,据说这幢房子以前是淞沪警备司令汤恩伯的宅邸;汤宅对面的花园洋房是“洪家老板”的,这座房子文革后有段时间挂着上海市妇联和上海市工商联的牌子。
从乌鲁木齐中路到常熟路这段长乐路,靠北边静安区的洋房多,房子好。复旦大学有个二级教授陈子展住在942弄。靠南边徐汇区的房子就差了,如941弄就有一些自来水龙头公用的平房。靠近常熟路的793弄还有棚户改成的简易住房。793弄边上以前还有一家豆制品加工厂,经常见到一个很高的烟囱冒黑烟,这加工厂好像在文革前或文革初期搬走了。六十年代在常熟路口还有一家卖旧货的商店,这店占了长乐路约一半的路面,所以长乐路这一段象条弄堂,不能通车。文革后旧货商店拆除,路面拓宽,曾是93路公共汽车单向路线,另一方向走安福路。
从常熟路往东,网上介绍就多了,沿路比较可关注一提的有长乐新村,过了华亭路下个路口是6叉路口,路中有个绿花地(不称街心花园,因为较小,称不上花园),其它几个路口分别是富民路、新乐路、东湖路、延庆路。到长风公园的94路起点站就在绿花地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在长乐路上靠近襄阳路。红房子西餐馆在靠近长乐路的陕西路上,再往东就是茂名路口的上海艺术剧场和锦江饭店了(上一辈人称锦江饭店为“13层楼”)。
再往东就不熟了,虽然走过不少次,那时去新城隍庙就是从长乐路一直走到淡水路转马当路到那里的。
因为是听说的,前面提到的李鸿章孙子的房子、汤恩伯的宅邸和洪家老板这三处没有确认过,只供参考。其他的记忆可能有误差,熟悉的朋友请补充、指正。写这些可帮助熟悉长乐路的朋友带来更多的回忆和怀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上海的长乐路 50年代定级后行政8级以上各级最年轻的干部 第一次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和评审故事 康生和曹轶欧的工资是多少? 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名单
liang
这是我听当事人说的。
按市价付费,临走时打扫的干干净净。
油画雕塑创作室,那里有魏景山,邱瑞敏,陈逸飞,陈丹青等。
油雕室在上海很有影响。
约90年代初,此旧教堂建筑被拆,旧址处建造了新锦江宾馆。
我就是住对面高福里
网上找到的。
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 长乐路165号 原为天主教君主堂
天主教君王堂于1928年由天主教南京宗座代牧区辅理主教惠济良创建,耶稣会会长山宗泰主持祝圣仪式。1933年定为英语堂口,主要服务于操英语的外国侨民,亦有一些中国教徒参加,例如京剧演员言慧珠。该堂外观圆形,内部装修精美,教堂后面有两块很宽阔的草坪,并设有弹子房、乒乓房、羽毛球、网球场、茶点室,为上海各教堂所独有。在1950年代,该堂宗教活动频繁,信徒人数有较大增长,到1961年达到2309名。1953年5月11日(中华圣母占礼日)下午,根据龚品梅主教指定,在君王堂大草坪举行了盛大的天主教上海教区恭迎圣母仪式。1953年6月15日夜,上海市公安局同时搜查帝王堂等处天主教机构,逮捕13名“帝国主义间谍”,君王堂的本堂神父朱树德,以及外籍神父,包括斐神父(Fr. Plilips)、何神父(Fr. John Houle)等都在这时被捕,判处徒刑,皋神父(Fr. Gatz)和柏世安神父(Fr. Palm) 则被关在三楼骑楼,数月后驱逐出境。6月17日,以帝王堂为中心的一批教徒和公教青年团团员进行示威。堂内聚集大批教友不断念玫瑰经,等候神父,于是警方批准朱洪声神父每天早晚出来两次做弥撒。1954年4月,解放军退出君王堂。1955年9月8日夜,上海市公安局出动大批警力,君王堂本堂神父朱洪声和龚品梅主教以及30多名神父同时被捕。此后君王堂继续开放,1959年调整活动场所时,君王堂继续作为卢湾区保留下来的2座天主教教堂之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君王堂被卢湾区造反派组织占用,后由市油画雕塑创作室占用。1985年,拆除教堂,用于建造新锦江大酒店。
他家卖一些旧货如电子管之类,是我们这些穷无线电爱好者的最爱。
有时候从向明中学门口处下车,去逛逛淮海路。
周家后转卖给了虞洽卿之子,“周家花园”变成“虞家花园”。1949年后花园按每月950元租给华山医院,供病人在此散步。改革开放后,虞家以9500万元将产权正式转让给华山医院。
长乐路! 多少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住的地方, 弄堂进口开在淮海中路, 弄堂的底, 后面就是上海跳水池, 小学是新乐路小学, 有段时间分二部,主要部分在华亭路上, 后来学生多了, 增加了宝庆路三号, 记得有永隆食品店, 红玫瑰理发店, 模范服装, 原名绿登? 网球场, 长乐路,华山路口的那家旧货市场,直到八十年代, 还去买过出口转内销的服装, 常熟路,延庆路东北路口有一个吃早餐的饭店...
个么侬老早是住‘上方花园’或者‘新康花园’。‘新康’堕底可以走到复兴中路。跳水池拆脱了。余隆后台硬,在那里造了个上交音乐厅。当时袁雪芬等新康,上方住户一道反对,无效无果。延庆路常熟路口是‘华亭食堂’,大饼油条迷道牢赞!
碰到老街坊啦!
一幢二楼花园洋房,那是永安公司郭林商家的。。
华亭食堂! 牛肉汤面几分钱一碗
沪卫(62)院管字第107号文,市卫生局批复,同意静安区儿童保健院 与我院小儿科合并,许经田等114人划归我院。我院小儿科病房、门诊、急诊全部搬迁 到巨鹿路807号,分设有隔离病房、新生儿病房与小儿内科,病床共计86张。同时,在 病房大楼四楼成立儿科生化实验室(医学遗传研究室的前身),由吴文彦医师负责
774弄南华新村和764弄的长乐新村。
长乐新村又通富民路上的裕华新村。
774弄南华新村和764弄的长乐新村。
长乐新村又通富民路上的裕华新村。
774弄南华新村和764弄的长乐新村。
长乐新村又通富民路上的裕华新村。
拆迁中路口一户人家自焚死了一个人,现在是李嘉诚开发的汇贤居和一座办公楼。
美领馆、日领馆、法领馆、新加坡领馆等。
边上有淮中中学和邮政局。正对面一条弄堂可以穿到五原路和乌鲁木齐中路。
上下三层全部玻璃窗上都贴满米字条,以防玻璃震碎。外公另一个弟弟住在上方花园正对面的5层公寓里,在露台上看着楼下的地铁造起来。
他家隔壁过去几条弄堂里,是我的钢琴老师家。
774弄的对面曾是华山医院的职工宿舍。
然后一路向北走回家。不过本人活动范围小,离家早,你们说的这些听着耳熟,不甚清楚。
里面是聂耳像。从小天天经过的,不会记错。汾阳路桃江路那里的三角花园,里面树了普希金像。据说8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上海时要去那里瞻仰的。
医院边上一家点心店,供应小笼生煎小馄饨等上海小吃。新康花园里面的西班牙式房子都是浅绿色的墙,近复兴中路弄堂口两幢老式公寓身姿挺拔,一梯两户,有个亲戚是军医住三楼,公用区域楼梯口的小瓷砖拼得整整齐齐。很久没回去看看了,好想再走一遍小时候的路。
真的有不少人是从这块地方出来的!还有人记得乌中路和长乐路口的棺材店!棺材店旁边好像有一家里弄里办的裁缝店,里厢有4,5 个男女老裁缝。50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