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记得文革期间各地黑市粮票的价格?当然美国也发过, 先说一句

华府采菊人
楼主 (文学峸)

上海市粮票大约两毛钱, 全国粮票贵一些, 因为带油而且可以倒卖到外省去.

河南的省粮票也差不多在两毛钱左右, 全国粮票不超过三毛钱。

据说粮票在贵州卖得最贵, 读者中有没有贵州来的?

技术员
文革后期,上海市场上通行用每两2分的价钱免粮票购买食品,但不能在粮店购粮。
华府采菊人
饭店吃饭如果没粮票, 所谓“议价饭”就是这个价, 黑市差不多相同
老生常谈12
1971年时3角钱1斤

有2个同学辍学拉黄泥(黄土)到镇里去卖,每车5角钱,每天可拉2车。

镇里冬天生炉子需要黄泥和煤粉搅拌脱煤坯。

这两小子用手推车拉黄土每天走20多里地挺累的,容易饿,就买东西吃。

他跟我要5斤粮票给了我1快5角钱,我买了大书“沸腾的群山”。

C
Cambridge617
73年去饭馆吃饭忘带粮票了,向前面排队的人买了半斤,1毛钱,没粮票不卖主食,全国粮票5毛一斤
c
chufang
我在贵州,只记得七斤全国粮票可以换一斤油。
老商
票证成了除人民币之外的第二种有价货币。那些票证如果能保留到现在更加值钱。
华府采菊人
那岂不成为“具体的毛文革十年史料辉煌遗产”?
信笔由墨
随时,随地,没有一定。南京阳春面,一碗3两粮票 / 11分;没粮票 / 13分。
欲千北
一两锅贴,有粮票,12分;没有粮票14分。记得糕点饼干也是如此,没有粮票,每两加2分,不过有时有议价,有时没有。
欲千北
东田枫叶 也是毛时代时代和文革的宝贵遗产。
老商
要把毛时代趣味化,才没有悲愤和眼泪。
老商
要把邓改开妖魔化才能复辟文革!
n
nnndayd
不可能那么多吧?那时一个人每月油定量半斤,粮定量平均30斤。总不会领一个月的全国粮票要搭上八个人的定量。
老商
点二个菜,喝杯小酒,最后来碗阳春面,把吃剩的莱在上面盖交,酒足饭饱。
c
chufang
我们是冶炼厂,大部分是高定粮。
吃素的狼
1966年冬季,浙江本省粮票,在乡下,和农民一斤粮票换一斤年糕。大致上是两角钱换一斤浙江本省粮票。全国粮票农民不换。

他们似乎既不感兴趣也不知道价格,我们也舍不得换,因为还要走很多路。

步行长征串联,一路从上海走到井冈山,不准进山,被设卡的大兵们撵回来廖。

吃素的狼
江苏,上海,江西地界,农民们不换。

h
hz82000
我记得去农民家换鸡蛋,8两粮票一个鸡蛋
华府采菊人
1975年河南的公里边有老乡拉架子车柿子, 一斤粮票换四个
B
BeagleDog
辽宁每月定量三两油。所以七斤全国粮票一斤油太上算了。
龙剑
高定量可能,高油票不可能,沈阳油票定量三两。正好那时有部电影陈三两爬堂,军区陈司令兼个委会主任就被称为陈三两。
龙剑
你肯定记错了。
p
pvct
全国粮票可全是细粮。辽宁一月给几斤细粮?比吉林王8斤多几斤?
华府采菊人
全国粮票并非全细粮, 只是“带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