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很火,我去看了,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水门桥为何这么重要,为什么要炸掉水门桥?今天简单的解释一下;给大家做个科普。
当时的朝鲜战场上,是东西两个战场,也是东西两条战线,水门桥属于朝鲜战场上的东线,西线当时已经属于第一次战役的尾声诱敌深入了(主要是第13兵团),美军在东线由第10军进行钳形攻势迂回到西线,而东线最开始只有一个志愿军一部分,大约1-2个师(应该属于42军建制),所以比较紧急,这才紧急调兵遣将9兵团入朝参战,从而开始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
水门桥为何有必要?
水门桥是随着战役发展逐步而来的重要,说水门桥就要从9兵团开打的长津湖战役开始。
这里面有很多,不是我一两篇文章,或者几百上千字能够说清楚的,
我只能简要的说一下:
长津湖战役开始后,双方对阵:
我军主要是9兵团3个军约10.3万
美军:第10军,美陆战一师(主要在长津湖地区,也是主要对阵兵力),约7万人。实际上真正作战要被我们最开始计划围歼的是美陆战一师约3万人左右
开战后:
我军没有制空权,当然也没法防空,所以只能夜战,而夜战将柳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周边都给围起来了,周边的各个山头高低都占领了。
而白天只能少量兵力守住,无法对抗。毕竟白天美军有飞机助阵。
夜晚我们也无法攻破美军这3大坨阵地的任何一个。
于是形成了短暂僵持,
我军先进行调整,集中兵力先拿下了新兴里。新兴里也是31团战斗队,也就是那个美国北极熊团的团部被端的,就是这一次战斗解决。开始了对剩下的两块进行歼灭,首先先进行歼灭柳潭里的美军,然而因为天气等因素,我军没有及时赶到,而美军开始了逃跑计划。
美军调整对策:整体撤退(其实就是逃跑,这个时候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却声称:向南进攻)
1、柳潭里的美军陆战一师主力先撤退到下碣隅里
随后,美军开始了后撤,这个时候,在柳潭里的美军准备撤回到下碣隅里,在飞机、大炮的协助下,一步步撤退到下碣隅里。
2、随同陆战一师指挥所一同撤退
下碣隅里因为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的聪明下修建了一个军用机场,将美军所需要的撤退的所有物质全部带到这里,同时也带走了美军所有的伤员。
为何不用飞机运走整个美军陆战一师?
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最后走?谁殿后这是个世界级难题。
我们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反正最后就算美军陆战一师剩余的所有主力全部乘坐汽车通过公路开始往兴南港撤退,乘坐军舰回去。
而我军看起来围住了逃跑的美军陆战一师,但实际上都是小股部队占领了各个美军撤退的山头,是无法阻挡美军的,而我军因没有防空,所以无法在最前线集结兵力,而后方的追击主力在速度上显然没有美军的车轮快(而且美军还可以靠飞机进行断后轰炸,所以没法集中兵力通过大路追击,山间小路没有那么快)。
这个时候,要消灭美军陆战一师,阻止美军陆战一师逃跑到海边乘坐军舰逃跑,那也只有在山区地带最靠谱,因为山区美军无法发挥其机械化的优势,如果到了平原,志愿军真的很难在阻挡美军了。
而阻止美军陆战一师逃跑,在这个时候,整个撤退路线上,只剩下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了,那就是:
水门桥
这就是水门桥的重要性。
美军只要到达地图中朝鲜的兴南港基本上就可以逃出生天了,做军舰就可以跑了。
而能够阻挡美军陆战一师逃跑的最后一关就是水门桥。
炸掉水门桥,美军要修桥,需要耽误时间,给志愿军集结和集中后勤火力提供了重要的因素:时间。
然而:
众所周知;炸了3次,美军修复了3次,最后一次靠着最强大的国力,连夜制造了M2钢桥假设在旧桥之上,快速逃出生天,这在1950年已经严重超出了志愿军(甚至整个中国的能力)作战能力了,这也就是为何说:水门桥战役如此重要了。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如果说:当时炸掉了水门桥,美国没有这么强大的工业能力,修桥最少也要十天半个月,哪怕不用半个月那么久,一星期时间就足以让志愿军集结兵力吃掉美军陆战一师了。
也就是长津湖战役,让我们都认识到了美军的火力的强大,
炸断水门桥被修复,让我们认识到了美国的国力的强大,
后续的战略目标都定的小了很多,且实际了很多。所以也有了主席说的:敌人是纸老虎,但也是真老虎,不能只说纸老虎的一面,不说真老虎的一面。
此战:让美军认识到了新中国的步兵实力,让新中国认识到了国家工业能力的强大。
可以说在后续的国力、军力发展上,双方都玩命的补自己的短板,
我军得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以至于后来能用炸的解决,绝不用枪解决,
而美军得了夜间恐惧症,疯狂点夜视仪科技树,当然了战术穿插也学习了。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我去看了,电影效果非常不错,特效做的也非常棒,值得一看。
祝大家2022年春节新年快乐!
向所有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烈士致敬
现在免费的还看不到
志愿军的攻势只能维持一星期。虽然那时美军还不知道,但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所以,美军修桥修得快是帮了志愿军一个大忙,否则志愿军将死伤更多的人还同样一无所获。
拿些木头石头垫一下,铺上木板就行了。
后来美军绞杀战,狂炸共产党交通线上的桥,志愿军基本上也能做到随炸随修,迫使美军绞杀战破产。。。
伟大其实纯属吹嘘,长津湖的胜利对于美军实际上是轻而易举的,客观实力在那里。美军最多因为目标太多杀得有点累罢了。
志愿军也能随炸随修。水门桥相比之下,啥也不是。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有几十万国军撤退到台湾的确是一个伟大胜利,奠定了台湾独立于大陆72年的武力基础。
朝鲜战场上只有志愿军师级部队崩溃了,没有美军连以上部队溃散的。
这就是因为我有事实依据,你只能靠欺骗宣传的结果。
你都不敢读我的事实依据,你以为读者不知道?
陆战一师伤亡加倍,那4000多伤员或者被俘或者冻死饿死伤重而死,其它的也会增加大量的冻伤和缺少弹药战死。
这对双方都是一样滴。
美军第十军,除美7师31团随陆战一师行动外,其余部队没有和陆战一师走一条路,而是负责陆战一师的左右翼掩护。
美军从兴南港撤退,不曾“争取极其宝贵的时间”,而是很从容滴耗费十多天,带着拖家带口的9万难民才上船出海。
不是共军畏战留给美军时间,而是共军27军和26军,实在是无法在大口径舰炮的集火轰击下,前进一步。
须知,若是被一颗300毫米口径舰炮炮弹击中,若是在平缓地面,一个营基本就挂廖。兴南港面前,恰好就是平坦地面,共军指挥员都是些老兵,不会傻到拿当兵的性命白送死滴。美军舰队24日离港,共军25日进港,遍地废墟和烟尘,美军没给共军留下一点物资。
其实,从那时起,美军就逐步掌握了共军后勤不行,就是一个礼拜的攻击能量。
这为共军后来的柢平里之战和五次战役溃败,埋下了伏笔。
美军陆战一师、陆军第七师在无法承受如此伤亡的情况下,被迫开始大撤退计划,即从下碣里、古土里等作战区域向美军后方补给基地兴南港撤退。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美军从作战的长津湖一带向兴南港撤退只有一条路可以容许大规模机械化美军通过。而这条道路上有一处必经之地十分关键,那就是一座长不过9米左右,宽仅容纳一辆车单行通过的水门桥。
31团战斗力远不及陆战一师,而且应战的战术错误,确实被打垮,失去了成建制的防御和抵抗。
但是,冲进31团阵地的大批共军,豁然发现大量军需供给车队,并且开始了不顾一切的哄抢棉衣军毯食物,甚至共军之间因为争抢,发生了打斗。旁边的举手投降的美军看得目瞪口呆,随机大梦初醒,拔脚就逃,共军居然完全视而不见。至少有一千多美军逃出包围圈,被随后前来接应的陆战一师收容,加入作战序列,继续战斗。
这一幕,在早先的共军纪录片里也有。其中20军一位营教导员就说,部队饥寒交迫,干部战士一哄而上,抓住可吃的就往嘴巴里塞。他自己趁机抢了好几个罐头,把大衣口袋里塞得满满的,不忘加一句“美国罐头真好吃”。
还有呢,陆战一师史密斯师长自己选择由陆路突围。原因是,经过一番激战,他对共军的攻击套路和残余兵力,有精确的估计,确认共军无法阻止陆战师的撤退。撤退山路在两面山岭之间进行。美军派出部队一路清理两面山头,保护撤退部队不受袭击,所以进军缓慢,同时无惧共军追击。事实上,共军已经山穷水尽,两个加强师,一万多作战部队,竟然只能集结200人的“合成连”,远远滴象征性滴放几枪,不敢追得太紧,怕美军反击,这最后的200人也就木有廖。
因此,美军根本不在水门桥部署军力,任凭20军侦察营炸了3次。前两次随便修修补补,最后那次因为要过重装坦克卡车,才用了空投。很遗憾滴说,共军炸桥也很不专业。水门桥共有4个桥孔,只炸了最后那个。若是4个桥孔都炸了,还真叫美军工兵费点事。但是,看在共军已经筋疲力尽饥寒交迫,能做到炸一个桥孔,也是一定要点赞滴。
大概猜一猜,共军大概率远距离看到美军修桥滴,居然一枪未放,不知是不是也冰雕了,还是叹口气放弃了。应该讲,对这些共军而言,此战已经结束廖,回家吃点喝点,暖和暖和更要紧吧。
长距离雪地饿着肚皮,扛着几十公斤重量行军,走那么远,一般人大概不到那个桥,就已经死掉廖。
不信,现在就是美国的冬天。您找个山头背着食物60磅重量爬4天,雪地露营,实在撑不住廖,赶紧打手机求救,别叫大家去晚了,只能收尸哈。
你不过是用没文化来掩盖自己的政治观点而已。
看中国历史年表,每个大朝代都进行了300余场战争,大部分是国内战争,人类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
二战后,美国发动了80余场大大小小的对外战争。
唐宋元明清全部战争年表
1. 唐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2. 宋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3. 元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4. 明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5. 清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最近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很火,我去看了,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水门桥为何这么重要,为什么要炸掉水门桥?今天简单的解释一下;给大家做个科普。
当时的朝鲜战场上,是东西两个战场,也是东西两条战线,水门桥属于朝鲜战场上的东线,西线当时已经属于第一次战役的尾声诱敌深入了(主要是第13兵团),美军在东线由第10军进行钳形攻势迂回到西线,而东线最开始只有一个志愿军一部分,大约1-2个师(应该属于42军建制),所以比较紧急,这才紧急调兵遣将9兵团入朝参战,从而开始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
水门桥为何有必要?
水门桥是随着战役发展逐步而来的重要,说水门桥就要从9兵团开打的长津湖战役开始。
这里面有很多,不是我一两篇文章,或者几百上千字能够说清楚的,
我只能简要的说一下:
长津湖战役开始后,双方对阵:
我军主要是9兵团3个军约10.3万
美军:第10军,美陆战一师(主要在长津湖地区,也是主要对阵兵力),约7万人。实际上真正作战要被我们最开始计划围歼的是美陆战一师约3万人左右
开战后:
我军没有制空权,当然也没法防空,所以只能夜战,而夜战将柳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周边都给围起来了,周边的各个山头高低都占领了。
而白天只能少量兵力守住,无法对抗。毕竟白天美军有飞机助阵。
夜晚我们也无法攻破美军这3大坨阵地的任何一个。
于是形成了短暂僵持,
我军先进行调整,集中兵力先拿下了新兴里。新兴里也是31团战斗队,也就是那个美国北极熊团的团部被端的,就是这一次战斗解决。开始了对剩下的两块进行歼灭,首先先进行歼灭柳潭里的美军,然而因为天气等因素,我军没有及时赶到,而美军开始了逃跑计划。
美军调整对策:整体撤退(其实就是逃跑,这个时候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却声称:向南进攻)
1、柳潭里的美军陆战一师主力先撤退到下碣隅里
随后,美军开始了后撤,这个时候,在柳潭里的美军准备撤回到下碣隅里,在飞机、大炮的协助下,一步步撤退到下碣隅里。
2、随同陆战一师指挥所一同撤退
下碣隅里因为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的聪明下修建了一个军用机场,将美军所需要的撤退的所有物质全部带到这里,同时也带走了美军所有的伤员。
为何不用飞机运走整个美军陆战一师?
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最后走?谁殿后这是个世界级难题。
我们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反正最后就算美军陆战一师剩余的所有主力全部乘坐汽车通过公路开始往兴南港撤退,乘坐军舰回去。
而我军看起来围住了逃跑的美军陆战一师,但实际上都是小股部队占领了各个美军撤退的山头,是无法阻挡美军的,而我军因没有防空,所以无法在最前线集结兵力,而后方的追击主力在速度上显然没有美军的车轮快(而且美军还可以靠飞机进行断后轰炸,所以没法集中兵力通过大路追击,山间小路没有那么快)。
这个时候,要消灭美军陆战一师,阻止美军陆战一师逃跑到海边乘坐军舰逃跑,那也只有在山区地带最靠谱,因为山区美军无法发挥其机械化的优势,如果到了平原,志愿军真的很难在阻挡美军了。
而阻止美军陆战一师逃跑,在这个时候,整个撤退路线上,只剩下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了,那就是:
水门桥
这就是水门桥的重要性。
美军只要到达地图中朝鲜的兴南港基本上就可以逃出生天了,做军舰就可以跑了。
而能够阻挡美军陆战一师逃跑的最后一关就是水门桥。
炸掉水门桥,美军要修桥,需要耽误时间,给志愿军集结和集中后勤火力提供了重要的因素:时间。
然而:
众所周知;炸了3次,美军修复了3次,最后一次靠着最强大的国力,连夜制造了M2钢桥假设在旧桥之上,快速逃出生天,这在1950年已经严重超出了志愿军(甚至整个中国的能力)作战能力了,这也就是为何说:水门桥战役如此重要了。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如果说:当时炸掉了水门桥,美国没有这么强大的工业能力,修桥最少也要十天半个月,哪怕不用半个月那么久,一星期时间就足以让志愿军集结兵力吃掉美军陆战一师了。
也就是长津湖战役,让我们都认识到了美军的火力的强大,
炸断水门桥被修复,让我们认识到了美国的国力的强大,
后续的战略目标都定的小了很多,且实际了很多。所以也有了主席说的:敌人是纸老虎,但也是真老虎,不能只说纸老虎的一面,不说真老虎的一面。
此战:让美军认识到了新中国的步兵实力,让新中国认识到了国家工业能力的强大。
可以说在后续的国力、军力发展上,双方都玩命的补自己的短板,
我军得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以至于后来能用炸的解决,绝不用枪解决,
而美军得了夜间恐惧症,疯狂点夜视仪科技树,当然了战术穿插也学习了。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我去看了,电影效果非常不错,特效做的也非常棒,值得一看。
祝大家2022年春节新年快乐!
向所有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烈士致敬
现在免费的还看不到
志愿军的攻势只能维持一星期。虽然那时美军还不知道,但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所以,美军修桥修得快是帮了志愿军一个大忙,否则志愿军将死伤更多的人还同样一无所获。
拿些木头石头垫一下,铺上木板就行了。
后来美军绞杀战,狂炸共产党交通线上的桥,志愿军基本上也能做到随炸随修,迫使美军绞杀战破产。。。
伟大其实纯属吹嘘,长津湖的胜利对于美军实际上是轻而易举的,客观实力在那里。美军最多因为目标太多杀得有点累罢了。
志愿军也能随炸随修。水门桥相比之下,啥也不是。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有几十万国军撤退到台湾的确是一个伟大胜利,奠定了台湾独立于大陆72年的武力基础。
朝鲜战场上只有志愿军师级部队崩溃了,没有美军连以上部队溃散的。
这就是因为我有事实依据,你只能靠欺骗宣传的结果。
你都不敢读我的事实依据,你以为读者不知道?
陆战一师伤亡加倍,那4000多伤员或者被俘或者冻死饿死伤重而死,其它的也会增加大量的冻伤和缺少弹药战死。
这对双方都是一样滴。
美军第十军,除美7师31团随陆战一师行动外,其余部队没有和陆战一师走一条路,而是负责陆战一师的左右翼掩护。
美军从兴南港撤退,不曾“争取极其宝贵的时间”,而是很从容滴耗费十多天,带着拖家带口的9万难民才上船出海。
不是共军畏战留给美军时间,而是共军27军和26军,实在是无法在大口径舰炮的集火轰击下,前进一步。
须知,若是被一颗300毫米口径舰炮炮弹击中,若是在平缓地面,一个营基本就挂廖。兴南港面前,恰好就是平坦地面,共军指挥员都是些老兵,不会傻到拿当兵的性命白送死滴。美军舰队24日离港,共军25日进港,遍地废墟和烟尘,美军没给共军留下一点物资。
其实,从那时起,美军就逐步掌握了共军后勤不行,就是一个礼拜的攻击能量。
这为共军后来的柢平里之战和五次战役溃败,埋下了伏笔。
美军陆战一师、陆军第七师在无法承受如此伤亡的情况下,被迫开始大撤退计划,即从下碣里、古土里等作战区域向美军后方补给基地兴南港撤退。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美军从作战的长津湖一带向兴南港撤退只有一条路可以容许大规模机械化美军通过。而这条道路上有一处必经之地十分关键,那就是一座长不过9米左右,宽仅容纳一辆车单行通过的水门桥。
31团战斗力远不及陆战一师,而且应战的战术错误,确实被打垮,失去了成建制的防御和抵抗。
但是,冲进31团阵地的大批共军,豁然发现大量军需供给车队,并且开始了不顾一切的哄抢棉衣军毯食物,甚至共军之间因为争抢,发生了打斗。旁边的举手投降的美军看得目瞪口呆,随机大梦初醒,拔脚就逃,共军居然完全视而不见。至少有一千多美军逃出包围圈,被随后前来接应的陆战一师收容,加入作战序列,继续战斗。
这一幕,在早先的共军纪录片里也有。其中20军一位营教导员就说,部队饥寒交迫,干部战士一哄而上,抓住可吃的就往嘴巴里塞。他自己趁机抢了好几个罐头,把大衣口袋里塞得满满的,不忘加一句“美国罐头真好吃”。
还有呢,陆战一师史密斯师长自己选择由陆路突围。原因是,经过一番激战,他对共军的攻击套路和残余兵力,有精确的估计,确认共军无法阻止陆战师的撤退。撤退山路在两面山岭之间进行。美军派出部队一路清理两面山头,保护撤退部队不受袭击,所以进军缓慢,同时无惧共军追击。事实上,共军已经山穷水尽,两个加强师,一万多作战部队,竟然只能集结200人的“合成连”,远远滴象征性滴放几枪,不敢追得太紧,怕美军反击,这最后的200人也就木有廖。
因此,美军根本不在水门桥部署军力,任凭20军侦察营炸了3次。前两次随便修修补补,最后那次因为要过重装坦克卡车,才用了空投。很遗憾滴说,共军炸桥也很不专业。水门桥共有4个桥孔,只炸了最后那个。若是4个桥孔都炸了,还真叫美军工兵费点事。但是,看在共军已经筋疲力尽饥寒交迫,能做到炸一个桥孔,也是一定要点赞滴。
大概猜一猜,共军大概率远距离看到美军修桥滴,居然一枪未放,不知是不是也冰雕了,还是叹口气放弃了。应该讲,对这些共军而言,此战已经结束廖,回家吃点喝点,暖和暖和更要紧吧。
长距离雪地饿着肚皮,扛着几十公斤重量行军,走那么远,一般人大概不到那个桥,就已经死掉廖。
不信,现在就是美国的冬天。您找个山头背着食物60磅重量爬4天,雪地露营,实在撑不住廖,赶紧打手机求救,别叫大家去晚了,只能收尸哈。
你不过是用没文化来掩盖自己的政治观点而已。
看中国历史年表,每个大朝代都进行了300余场战争,大部分是国内战争,人类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
二战后,美国发动了80余场大大小小的对外战争。
唐宋元明清全部战争年表
1. 唐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2. 宋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3. 元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4. 明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5. 清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