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改剧失灵,不影响双男主市场” 转发微博评论 (此评论评价了我所有喜欢的双男主剧,哈哈哈)

大兔子张三
楼主 (文学峸)

   《光•渊》暂停,《君子盟》哑火,耽改"4.0时代"似乎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开启序幕。《君子盟》悄无声息地上线,一口气放出了全集,两位男主宋威龙和井柏然贡献的唯一戏外售后梗是带有喜剧色彩的"“猴驴CP”;《光渊》只在第一次放出八集,后续的排播情况暂时未知,再加上付辛博的已婚身份和原著本身较为浅淡的感情线,即便剧集有不少好评,也都是集中在剧情本身,少有过去耽改剧那般”全民嗑真人CP”的盛况。

耽改剧有所松动后,几部在"耽改101"名单上人气较高的作品,也开始重新活跃在舆论场上。巧合的是,有几位主演都传出一些绯闻,为剧集带来新的梗。前段时间被曝出"床照〞的陈飞宇,是《皓衣行》(改编自《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的主演之一,上周末被爆出和周兩彤恋情的翟潇闻,也手握待播耽改剧 《吉星高照》(改编自
《天官赐福》)。这也意味着,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停摆之后,如今的耽改剧对于观众而言,比起内容本身的吸引程
度,“何时能播”、“能舞到什么程度〞,以及演员们的花边新闻,反而更受到关注,乃至成为一种长期的议题。

剧集排播的话题话题比剧集内容的声量还要大,这就是“耽改剧”的当下现状,当然,也没必要为此踌躇,因为起主导作用的,本身就是一种情绪,而不是本就诞生于夹缝中的类型。当我们谈论"耽改剧失灵〞,或许本身就在谈论一个伪命题。

                                                从耽美文到耽改剧


耽美文学在国内的大规模出现,是借着网络文学兴起的东风。性别是不可忽视的变量因素,越来越多的女性借由便捷的网络渠道加入文学创作,并尝试着调整自己的视角,以创作出更服务于女性读者的内容,耽美文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

耽美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对现有情感框架的一种暖昧的反抗。在耽美的世界里,男性成为主角,而女性则调转角色,不再是被审视和观赏的-方,而是作为观赏者而存在。因此,虽然耽美文看似是由男性角色主导,实则却是存在于女性想象中的恋爱故事。也正因如此,耽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主流舆论场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想象。不同于“男婚女嫁〞的固有模式,耽美文化中的爱情很少与婚姻等世俗问题强绑定,摒弃了所谓的“实用主义〞婚恋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双方在感情中的主导关系,使其更符合女性对爱情的美好期许。

事实上,耽美文学中关于主角的定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迁移。如果说早期的耽美文学仍然是沿着言情小说的母本市创作 (如“强攻弱受”),那么发展到如今,最能代表其价值的是较为流行的“美攻强受”,近几年来爆红的几部耽改剧也多是采用了这一模式。

 

这种"势均力敌的爱情”是女性想象中的最佳模板,两位男主几乎都是在平等的场域进行对话。这里的“平等"并非特指财富、地位、身份等客观条件,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平等〞

近几年的荧幕爱情中,强调"双强〞或者“姐弟恋〞模式的剧集,也是借鉴了源自耽美文学中的关系图谱。去年“姐弟恋”的流行,就是女性的情感需求在剧集内容中的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耽美文学中的爱情,是抽离了现实语境的,甚至对现实完成了某种净化。《蓝宇》中因现实阻碍而黯然分手的悲情故事,极少发生在如今的耽美作品中。这种和现实划清界限的创作方式,与时下流行的甜宠文和甜宠剧有类似之处,都是强化双方感情浓度以及感情的价值,弱化甚至抹除生活中可能会产生的其他现实问题。

而耽美文学进入影视领域,似乎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不同于影视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为观众“造梦〞,耽美自诞生起就是梦工厂,天然与现实生活存在巨大的距离,是一种〝自由的爱情〞除了有与影视剧更契合的叙事风格,耽改剧不仅是一条尚无太多同类作品的蓝海赛道,同时还具备丰富的IP储备以及在这些IP背后的、惊人的粉丝基础。这些都使得耽改剧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剧集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更重要的是,从已播出的几部剧来看,耽改剧的商业收益和播出回报比都是巨大的,以三部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镇魂》《陈情令》和《山河令》为例,几乎每次播出都是“现象级”的,在播出数据、輿论场声量和衍生品收益等各方面都远胜于其他剧集。

这也是市场愿意冒着可能存在的风险、持续将之拉入主流视野的根本原因。

 

                                          再难到来的耽改4.0

耽改剧的出现,是耽美文化突破圈层、与主流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关键帧。

在耽美文学影视化的过程中,碰撞是隐性的,改造自身以融合当中则是显性的。因此,我们会在《镇魂》中看到诸如"社会主义兄弟情”这样的宣传路径,或是将原著中赤裸直白的爱情关系,替换为“互相救姨w知己“等更加模糊、也更易于被通俗理解的词汇。
融合的反面,就是对自身的改造。耽美小说的改编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与可播出边界的拉扯,就是耽改剧要面临的最大难题。像是《君子盟》这类原著感情线本身就非常浅淡的剧集(原著《张公案》有“无Cp"的标签),如果是原创内容的话,遇到的阻力就会更小,但正因为原著的定位,不得不面临更多难以预测的风险。

既要让耽美1IP的粉丝价值在剧集中实现最大化,又要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还要兼顾剧集本身的制作要求,这为耽改剧的改编带来了不少困难。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 《鬓边不是海棠红》,经过改编后的剧集作品,不仅突破了圈层的限制,甚至能够在地方卫视上星播出。

 

和创作者们的如履薄冰不同,在边界上的试探,是耽改剧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对部分观众而言,消费耽改剧的行为不仅是在内容上体现的、对感情关系的反叛,还可以从中获得与主流舆论场对抗的快感,这种快感越隐秘,就越强烈。
除了这种显性的边界之外,与原著粉之间的距离,构成了耽改剧隐性的边界。《陈情令》在开播之前就因为"孟子义加戏”的传言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真伪暂且不论,但这体现了耽美小说粉丝最大的雷区,即“不能乱改动感情线”,大家可以接受双男主之间限于各种原因无法像原著那样直抒胸臆,但很难接受他们在剧中变成"异性恋”,
尽管后者是最安全的改编策路。

 

回到耽改剧爆火的原因,一部分与耽美文的流行相同,比如对感情模式的重构,另一部分则是公开挑战旧有播出秩序的快感,和“男色消费”的可视化。其中,前者更多地体现在观众对剧集内容的改造上,将深埋在剧中的情感提取出来,再通过与原著的结合,用各种形式的二创内容体现更直白露骨的爱情;至于男色消费,有时候是“无意识
的"。
在这个过程中,剧方与观众的“共舞“显得格外重要。除了较为常规的剧集营销之外,此前的耽改剧往往会配备贴心的“无死角“”售后,比如官方放出的花絮、各种合体活动以及主角们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动等等,来弥补剧集中无法呈现的部分内容,“引导”观众充分理解两位男主之间的感情。

 

这一切,因耽改剧不可以大张旗鼓地出现在舆论场上而发生了变化。当它们不能使用任何额外的手段进行售后和包装时,它们的优势就会大幅缩减。此时,耽改剧就会被拉到和其他剧集同一维度当中审视一一当滤镜消失,这些剧以新人为主的演员配置、编剧改编功底以及镜头语言、服化道等等诸多方面,都很容易在同维度竞争当中落败。

不仅很多要素被拉平,耽改剧甚至还要接受一些额外的评判标准,比如更注意选角是否贴脸,更注重足够还原著,乃至“氛围感〞这类足够虛的词汇。这些要素,都使得这些耽改剧不再是"押宝必中"的财富密码,投资回报率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与此同时,外部因素的制约下,耽改停止,“嗑学"却并未因此消弭。市场调节的奇妙之处之一在于,它不会因为类型的“不提及"而原地蒸发,只要需求在,市场就会在。制约反而证明了,“嗑CP”是一种不限题材的娱乐手段,甚至审美态度。
去年热播的悬疑剧 《猎罪图鉴》,就巧妙地设置了"警察X画师”的双男主,只需要一些"擦边”的互动情节,就能复刻耽改剧给观众带来的审美需求,《君子盟》开播时,就有不少网友评价道:《狂飙》里任意两个人拉出来都比《君子盟》好嗑。

至于《光•渊》还不错的风评,也与二位男主的CP感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对故事本身的认可,这反而是耽改"失 去售后优势、也要回归内容”本身的一个例证。

                                           得天独厚的"双男主”
 在耽改剧风头正盛的时期,“双女主剧”也进行过 - 些探索。《了不起的女孩》《风声》《流金岁月》《盛装》等一批双女主剧都在这几年陆续播出,在关系设置上,国产双女主经历了从"宿敌"到“密友"的过程,这源于女性思想的觉醒以及由之而来的舆论场风向的转变。

与之不同的是,双男主剧自诞生以来,就笼罩着一层被美化过后的、美好的“兄弟情"滤镜。很多影视剧史上的经典男男CP,都并非脱胎于耽美文。在全剧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的《士兵突击》里,就诞生了“许三多”和“史今”、“许三多”和“袁朗"等多对CP,《风云雄霸天下》《绝代双骄》等古装剧也都有知名CP。

由剧集延伸到真人CP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时尚芭莎》婚庆大片的启蒙、《仙剑奇侠传三》里的“胡霍"CP,《琅琊榜》和《伪装者》等等。对观众来说,这些剧集中诞生的CP,之间的情感是远远超过世俗所定义的爱情的。比起直白的同性爱恋,过去存在于剧集中的双男主设定,基本都有着很深刻的"情感羁绊”,像是《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和“靖王〞,是一种比朋友更亲密的、在地位上极为平等的、互相信任的感情。

 

 

如果说耽美文学是一部分创作者有意识地对日有感情观念的挑战,那么当"嗑CP〞从小众群体和同人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想象的权利就平等地赋予给了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包括CP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大部分与原著感情浓度接近的内容,都诞生在国绕剧中CP的同人文化和粉丝群体当中。而当"Cp”成为围绕剧集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耽改剧”的光环就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

比起耽改剧里固定1V1的CP线,可以自由组合、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CP,显然同样具备吸引力。即便是在《苍兰诀》这样有固定男女主线的剧集中,也有男主和男二的CP粉。某种程度上,这是剧集内容二创生态逐渐成熟的标志。

同人内容一直是热门的耽美作品的重要支撑,也是“非耽美文学耽美化"道路上的关键帧。从《哈利•波特》到《神探夏洛克》和《复仇者联盟》,这些诞生了不少热门CP的作品,都有着庞大的同人群体和丰富的同人产出。

 

而如今,即便是在非耽美作品里,也有充足的同人内容和同好氛围。《狂飙》里的两对热门CP“响欣”和“强欣”,还有〞高启强”和“高启盛”兄弟二人的“骨科CP”,在微博、B站和Lofter等平台上都有不少产出,其火热程度不比前几年热播的耽改剧差。

目前排着队等着上映的耽改剧还有不少,再加上近几年陆陆续续卖出版权的作品,“耽改101”的参与者仍然众多。

但目前的情況似乎并不乐观,耽改剧难以再复刻《镇魂》 《陈情令》和《山河令》的盛况,不仅平台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剧集宣传有诸多红线,以热度为依托的衍生品生意也不好做。像阿瑟这样指着耽改剧一朝飞升的演员们,也逐渐清醒过来,和不知道何时才能播出的耽改剧相比,受众固定的古偶甜宠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参考去年《苍兰诀》里的王鹤棣。
至于被遛了好几年的观众们,也逐渐找到了新的心理寄托一一既能实现“嗑糖自由”,又不必面对“魔改"和停播的风险,既然人类并不缺少嗑糖的眼睛,耽不耽改的,有多重要呢?

 

 

J
Josey
服了, 狂飙里都能磕出两对男男cp, 是不是因为现在男女cp没有新意了。我很少能看出耽美, 一般看成好兄弟。
C
CPA
小时候很喜欢的喋血双雄,英雄本色,赌神,都是双男主惺惺相惜,情义无价,联手办大事,女性纯花瓶,不也是这意思?
7
7Sle
这张光渊截图,骆真像本山,难怪有网友觉得他不美。耽改男主太烟火气,观众就没想象力了。陶然应该是最美的,但很平淡。

还是小张最好。

安哲
你你你,说出了我憋在心里的话

如果弃剧,多半是因为脑子里老回荡着赵本山的小品

旋归
他不需要美啊,帅就行了,仪态也满洒脱的,审犯人很有架势

陶泽其实也演的不错,卷发有点耽误,估计不能盖了男一男二的光芒吧

大兔子张三
哈哈哈哈哈,付辛博怎么也比赵本山强多了。他看上去没有警察的精气神
大兔子张三
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绝大部分剧都乏味,倒是【猎罪图鉴】里的一众女性让我觉得不错。

也就是说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犯罪,不一定是受害者反抗,真正做到一些有社会效应的反面角色

伊猫
双男主剧一红,就分两拨人,然后就打架,就很奇怪的社会现象! 比剧更“抓马”:)))。
木木架子
高启盛是单恋一枝花。什么叫骨科?
7
7Sle
人都是慕强的,双男主都是双强联手。避免了bg剧那些套路,女主咋咋唬唬,自以为是但实际还是靠男人。

耽改剧双男主不能直述情愫,编导就不能像bg剧那样偷懒,要动脑子才能把它表达出来,含蓄比直叙高级。

双女主剧不如双男主剧,一方面,看剧的大妈人数多,另一方面,世俗眼光,男的比女强,'男女'也是男在前面,不会写成'女男'。人都是慕强的。

现代耽改剧不如古装耽改剧,耽美不是现实的,现代剧想象空间有限,古装剧则可以天马行空。古代女子不出家门,只能是双男主联手走天下。

磕cp是磕两人的感情,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想磕哪种磕哪种,也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磕的一样。

a
april113
资本引导,为了收割粉丝
7
7Sle
骆和陶演的都不错,但作为耽改,都不够帅,帅是指魅力。他们少了一些2次元。

陶是骆和费都想下手的人,但这陶没魅力,也就只是个暖男大哥哥。

a
april113
是的,以前看过一篇很好的分析,耽改剧表面是女性角度的审视,真正的内核是觉得男女的爱情不如男男之间的情愫,还是女人本质自卑
7
7Sle
狂飙双男主是俩老头,也还要分两拨打,哈哈哈,连老头都不放过。
木木架子
我觉得不一定是自卑,是对真爱的向往。现代人也做不到男女完全平等啊。女强人的爱情戏也看不到。
旋归
萝卜青菜啊,我觉得骆队很苏,与小裴总各有各的魅力,可能欧美剧看多了,比较习惯胡茬男哈哈

前一阵子看the Rings of Power,和the Last of Us, 里面的男主都是胡子拉碴的有皱纹,很帅,身手矫健很有气场

看了之后一直念叨如果内娱也出个胡茬男就好了,不要千篇一律的脸光光,然后出现了骆队哈哈

S
ShirleyKay
对啊。像三国水浒什么的,也都是讲男人间的情义的。
大兔子张三
原来陶然是他俩都想下手的人,哈哈哈哈哈,一转头他俩凑一块儿了,GUN!

哈哈哈哈哈

大兔子张三
同意
大兔子张三
你终于见识到了吧?哈哈哈哈哈

我都没想到,为了帅哥也就罢了,两个老头,哈哈哈哈哈哈我去

旋归
哦哦是下手,我看成了手下哈哈,原著是这样的,剧里好象没有,裴对陶,骆对陶都象兄弟情,改得比较吻合
a
april113
男女之爱不是真爱吗?还是觉得女人低男人一等?
旋归
含蓄是真的,难怪从文到剧,一下子清新了许多,几乎有种纯情感

男人搭戏比较放的开,松弛,但谈感情又比较拘束含蓄,反复试探,收放之间,成就了耽改

其实真正好的剧与题材没关系,无CP也可以好看

忙妈妈
双男主受欢迎,是因为没有好的男女cp作品,完全不是女性自卑,恰恰相反是女性觉醒,看不上小鸟依人那种男女cp
忙妈妈
其实大家就是想看主角专心搞事业,顺便有个灵魂交流啥的,谁要看霸道总裁小鸟依人,哈哈
向往美好生活
耽美的作者是女性,观众也大多是女性,它是女性想象中的完美爱情。而现实并非如此,雄性之间更多的是竞争,而不是温情。
向往美好生活
我不认为男性之间的感情比女性之间,或男女之间的感情更高尚,实际上女性更珍视感情。
木木架子
BG的好作品太少了。像是贾宝玉林黛玉那种也很好,但是太少了,不好写。
大兔子张三
不太一样。那些兄弟情镜头氛围情绪都是写实风格,不是以唯美缓慢暧昧方式拍摄,也不会配上音乐让人浮想联翩
朦胧的心
比起双男主剧,我比较喜欢双女主剧,譬如了不起的女孩,看着还挺轻喜感。另外比较喜欢阳刚一点的男主。
C
Cathy_Bay
裴和駱起初不都盯着陶然吗?
C
CPA
John Wu 后来的 Face Off 很有点这个意思,对立阵营,相爱相杀
J
Jessy99
同一部剧,各人都有各人的解读,这些年内娱也有好多不错的女性群像剧,各有各用的受众,就是很好奇,女性观众的喜好差异这么大
旋归
非常之大简直南辕北辙鸡同鸭讲,我也是最近几年看剧发现的,不过这也正常吧,各人观感不一样
J
Jessy99
只是“好奇”而已,喜欢看耽改的姐妹好像不少,山河令我坚持了几次才看完,当时整得我有点怀疑人生了

我看bg剧也没冲着cp感去看,剧好才是王道,好多人看bg剧也是冲着cp去的,虽然都是bg剧受众,看剧的角度也不一样

同样,双男主剧和耽改,在我这儿没啥区别,镇魂里的朱一龙和白宇,就是双男主,剧不行,看了几集就弃了

s
shamrock100
是的 双强的BG也好看 近些年的城池营垒 月光变奏曲都不错
J
Josey
其实我更喜欢只有多个男性的综艺节目,比如六个老北北的快乐再出发,最新一期有女性嘉宾,就不那么好看了。
大兔子张三
迷途。现在的男性可阴可阳,天使脸孔魔鬼身材,我不需要看女性,哈哈
大兔子张三
那两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我半点都没磕到
大兔子张三
哇我想起来【开端】也是小白的剧,bg好看,我好期待他俩在一起,特别自然,
大兔子张三
那个【SCI 迷案】我也看不下去,耽改,【冰球少年】双男主也是烂剧
J
Jessy99
咱俩有共同语言了,区别只是:双男主还是耽改

大兔子张三
我是剧情第一的,然后是双男主,再后面是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