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出省多少都是理论数值,条件是比较新老两个贷款的现金流,一直到付清为止。很少有人能做到持续到底的,所以省多少钱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
我在想怎么计算break even的时间。我是这么设想的:计算每个月新老贷款的余额,加上每月省得钱利滚利,看看哪个月付清时开始有正的价值。
大家也出出主意,怎么看问题更实际些。
从费用上讲,假设每次重贷支付3000元的手续费,换成3年或5年这笔费用打平,即可实现它的价值。
可在一年里这3000元被支付了4次,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9000并未实现它的价值或说浪费了9000?
3000的费用降低1%利率与分成四次即12000的费用降低1%利率,我怎么看它们怎么不一样。
若只以(任何)一次计算,你的算法本身没问题。
我有时间写个说明,阐明究竟是怎么计算的。
理论上来说,用三千元去省三千零一元都是值得的,但是那个是理论。
所以是一种投资。也是用NPV 来算的。虽然你和甜瓜都愿意想办法分析。但是金融里已经有那么多聪明的前人总结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model,就不要自己re-invent the wheel了。
你整那些jargon能在5分钟让你们家LD明白吗?
计算出省多少都是理论数值,条件是比较新老两个贷款的现金流,一直到付清为止。很少有人能做到持续到底的,所以省多少钱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
我在想怎么计算break even的时间。我是这么设想的:计算每个月新老贷款的余额,加上每月省得钱利滚利,看看哪个月付清时开始有正的价值。
大家也出出主意,怎么看问题更实际些。
从费用上讲,假设每次重贷支付3000元的手续费,换成3年或5年这笔费用打平,即可实现它的价值。
可在一年里这3000元被支付了4次,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9000并未实现它的价值或说浪费了9000?
3000的费用降低1%利率与分成四次即12000的费用降低1%利率,我怎么看它们怎么不一样。
若只以(任何)一次计算,你的算法本身没问题。
我有时间写个说明,阐明究竟是怎么计算的。
理论上来说,用三千元去省三千零一元都是值得的,但是那个是理论。
所以是一种投资。也是用NPV 来算的。虽然你和甜瓜都愿意想办法分析。但是金融里已经有那么多聪明的前人总结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model,就不要自己re-invent the wheel了。
你整那些jargon能在5分钟让你们家LD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