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困长春共军国军战斗序列

老生常谈12
楼主 (文学峸)
1948年东野围困长春之国共部队战斗序列 一。 国军 守长春之国军是第1兵团,        司令郑洞国        代理参谋长杨友梅        2军6万人,及地方部队4万人,共计约10万人,下设:         1.1  新7军,蒋介石嫡系部队,美国机械装备。              军长李鸿              副军长史说              参谋长龙国钧                下设3个师:              38师,下设3个团                  师长陈鸣人                  副师长彭克立                  参谋长李性常                56师,下设3个团                  师长张炳言                  参谋长刘大名                61师,下设3个团                  师长邓士富                  副师长宁伟                  参谋长曾德辉          1.2  60军,滇系部队              军长曾泽生              参谋长徐树民                下设3个师:              暂21师,下设3个团                   师长陇耀                   副师长李佐                   参谋长杨肇骧                暂52师,下设3个团                   师长李嵩                   副师长欧阳午                   参谋长汤启圣                182师,下设3个团                    师长白肇学                    副师长任孝忠                    参谋长杨正隆   长春守军以中央大街(后改称斯大林大街,现名人民大街)为界分为两个守备区,东半部归六十军,西半部归新七军,司令部设在中央银行大楼。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坚固建筑物层层设防,并派新七军暂五十六师两个团,控制西门外大房身机场,派六十军一个师防守东郊城防工事外之战略高地。   二。 共军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约10万人,        司令员萧劲光        副司令员陈伯钧        政委萧华        政治部主任唐天际        参谋长解方        副参谋长潘朔端          2.1  第6纵队               司令员黄永胜               副司令员杨国夫                            李作鹏               政委赖传珠               参谋长黄一平                 下设3个师:               第16师                    师长李作鹏                    副师长王东保                    政委张池明                    参谋长冯精华                 第17师                    师长龙书金                    副师长李培功                    政委徐斌洲                    参谋长陈毅斋                 第18师,                    师长阎捷三                    副师长黄荣海                    政委袁克服                    参谋长周明国          2. 2  第12纵队                司令员钟伟                副司令员熊伯涛                政委袁升平                参谋长王亢                  下设3个师:                第34师                     师长温玉成                     政委谭友林                  第35师                     师长王奎先                     副师长李光汉                     政委栗在山                  第36师                     师长沈启贤                     副师长郑贵卿                     政委王建中                     参谋长席庶民         独立第6师            师长邓克明            副师长金宇                      马逸飞            政委钟人仿            参谋长刘苏         独立第7师            师长罗华生            副师长程启文                      余勋光            政委邱子明            参谋长刘可天         独立第8师            师长王人贵            副师长蔡久            政委邹衍         独立第9师            师长廖仲符            副师长罗文华            政委钟民            参谋长冉泽         独立第10师            师长赵东寰            副师长邓忠仁            政委崔国辉            参谋长王玉峰         独立第11师            师长王效明            副师长李德山            政委宋景华            参谋长康干生   共军10万人对国军10万人 共军第1兵团对国军第1兵团 共军2个纵队6个主力师对国军2个军6个主力师 共军地方部队4万人6个独立师,国军地方部队4万人   独立第8师,师长王人贵和独立第11师,师长王效明是抗联队伍。   后话:   独立第11师后来编为164师,王效明和宋景华调出,李德山任164师师长,划归朝鲜人民军,归金日成指挥。   独立第6师后来编为156师,划归朝鲜人民军,归金日成指挥。   没在这里的独立4师编为166师,师长刘子仪调出,以方虎山为师长,划归朝鲜人民军,归金日成指挥。   这3个师5万余人构成金日成2个军团,7个师,10万大军的基础。另外还有许多四野的团级和营级,连级的编制构成另外4个师的骨干。
p
pangpangxiongxiong
对得像对联一样工整
老生常谈12
兵力相等
有言
赞!谢谢老生兄好分享。10万围困10万。士气差别大。-:)
k
kai2002
国民党军是孤军。
X
XYZ94538
10万国军居然没有一人饿死,怎么会饿死老百姓?
老生常谈12
在沈阳有30多万人

区别在于:

共军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在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所以共军机动兵力多。

国军抢占大城市,占领铁路沿线。

在东北,共军总共歼灭国军105万人 。

老生常谈12
士气主要的,还有战略

国军被动挨打,共军积极主动。

m
man008
要是共匪放百姓出城,一个长春人也不会饿死。
s
saloon1978
蒋匪可以分一点粮食给长春人嘛。
老生常谈12
若是国军不抢粮食呢?

你总是主次颠倒。

k
kai2002
实力对比已经翻转了,怎么说都行。刚开始没有朝鲜帮忙,东北共产党军会退到西伯利亚去。
有言
这是他的长行。这种军队不败没天理了。-:)
p
psp2000
你是说国军抢粮食

百姓也不愿意去共军地盘?

h
hkzs
在长津湖志愿军3个军12个师也围不住美军3个团。毛泽东还在做梦“正聚歼之”。

美军的强大远超毛泽东的想象力。

朝鲜之后,毛泽东才明白这点,才有"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美舰开火,也不得擅自还击"的指令。

 

老生常谈12
你的结论是?

抗战结束后,

国军军队430万人, 共军游击队120万人改编的军队

除了东北以外,国民党3/4的国土,共军不到1/4的国土

国民党占领区4亿人口,共党根据地1亿人口

国军占领所有大中城市和几乎所有小城市,共军仅仅有几座边远县城和山东的一些城市

国军占领了几乎所有富庶地区,共军几省边界的贫穷山区

国军占领几乎所有交通线,比如铁路等,共军在边远山区

国军占据所有海港,河港,有海关税收,共军没有任何海关税收

国军有美援,有美式装备军队几十万,共军没有

那为什么国民党失败了, 而共军胜利了?

难道像你所暗示的民心所向,民心在国民党一边?

 

清源白水
国军还可以给长春空投粮食, 虽然成本大但不致饿死百姓。
老生常谈12
然后

千年一遇的洪灾,鸭绿江决口改道到了三八线了,美军起止鸭绿江边,终止还在鸭绿江边,美军胜利了。

p
psp2000
你在饭馆,一顿饭不是也能救济几个呢。

那你还说啥呀,是百姓想活命没活路呀。
就算不抢粮,百姓的存粮有多少。
三年饥荒,被饿死的肯定是脸皮薄不愿去外面要饭。
你在饭馆,一顿饭不是也能救济几个呢。

p
psp2000
人挪活。
h
hkzs
是陆战一师从马山开始反击,打到38线以后,共产党方面跪地求和要求停火了,所以陆战一师也就没再往北打而已。

要认清历史,不要胡说八道忽悠人。首先陆战一师从长津湖下来是去了三八线以北的兴南,然后被联合国军司令部调往马山,在马山登陆后向北继续进攻,一路打到38线以北30公里,共产党部队顶不住了,不得不要求停火,这才有最后在38线以北停火的结局。不是什么志愿军把美军打到38线,然后美军无力反击只能停火的事!

老生常谈12
中原突围时

6万共军被30万国军包围压缩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共军先把老弱病残1万人疏散出去,剩下5万人牺牲很大后也突围去了。

i
insoine2
不准确,国军方面,新7军的38师是原新1军的主力之一,但新7军的其它2个师是杂牌,前面有暂编2个字。说长春守军10万,恐怕也算是
i
insoine2
夸张了一些,估计是把逃进来的难民和地方政府人员都算上了。
i
insoine2
另外,共军后来是第12纵队+6个独立师,但在长春与沈阳之间部署了不少后备部队(也是独立师建制), 随时可以增援,这部分兵力就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