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不要脸的人吗?
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美军几十年, 还要以少胜多才算赢吗?
脑子都进水了?
实现了预定目标
史密斯将军就是这么看的。
9兵团的战略目标是:
阻止第10军达到此目标,保证西线38,39,40,42和50军的侧翼安全,使西线完成对第八集团军的攻击。
战役目标师歼灭美军一个师。
9兵团完成了战略目标,把美第10军(陆战师,第7师,第3师)和韩第一军团赶到了38线以南,但是没有完成战役目标。
四野和三野的主力,就是老毛的两只车,出门就被吃掉一个。陆战一师和骑一师,就是美军的两只车,打完这一仗,还是生龙活虎的在朝鲜战场,九兵团已经变酱油兵团影都看不见了。
起码的战斗常识,哪怕是打群架,双方都力求人多势众,从古至今,洋白皮们那一次打仗,不都是拉帮结派?怎么中国人战场上占优势,就被无耻的贬低呢?
以少胜多,那是在条件不具备的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又不得不进行的战役,才要求指战员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岂是谋取战争胜利的当然策略,或指导思想?当然,你有武器的代差,客观上可以部分代替人员上的数量,条件不同,手段当然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胜对手。从这个目标看,志愿军出战决策,非常成功!对应地,美帝只达到了阻止朝鲜统一的目的,败给了志愿军,吐出了它已经吞到嘴里的肥肉,北朝鲜和由此而产生的对中国的战略优势和直接威胁,也及失去了它随时对中国本土发动战争的主动权和能力。
知道什么叫指鹿为马,什么叫暗无天日吗? 亏你还是中国人,连这点历史的经验教训都没有吗?
你装什么傻?
领粮,别人就也会在强盗那卖命?
推得越远越好。至于双方的阵亡数,不能只看中美两家。
换个地方后胜利了,岂不是换地方换对了?换来那么大一个中国,那还不伟大?!
长津湖战役首要意图是歼灭东线美军,这个意图没有实现,退而求其次,逼迫美军撤到三八线以南,这一点实现了,但付出很大代价。总体评价,志愿军惨胜。胜负不能以伤亡数量为标准,否则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以失败为结局,因为苏联的伤亡人数是德军的两倍。
哪里有准确的数字?你还是算了吧。阵亡数不是衡量战争胜败的唯一标准,更不是最重要的标准。
苏德战争苏联的死亡数字是德国的数倍,谁赢了?
有这样不要脸的人吗?
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美军几十年, 还要以少胜多才算赢吗?
脑子都进水了?
实现了预定目标
史密斯将军就是这么看的。
9兵团的战略目标是:
阻止第10军达到此目标,保证西线38,39,40,42和50军的侧翼安全,使西线完成对第八集团军的攻击。
战役目标师歼灭美军一个师。
9兵团完成了战略目标,把美第10军(陆战师,第7师,第3师)和韩第一军团赶到了38线以南,但是没有完成战役目标。
四野和三野的主力,就是老毛的两只车,出门就被吃掉一个。陆战一师和骑一师,就是美军的两只车,打完这一仗,还是生龙活虎的在朝鲜战场,九兵团已经变酱油兵团影都看不见了。
起码的战斗常识,哪怕是打群架,双方都力求人多势众,从古至今,洋白皮们那一次打仗,不都是拉帮结派?怎么中国人战场上占优势,就被无耻的贬低呢?
以少胜多,那是在条件不具备的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又不得不进行的战役,才要求指战员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岂是谋取战争胜利的当然策略,或指导思想?当然,你有武器的代差,客观上可以部分代替人员上的数量,条件不同,手段当然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胜对手。从这个目标看,志愿军出战决策,非常成功!对应地,美帝只达到了阻止朝鲜统一的目的,败给了志愿军,吐出了它已经吞到嘴里的肥肉,北朝鲜和由此而产生的对中国的战略优势和直接威胁,也及失去了它随时对中国本土发动战争的主动权和能力。
知道什么叫指鹿为马,什么叫暗无天日吗? 亏你还是中国人,连这点历史的经验教训都没有吗?
你装什么傻?
领粮,别人就也会在强盗那卖命?
推得越远越好。至于双方的阵亡数,不能只看中美两家。
换个地方后胜利了,岂不是换地方换对了?换来那么大一个中国,那还不伟大?!
长津湖战役首要意图是歼灭东线美军,这个意图没有实现,退而求其次,逼迫美军撤到三八线以南,这一点实现了,但付出很大代价。总体评价,志愿军惨胜。胜负不能以伤亡数量为标准,否则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以失败为结局,因为苏联的伤亡人数是德军的两倍。
哪里有准确的数字?你还是算了吧。阵亡数不是衡量战争胜败的唯一标准,更不是最重要的标准。
苏德战争苏联的死亡数字是德国的数倍,谁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