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引进国外化肥厂养活了国人?无耻+无知。那13套化肥厂1979投产,年产624万吨尿素。杯水车薪,改开后的农民们纷纷下跪求化肥厂

十具
楼主 (文学峸)

改开后的农民们纷纷跪下求化肥厂。对比一下,现在中国尿素年产能接近9000万吨,世界第一,问题反而是产能严重过剩。

毛时代中国自己可伶的化肥工业,正是当年经济失败的写照。

63年,中央想搞大中型氮肥厂,以小氮肥厂补充。文革动乱,急需化肥,中型厂又上不去。土法野蛮发展小氮肥,几乎县县都建氮肥厂。到79年,全国居然有1533个小氮肥厂,一般都是年产合成氨3000吨。能耗和成本高,产品有效成分低,不如含氮量高的尿素受农民欢迎。1982~1987,中国不得不进口2400万吨尿素。网友们回忆过,当年农民用尿素口袋做衣服的景观。

80年代,下狠心整顿,关停大批效益低的小化肥厂。激烈竞争中的优胜者,终于打造出了本国大型的化工化肥企业。山东鲁西化肥厂90年代还是个产能不过2万吨的小氮肥厂,到2000年形成了年产26万吨合成氨、43万吨尿素的规模。后来一举兼并了6家小氮肥厂,做大做强。2017年鲁西化工化肥产量达180余万吨。并且,化肥业务仅是较小的业务板块。除尿素、复合肥以外,还生产百余化工产品。

宜昌化工厂1981年产仅为1万吨合成氨。1987年起,宜化围绕市场经济扩大生产规模,。由单一的煤化工企业发展成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足鼎立的大型化工企业,偏居宜昌一隅的地方企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氮肥企业,产量超过3个73年引进的厂。

这些都是改开,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的成就。要说与毛相关的话,恰恰是拨乱反正,走出了毛乡巴佬的,无效率的计划经济的阴影。

 

c
chufang
文革时,中央讨论经济就两件事,粮和钢,只要保住这两样就万事大吉了。
十具
中国的民族化肥化工早在30年代就已经起步。1937年中国人自造化肥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实。南京的永利硫酸铔厂建成投产

具有日产合成氮39吨、硫酸120吨、硫酸铵150吨和硝酸10吨的能力,因其设备精良、规模宏大,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厂”:

以“侯氏制碱法”闻名世界的侯德榜博士,是中国民族化工的开山者:

造反起家的毛泽东,在民生、经济建设上,对民族欠账累累。

十具
吃穿无着,才不得不服美帝的软,引进化肥化纤设备。塔利班这样的政府也必须做的事情,居然是伟人恩泽。那点外汇还是人民的血汗。以此歌颂

以此歌颂毛的人的眼里,我汉民族是何等的贱啊。

走资派还在走
我记得中学上化学课时,化学老师讲过,侯德榜的联碱联碳
b
borisg
这些项目每个需要外汇将近一亿美元 中国七十年代初每年外贸不超过一百亿美元,没有很大实力进口国外技术。 当时政策不允许借外债,只
b
borisg
只能从牙缝里省了。那时候中国人的穷敝实在连很多非洲国家都不如。
一唯
过程说的清楚,好文章。
十具
穷在了愚昧。店员出生的陈云,木匠李先念是我党的经济专家。一无外债,二无内债,一平二调的毛氏教条,弄得经济死水一潭。刚愎自用,

知识结构有代差的毛泽东,意淫意识形态的纯洁性,就像塔利班,他老大穷也要穷得有志气,哪管人民疾苦。自断资金来源,自断先进技术,自断海外市场。不错,西方封锁,他们封锁的是与军事相关的技术。并不包括改善基本民生的技术,如化肥,化纤,家电,医药等等。

对毛时代经济灾难的研究,汗牛充栋,偏偏就有人为毛招魂。

十具
上海发电厂是远东首家。要不是日本侵华,国共内战,中国的工业化早就成功了。
十具
原来觉得邓喊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就是压制政敌的口号。40年后,其积极的社会意义不言自明。
英二
引进,不是造不如买,又在偷换概念。
十具
昨天才知道90年代山西钴污染的重大公关卫生事件。省卫生厅居然否定了下级医院的正确诊断,让污染源在各级医院巡回1个月,

最后到了北京才算完。90年代的专业管理还是黑非洲水平。

b
borisg
请把这个故事开个帖子转一转。
十具
文章的链接已经单另转发了。
h
hkzs
一天40吨,杯水车薪,自豪也无用。

一天40吨,一年也才1万来吨。进口装置年产30万吨起步,一套顶30个侯德榜。

中国就是这样,只会自豪于自己会造,不关心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自豪了半天,对于用户来说,什么用也没有,纯属自我安慰。

十具
你说的,对一些人,是一个跨越不了的认知误区。军工可以不惜血本,有就行,与民生经济完全两码事。
十具
就这点,总是与老生他们斗嘴。什么毛的完整工业体系,无产能,低品质,高能耗,重污染的不能算。不要自欺欺人。
十具
好吧,我耐心一点,教你如何理解简单的汉语和常识。政府花纳税人血汗换来的外汇,引进维持他们生存的技术,是当官的必须做的。不是恩赐。

从我哪段文字,你看出了我的仇恨?我鄙视毛泽东,不假,但鄙视不是仇恨。我说出了我自己的理由。

英二
什么是纳税人的血汗,你这人,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十具
不知道这么cliche的修辞?你小学毕业没有?
英二
蜡烛一根,不点不亮,实在不行,还是去问问你爸妈,那些年交了多少血汗钱
欲千北
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干嘛老是男扮女装?掩盖你的真面目?
p
puyh
呵呵,他不需要常识:)
十具
你死脑筋,理解不了隐形税收?养600万军队,两个蛋的钱,天上掉下来?我父母50年代本科和研究生毕业,50、60元的工资一直到

我大学毕业,基本没涨。他们创造的价值就这点?

十具
计划经济不是没有税收,而是随中央意志直接从你工资里抽。人事处说你一个月值多少就是多少。你连走的自由都没有,一封档案就定

你包身工的一生。多读点书,多思考,理性对比一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再来讨论。

英二
税还有隐的明的?你真行,脑子不死,就可以胡说八道。
十具
没时间科普你。简短一点,计划经济下人人为政府打工,人人低工资,等效就是高税收,同意吧?要不然政府的钱哪里来?从企业

来,说到底也是员工创造的。当然,用高税收搞高福利,也可以是一种合理的模式,这可以辩论。总之,低工资不明缴税,但等价于隐形高税收,劳烦你动动脑筋。

天天读
政府花费的一切都来源于百姓的血汗,不管它的形式是不是税收,这是基本常识。

如果农民不种地,工人不上班哪里来的物质财富供政府调拨使用?计划经济的时代,政府收走了农民生产的粮食和工人生产的产品。这些工业产品和粮食的买、卖的价格都是政府说了算,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得接受。其中的差价政府拿走了。政府拿走的就是百姓的血汗,只是它们不叫税而已。

英二
生产方式不同,公有制,劳动力不是商品,也没有税收的可能,你实在搞不明白,回去问问你爸妈
英二
你妈会说,傻小子,你可以抱怨分配,但不能控诉税收
英二
你跟十具科普一下,分配的真谛,不是多少,而是均匀
天天读
他看问题全面、深刻,不需要人给他科普:)
c
chufang
看了半天,您老说的在公有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只是Free labour,酬劳也就是有口饭,有个房顶就够了。当然要比奴隶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