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上海当时最大的钢铁厂,位于吴淞通往宝山的水产路上。工厂规模在当时还是很大的,主要生产特殊合金钢。
和它相临的在张庙一带还有几个钢铁企业,其中有上海铁合金厂。
其他还有一些较小的钢铁厂,如六厂,八厂,十厂。十厂在武宁路桥下,规模有限。这些厂现在应该都消失了。
五厂变成了著名的宝钢集团。
最老的是上钢三厂,与江南造船厂隔江而望。
如果没有记错, 大约八十年代初, 上钢三厂是全国单个儿工厂上交税利最高的一家单位, 除外那些“联合企业”。
钢铁企业那时最下游最赚钱,轧钢比炼钢赚钱, 炼钢比炼铁赚钱, 炼铁比烧结赚钱, 烧结比开矿赚钱。
因为都是调拨价,顾客要的是线材板材等,可以直接用,价格双规制时能搞到钢材, 倒卖批文就能赚钱
大钢生产轴承钢给瓦轴和哈轴,还生产工具钢给机床工具用吧?
电影火红的年代里面大钢还生产潜艇钢。
陕西钢厂, 西宁钢厂, 贵阳钢厂,新余钢厂, 长钢三炼钢, 舞阳钢厂, 漏了一家是谁? 忘了。可能是太钢吧, 炼不锈钢的。
八十年代初的十四家特钢厂
葫芦岛船厂的潜艇外壳。
学部委员力学部主任大工钱令希计算壳体力学。
本溪应该不是,东北三大家特钢大钢抚钢和齐钢。
抚钢和大钢是中国特钢的摇篮,52年分出一些搬到齐齐哈尔,即齐钢。
后来抚钢又有一批人调到四川江油建立了长城钢厂
带队老师给学生讲安全知识说上炉前时先看好出危险时哪有路(门)可逃生
在张庙一条街往东,在晚上天空似乎被大烟囱染红。
记得那里有铁合金厂和上钢一厂。
家父一个大学同学,解放前从美国回来后就到了这家厂任冶金工程师兼试验室主任, 大约53年前后, 国家已有计划在武汉附近建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的计划, 于是先在武汉建一个钢铁设计院, 那位伯伯北调去任筹备处的主任工程师(后来正式称为设计院后改称不知是正还是副的总工程师), 如果不离开的话, 后来也该是上钢三厂的或正或副总工程师。
顺便说一句, 那时调个人出上海很容易。
也是上海当时最大的钢铁厂,位于吴淞通往宝山的水产路上。工厂规模在当时还是很大的,主要生产特殊合金钢。
和它相临的在张庙一带还有几个钢铁企业,其中有上海铁合金厂。
其他还有一些较小的钢铁厂,如六厂,八厂,十厂。十厂在武宁路桥下,规模有限。这些厂现在应该都消失了。
五厂变成了著名的宝钢集团。
最老的是上钢三厂,与江南造船厂隔江而望。
如果没有记错, 大约八十年代初, 上钢三厂是全国单个儿工厂上交税利最高的一家单位, 除外那些“联合企业”。
钢铁企业那时最下游最赚钱,轧钢比炼钢赚钱, 炼钢比炼铁赚钱, 炼铁比烧结赚钱, 烧结比开矿赚钱。
因为都是调拨价,顾客要的是线材板材等,可以直接用,价格双规制时能搞到钢材, 倒卖批文就能赚钱
大钢生产轴承钢给瓦轴和哈轴,还生产工具钢给机床工具用吧?
电影火红的年代里面大钢还生产潜艇钢。
陕西钢厂, 西宁钢厂, 贵阳钢厂,新余钢厂, 长钢三炼钢, 舞阳钢厂, 漏了一家是谁? 忘了。可能是太钢吧, 炼不锈钢的。
八十年代初的十四家特钢厂
葫芦岛船厂的潜艇外壳。
学部委员力学部主任大工钱令希计算壳体力学。
本溪应该不是,东北三大家特钢大钢抚钢和齐钢。
抚钢和大钢是中国特钢的摇篮,52年分出一些搬到齐齐哈尔,即齐钢。
后来抚钢又有一批人调到四川江油建立了长城钢厂
带队老师给学生讲安全知识说上炉前时先看好出危险时哪有路(门)可逃生
在张庙一条街往东,在晚上天空似乎被大烟囱染红。
记得那里有铁合金厂和上钢一厂。
家父一个大学同学,解放前从美国回来后就到了这家厂任冶金工程师兼试验室主任, 大约53年前后, 国家已有计划在武汉附近建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的计划, 于是先在武汉建一个钢铁设计院, 那位伯伯北调去任筹备处的主任工程师(后来正式称为设计院后改称不知是正还是副的总工程师), 如果不离开的话, 后来也该是上钢三厂的或正或副总工程师。
顺便说一句, 那时调个人出上海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