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感觉北京变化很大。不单是地标建筑和街道都焕然一新,精神文明方面也是提高很多。首先是公共厕所,现在收拾得相当干净卫生。我参观了大街上的,胡同里的,还有颐和园里的。都能维持较好的卫生,没有明显的异味。尤其是颐和园,人流量相当的大,能把卫生状态维持好非常不容易。一方面是维护工作水平大幅提高,一方面游客素质也变得更好吧。
颐和园还是一样的优美,长廊的彩绘看着有些旧了。印象里上小学时候来这里春游,长廊的彩绘刚刚维护过不久,雕梁画栋很新很漂亮。现在它们跟我们一起老了。略感伤感。看画吧
佛香阁风采依旧,没买联票,没上去。普通门票只要20元,30年没变。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公园就搞得很过份。
长廊,肉眼可见的有些破败。和亲娘讨论了为什么公园不维护翻新长廊,结论是维护这些古画难度太大。画面里人还不算多。不过您得知道我是多努力的把乌央乌央的游客给框在画外。
17孔桥的石狮子,颐和园的出片率非常高。上次姨花说俺专门来搞笑,这回俺也给上点北京的美好形象。
颐和园里祈雨的小庙,门口的对联古色古香。
这次游颐和园,主要是怀旧一下儿时的记忆,俺在票圈发的状态已经被发小们嗤之以鼻了。一个北京人,回家想吃烤鸭,想玩颐和园和长城,想逛南锣鼓巷……但是颐和园确实和小时候不太一样了。那时候真没有那么多的游人。还记得一次寒假自己骑自行车来,踏着冰面从17孔桥横穿昆明湖。那份阳光,寒风,清冷,萧瑟,都让人惬意。这些都再也无法找回。
以前我家社区旁边儿有一条小月河。上次回家河水严重污染散发着恶臭。河边的城中村常年出租给垃圾佬。垃圾佬从城市里收集来个色垃圾,四处堆放,继续造成二次三次污染。周围的小区对之侧目,苦不堪言。这次回家,这里被彻底改造,成为了城市森林公园。小月河边的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变成了周围居民休闲锻炼的上佳场所。
河清水晏的小月河,从我对这条河有记忆的70年代,就没有这么清澈静美。
这里离塔院实际上有点远,不知道为什么被命名为塔院森林公园。
公园平面图。公园不少跑步,打拳的人。这才是一个政府应该为百姓做的事。虽然迟到了很多年,但是终于等到了。
沿着小月河,实际上建了一系列的公园。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
说到小月河,还有土城不得不提。小时候只知道一道长满杂树荒草的土檩子叫土城儿。土城儿和小月河的一大段毗邻。上高中的时候才知道所谓土城儿实际上是北京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而小月河北段也充当护城河的作用。
城墙是夯土制成,所以历经风雨风化已经垮塌,成为一道土岭。目测现高越4米,也许完好的时候也不过5米。元大都的城墙想来并不难攻破。相比明清城墙的砖石结构,和宏伟雄壮,元城墙过于寒酸。
荒凉是元大都遗址的基调。难以想象那曾是地球上最不可一世的王朝。
青铜群像,草原八骏。突出蒙元的草原游牧文化。
曾经作为元大都护城河一段的小月河,改造成小月河公园,也是北京居民生活休闲的好地方。河远处的楼就是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帅男美女密度最高的一个学府。
国内旅游真的是爆了,我们去北京旅游是十月底,不算旅游旺季了,但遇到名副其实的“报复性”旅游,真的是人山人海,据说北京导游夏季日赚2000~~
唉,国内真的是经济差,通缩严重,老百姓太穷了~~
姨花说俺专门来搞笑,姨花说,姨花,,,
前段时间刷b站还看到香巴拉徒步线,北京玩的地方太多了
人山人海,热得衣服都湿了,又没有风。
去长城也热,但是能照一张证书像,有成就感,抱怨少一些。
https://bbs.wenxuecity.com/photography/1748375.html
Hut 在冬至时左右拍得17空桥的金光穿洞,只有在冬至左右日落时,才有这个巧合:
这次回家,感觉北京变化很大。不单是地标建筑和街道都焕然一新,精神文明方面也是提高很多。首先是公共厕所,现在收拾得相当干净卫生。我参观了大街上的,胡同里的,还有颐和园里的。都能维持较好的卫生,没有明显的异味。尤其是颐和园,人流量相当的大,能把卫生状态维持好非常不容易。一方面是维护工作水平大幅提高,一方面游客素质也变得更好吧。
颐和园还是一样的优美,长廊的彩绘看着有些旧了。印象里上小学时候来这里春游,长廊的彩绘刚刚维护过不久,雕梁画栋很新很漂亮。现在它们跟我们一起老了。略感伤感。看画吧
佛香阁风采依旧,没买联票,没上去。普通门票只要20元,30年没变。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公园就搞得很过份。
长廊,肉眼可见的有些破败。和亲娘讨论了为什么公园不维护翻新长廊,结论是维护这些古画难度太大。画面里人还不算多。不过您得知道我是多努力的把乌央乌央的游客给框在画外。
17孔桥的石狮子,颐和园的出片率非常高。上次姨花说俺专门来搞笑,这回俺也给上点北京的美好形象。
颐和园里祈雨的小庙,门口的对联古色古香。
这次游颐和园,主要是怀旧一下儿时的记忆,俺在票圈发的状态已经被发小们嗤之以鼻了。一个北京人,回家想吃烤鸭,想玩颐和园和长城,想逛南锣鼓巷……但是颐和园确实和小时候不太一样了。那时候真没有那么多的游人。还记得一次寒假自己骑自行车来,踏着冰面从17孔桥横穿昆明湖。那份阳光,寒风,清冷,萧瑟,都让人惬意。这些都再也无法找回。
以前我家社区旁边儿有一条小月河。上次回家河水严重污染散发着恶臭。河边的城中村常年出租给垃圾佬。垃圾佬从城市里收集来个色垃圾,四处堆放,继续造成二次三次污染。周围的小区对之侧目,苦不堪言。这次回家,这里被彻底改造,成为了城市森林公园。小月河边的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变成了周围居民休闲锻炼的上佳场所。
河清水晏的小月河,从我对这条河有记忆的70年代,就没有这么清澈静美。
沿着小月河,实际上建了一系列的公园。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
说到小月河,还有土城不得不提。小时候只知道一道长满杂树荒草的土檩子叫土城儿。土城儿和小月河的一大段毗邻。上高中的时候才知道所谓土城儿实际上是北京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而小月河北段也充当护城河的作用。
城墙是夯土制成,所以历经风雨风化已经垮塌,成为一道土岭。目测现高越4米,也许完好的时候也不过5米。元大都的城墙想来并不难攻破。相比明清城墙的砖石结构,和宏伟雄壮,元城墙过于寒酸。
曾经作为元大都护城河一段的小月河,改造成小月河公园,也是北京居民生活休闲的好地方。河远处的楼就是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帅男美女密度最高的一个学府。
国内旅游真的是爆了,我们去北京旅游是十月底,不算旅游旺季了,但遇到名副其实的“报复性”旅游,真的是人山人海,据说北京导游夏季日赚2000~~
唉,国内真的是经济差,通缩严重,老百姓太穷了~~
姨花说俺专门来搞笑,姨花说,姨花,,,
前段时间刷b站还看到香巴拉徒步线,北京玩的地方太多了
人山人海,热得衣服都湿了,又没有风。
去长城也热,但是能照一张证书像,有成就感,抱怨少一些。
https://bbs.wenxuecity.com/photography/1748375.html
Hut 在冬至时左右拍得17空桥的金光穿洞,只有在冬至左右日落时,才有这个巧合: